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万小时之后就……

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没有目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自从迷上了写作,只要有空就想写点东西,虽然现在拿笔很少了,基本上都是用手机写,但是只要有空也会用笔记本记录一些所思所想。

掐指一算自己来有书已经5个多月了,学习写作也已经4个多月了,从来没有一次爱好能坚持这么久,除了熬夜。

不知从什么时候就有了这种坏习惯,喜欢熬夜不喜欢早起,可能由于一些工作原因和身体原因,这段时间总是做不到早睡早起。

我看了年初给自己定的计划,好多书还没看,好多随笔还没写,好多事情还没做好。就在心里暗暗骂自己无数遍,但是好像也不起什么作用。于是在网上找本书看一下,最起码找个榜样给自己做标杆也可以有个目标。

可是因为一些事情给耽误了。

可能也是习惯了随波逐流吧,有了目标很少有真正实践的,有时候也会痛定思痛,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过了几天就忘光了,所以现在重新给自己定个目标:找到一个标杆,努力靠近榜样!

什么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坚持,不要别人催促?最近懒癌症越来越严重,什么时候能好?坚持真的那么难吗?……

带着很多问题我翻开了这本书,这本书不厚,200多页。

为了节约时间,一会功夫就看完了。感觉这本书确实是不少案例,这些小故事也增加了这本书的趣味性,作者文笔轻松幽默读来也不会觉得太累,适合没事的时候休闲阅读。这本书如果能够一读再读就再好不过了,因为里面的一些观点到现在来看都不过时,而且可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总结:确实是一本好书!也难怪刘主编极力推荐!

其中第二章才能细胞确实值得一看。

分享一下觉得有趣的点:

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理论模型,如果说达尔文的“基因与环境”模型更多的是强调外在因素的决定作用,那么“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就肯定了内在动力的重要作用。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有三大要素:精深、激情和伯乐,如何融合这三大要素是掌握一项技能的关键,任何一项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带着饱满的热情相信只要练习就可以离目标越来越近,而且我们并不孤单,很多人也和我们一样都要跨过这个关键时期才可以走向平稳期。

如果能够碰上伯乐就最好不过了,当然在这之前可能要度过一段孤独的时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很孤单,我们可以加入社群,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组队对抗惰性!

就像写作也是一样,谁都会有瓶颈期,如果因为写不出来就放弃,那前面的努力就会白费。所以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也相信坚持的力量!

看完书之后我觉得精深练习对于初学者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们只有经过不断练习才能对一个领域不断熟悉,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附: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是201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丹尼尔·科伊尔。[1]该书讲述了作者丹尼尔·科伊尔将拜访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银行劫匪、小提琴手、战斗机飞行员、艺术家、滑板爱好者,见证这些规则的运作。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克拉丽莎和人才温床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他们激活了一种神经机能,这样就可以通过某些以目标为导向的练习模式来提高技能,不知不觉地进入一个学习加速区域。这尽管算不上是可以复制的门道,但是知情人可以带领你随时深入进去。换言之,他们破解了才能密码。

作者简介

丹尼尔·科伊尔(Daniel Coyle),其著作《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战争》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其纪实作品《硬球》成为好莱坞票房影片《临时教练》剧本原型。他还是《户外》(Outside)杂志特约编辑,两次入围美国杂志奖候选名单。

作品目录

第一部分 精深

第1章 冒牌哈佛

第2章 才能细胞

第3章 天降人才

第4章 三大秘技

第二部分 激情

第5章 信号

第6章 疯狂的海岛

第7章 点燃明灯

第三部分 伯乐

第8章 伯乐的武器

第9章 伯乐的一万小时

第10章 伯乐的赌注

后记 一万小时的世界

译者后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1万小时之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