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一股“非主流” ---《乌江亭》赏析

宋朝的一股“非主流”

---《乌江亭》赏析


【诗词原作】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写作背景】

要了解王安石的这首《乌江亭》,先要从杜牧的《题乌江亭》说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秋,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所在地和州(今安徽和县),针对唐代诗人杜牧对乌江亭的议论,写了这首《乌江亭》。

【诗词赏析】

      杜牧站在兵家的角度在《题乌江亭》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他表达了自己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

王安石反用其意写下这首诗,他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王安石认为,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中原一败”已成定局,“势难回”。经历“百战”,将士们都疲劳了,士气衰败。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王安石在诗中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为“壮士哀”。孟子认为战争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战争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因素。而那时项羽已经失掉了人心,那么他想挽回失败的局面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杜牧的诗与王安石的诗都是优秀的怀古诗。杜牧惜项羽,惜英雄,偏向于感性;王安石从历史的真相入手,客观辛辣,侧重于理性。

【独特魅力】

王安石与杜牧的观点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这种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对当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这种独特的眼光是怎样形成的呢?王安石从小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二十一岁科场登第,大家打破了头皮抢京官,但他卷上铺盖卷就去做最苦的地方官。而且在宋英宗在位的四年里,英宗年年高官厚禄征召王安石,可对如此热情呼唤,王安石每次都是婉言谢绝。为什么?因为王安石有自己独特的政治主张。

直到北宋熙宁元年(1068),久仰王安石的大宋新皇帝宋神宗赵顼,再次征召王安石进京。王安石才摩拳擦掌,重拳出击---给大宋王朝来一场脱胎换骨的强大变革——王安石变法!

变法中困难重重,但王安石“六亲不认”执拗变法,甚至发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悖逆狂言。个人生活也严格自律,他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近乎无欲,简直就是当时的“非主流”。王安石的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也因此受到很多诟病,他成不了“潮流”,只能是一股“非主流”。

【名家评价】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王安石和杜牧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表明了他们看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各有各的意图。王安石是从实的方面,从分析失政原因入手,说不可能卷土重来,这也许更符会历史实;杜牧是从虚的方面,从人应该有的志气着笔,说可能卷土重来,这是要让人们有不甘失败的顽强精神。与各自思想内容相一致,杜牧的诗歌有一种豪迈之气,而王安石的诗歌则显得深沉。二者都是很好的咏史诗。

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毕宝魁随笔《王安石颂》:

我思古人,安石荆公。举世淫糜,独守古风。一不爱官,摒弃虚荣,六上札子辞相,事业人气最隆。二疏不能专美,有异梅福渊明;二不爱财,清廉骨梗,浩然正气凛凛,羞煞古今蠹虫;三不爱色,绝无绯闻,妻买美人辞去,不同贾充玄龄。千古知己,梁氏任公。一言判断善恶,三代以来完人。唯仁者能好人,圣人所云。

                                          2019-7-3

你可能感兴趣的:(宋朝的一股“非主流” ---《乌江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