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天发展到10万人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索,清廷做法错了!

四川的保路运动,为什么从开端仅仅是维权的,到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了暴力革命呢?

清朝的末年,清政府为了打通千年的蜀道,促进四川经济的发展,决定建设川汉铁路,这条铁路西起成都,东到汉口,全长3000多公里。

清政府的初衷是官修,但是始终难以筹措到资金。

在1903年7月,在留学生的建议下,锡良向朝廷建议改官办为“官设公司、召集华股、自保权利”的官商合办,提出了“自设川汉铁路公司,以辟利源而保主权”。

清政府认可了这一建议,在1913年1月,在清廷的批准下,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岳府街成立。

清政府为了扩大筹措铁路资金的渠道,资金主要来源“田亩加税”,意思就是在田租的基础上,将铁路的费用作为附加税,摊派到每一亩田地,税率为3%,这种做法无疑让几乎所有的四川人都成了铁路利益攸关者。

在1905年,湖广总督、新政改革的旗手张之洞,用675万美元从美国人手中收回了粤汉铁路修筑权。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决定把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归国有,并将铁路权抵押给英、美、法、德四国银行财团,用来举借600万英镑的外债。

公开出卖汉、粤铁路路权的消息,在革命党人的宣传下,很快就传到了四川。

四川人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在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在成都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并且喊出了“拒借洋款,废约保路”的口号。

四川的各阶层人士,纷纷加入了保路斗争的行列,市民罢市,学生罢课,一场如火如荼的保卫路权运动,在四川各地悄悄蔓延开来。

一场开端仅仅是维权的保路运动,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暴力革命呢?

因为在当时,反清意识在普通民众中,是很容易激发的。同时,革命党人又不遗余力的大力的反清的宣传,也最终使保路运动最终走向了暴力革命。

清廷震怒,在朝廷的压力下,四川总督赵尔丰决定武力镇压已经难以收拾的保路运动。他们逮捕了以立宪派咨议局正副议长蒲殿军俊、罗纶为主的十几名运动领袖。

在清兵的长枪和铁骑下,数百名人员或死或伤,史称“成都血案”。

血案彻底激怒了四川民众,保路同志会的会员不到10天,就发展到10万人。

革命浪潮空前的高涨,为了镇压四川保路运动,随后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这样就造成了武汉地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成功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起义信号是由同盟会发出的。这次运动背后的主要力量同盟会明确要求:“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

全川人民浴血奋斗,反清的斗争势如破竹,武装的起义的烈火也越烧越旺。

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成功发动了武昌起义,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在起义的风潮中,四川的荣县率先宣布独立。

11月22日,重庆宣布独立,成立了蜀军政府。

可以说四川的保路运动,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武昌起义的前奏,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的导火索,同时也是清王朝一道最火辣的“催命符”。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10天发展到10万人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导火索,清廷做法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