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悦读书会《孝经》解读后记

一场关于《孝经》的解读,从梁老师开始讲述,到各位书友分享自己的心得理解,我的心始终是纠结的,无法平静下来。

走出博阅书店,忽发现竟没有了往日料峭的春寒,小城的夜晚如此宁静。可我的心,为何就无法平静呢?参加了许多期书友会,心情也总有起伏,可这一次着实不同。

我竟没有发言。梁老师对孝经论语中的诸多章节语段熟悉到脱口而出,又解说到无比透彻深刻,让人感动感叹,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真自愧不如;新华老师提出的孝道应与时俱进也解决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些困惑,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道德方面也在所难免又理所当然;张军老师对历史文献典籍的列举追根溯源,所述身边友人新时期的守孝事例又给我不小的震撼;江海口中的中西方文化碰撞,特殊历史导致的文化断层又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今所谓“孝道缺失”做了解释,当然这当中又提出了疑问,父母与子女到底应是怎样的关系,这疑问也正徘徊在我脑中;还有闺蜜丽影引用教学文言文中频繁出现的“孝廉”,“丁忧”,“守丧”,以致形销骨立、哀毁至极,这无不让我去感佩古人的孝行孝礼。

一个个火花在我脑中闪过,之前对孝经的理解,读书会前做的功课,各位书友的不同见解,交织在一起,只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断闪现,又不断被自己推翻,然后再闪现再被推翻。我实在有太多疑惑,却又实在整理不出一个条理。只好纠结,直到结束。之前做策划宣传时就斗胆用了“争议”一词,可这样的场合,我竟有失语之感。

《孝经》里面的“孝”是我们所理解的“孝”吗?成就经典《孝经》的年代,真的是“孝”行天下吗?孝,该不该用固定的形式来限定?又应不应该是一个社会人全部生活的核心?文字记载的二十四孝都是真的吗?都是对的吗?如果不都是真的,或者不是正确的,又为何能传抄推崇至今?是什么人在极力宣扬推崇?人们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愿意相信甚至模仿?文明与物质同样极度匮乏的古代封建社会,受了规范的孝道如此广为推行到底是人们真实的情感需求,还是另有原因?规范之下的孝有没有一点作秀的成分?

这些怀疑,让我困惑,又让我不免自责。我不相信古人的孝吗?我的内心难道藏有不孝的潜质?想想着实心惊。孝,无疑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生养之恩若不放在眼里,又何谈人性!

孝道自然是要讲的,只是我在想,什么样的方式更为合适。像很多全国道德模范那样哑着嗓子到处宣讲吗?前些天我也参加了河南道德模范王春来的现场讲演,也受触动,也落泪感慨。只是心中竟有油然的悲凉,我们的民族,何时堕落到需要这样的呼号来做所谓的唤醒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原本就是血浓于水自然的生发,这种生发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独特性。就如同植物的生长,我们永远也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我又在想,于若干亲人中公开道出某人是孝子,大加称赞,其他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孝的反义词就一定是不孝吗?人性当中总有一些微妙不可言传,孝一旦落在口头上,便于无形中强化了不孝,然而情感,最是不能也不该量化的。对父母的情感就如同我们对子女的爱,又怎能轻易比较谁爱孩子谁不爱孩子呢?

也许人生真的是需要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开悟吧,只不过有早有晚,这也正符合人性的复杂。就像这世上人人都懂得那么多道理,可是总有太多人过不好生活一样。

年轻时的我也并不懂得何为孝如何尽孝,每次千里迢迢回去,多半还是为了享受在父母那里短暂的安逸歇息。直到一次陪同母亲去外公外婆墓前上坟烧纸,看到母亲的眼泪,母亲那一句“这里面是妈妈的妈妈啊”,让我泪流满面,顿时认清了一个事实,总有一天,我也要这样站在母亲的墓前,天人永隔,连叫一声“妈妈”都无人应答!

只是那时我心里想的也不是那个“孝”字,而是珍惜,有了珍惜,我的心便常常系在母亲身上。只可惜我离家太远,所做终是太少,惭愧。

文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的现状下,我总以为我们还是要慎用“孝”与“不孝”,更不要用简单的标准来轻易将道德绑架。与时俱进,因人而异,能真正唤醒心底柔软的,必是情感,是生活,是岁月。至于那些唤不醒的,也都是因果轮回,总会有有形无形的惩罚用来警示后人。生命,本就不是完满的。

这是我一点狭隘的理解,语无伦次,还请各位谅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悦读书会《孝经》解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