“一片伤心画不成”——悼亡诗词的前世今生

悼亡诗的定义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点,中国诗词领域的“悼亡诗”和大众理解、西方文化所指的是有区别的。

我们现在一般理解“悼亡”就是指追悼亡人的意思,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亡人”特指先自己故去的妻子,配偶之间活下来的才自称“未亡人”,所以“悼亡诗”在古诗词领域就是特指写给已经不在的夫人的诗歌作品。

而朋友之间,一般用“怀友人”等其他说法,“悼亡诗”是有特指的。

这种特指是从西晋潘安这里开始的。

貌比潘安

这个潘安,就是我们常用成语“貌比潘安”的潘岳。

他本名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美姿仪,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而之所以被称作潘安,是因为杜甫诗中有“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将他摆到了卫玠之前,其实这未必不是为了平仄,取了潘岳的字“安仁”的首字。

这是“以辞害意”吗?按照今天那些对格律怨恨不平的诗人来说,杜甫这简直就是胡作非为,居然为了格律,把天下第一美男的名字都改了。可是千百年来人们只记得潘安,谁熟悉潘岳?——这就是典型的以大欺小,强行平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潘安县”念起来比“潘岳县”要有起伏,清朗得多。

李白因意废律,杜甫因律改名——所以说,格律与否其中是有个度,这个度就是诗歌的基本特色,以节奏感和通顺清朗为第一要义。合不合格律,都得在这个大原则下进行。

说回潘安,他不单长得好看,还是太康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这个时期的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陆机、潘岳以及锻造“左思风力”的左思。

诗风流派的诞生

诗歌在汉魏时期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曹植的文辞派的诞生。在曹植之前,诗歌虽然用来情感表达,但是大多修饰天成,所以质朴、天然。曹植不但发明梵呗,启动文字音韵学研究,为格律打下基础,文学的修饰特色也从他这里发端。

诗人的个人特色文风终于慢慢开始在作品中显现,随着一些新的手法诞生,很多后来者追随,也逐渐开始了诗的流派区分。秉承汉魏遗风,这一阶段的流派划分虽然以文风特色为纲,但更多的还是以书写内容来区分,没有晚唐入宋之后的个人崇拜。

当然,描写内容和书写风格本身也是互相结合的。

而在诗文的黄金汉魏时代,诗风在“三曹七子”之中,大致为魏晋南北朝的诗坛分化出三大流派。

一是上承曹操,王粲的骨力雄健。

一是铺陈修饰,曹植的华美文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片伤心画不成”——悼亡诗词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