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是一段很遥远的时光,说它遥远有些事情却依旧清晰。童年时代最喜欢的三个地方——菜园、百货公司、外婆家。

      我家的菜园有两处,一处在六百地、一处是王大畈。是不是这几个字,已经不知道了,只是根据武义话音译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记忆深处的地方变成了房子和公路。

                        挑韭菜

      小时候,家里是种田种菜的,只记得最烦的事情就是挑韭菜。每次收韭菜,都要在家里进行二次加工。把黄叶、泥巴挑出来,一根根韭菜只剩下白白的菜头和青青的叶子。最后由爷爷用稻草编成绳子进行捆扎。这最后一道工序一定是由爷爷完成的,别人不可替代。因为,别人捆的不是困得不牢靠,就是分的不均匀,爷爷都不满意。 一篮子韭菜全家出动需要挑上大半天,一家人就围着篮子慢慢挑捡,这段时间最是无聊。然而大家东一句家常、西一句里短,什么都聊,把以前的老黄历也翻出来聊,天聊完了韭菜也挑完了。有时,爸爸也会趁机恶作剧,吓唬我菜叶上有青虫。我吓的哇哇乱叫,他就在一旁哈哈笑。

                    坐自行车

      每天下午都要去一趟菜地,因为要浇水。有时我坐着爷爷的手推车去,可是我嫌手推车有一股子屎尿味儿,死活不坐。更多时候,我是坐爸爸的自行车去的。我的爸爸是一个古灵精怪的人,有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的车篓子里(我小时候就是一只瘦猴子,自行车的车篮子正好可以装下我),有时他让我坐在后座,但我嫌这样太没意思,他便让我站在后座上,双手搂着他的脖子。我很喜欢这样子坐自行车,这样视野特别开阔,可以吹风,更重要是别人都不能这样子只有我可以。只要坐自行车,我就要站起来,可是我爸说不可以,因为警察叔叔不允许。好么,城里有警察叔叔,菜地总没有了。一见自行车已经过了桥,我就挣扎着站起来。有一次,我搂着爸爸的脖子,站在自行车上悠闲地看着路边的风景,我爸突然喊:“警察来了,来抓你了!”我把手一松,迅速地坐下来。“哪里,哪里?我没有站着,我坐下来了。”我倒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一件多危险的事情,爸爸却吓得不轻。

                        剪头发

      小时候最渴望的应该是留长头发,但我奶奶很不喜欢,因为天天都要帮我扎头发嫌麻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留着叔叔阿姨头。每次我提出要留头发,奶奶总是拿“等长大了”来搪塞我。因为自己对长头发的渴望,所以我特羡慕留着长发的表姐。表姐的头发又黑又长,扎马尾、双马尾、梳辫子…配上好看的新衣服,真是我小时候的向往。记得有一次,她说想把头发剪了,她回家前我还追去叮嘱她:“姐姐,你可别把头发剪了,不好看!”结果,第二天我就看到一头齐耳短发的表姐,我当场就哇哇哭了。

      后来,奶奶不知道怎么就松了口,开始给我扎头发。我很高兴,天天变着不一样的花样让奶奶给我扎。我记得小时候特别流行把头发扎成一颗一颗的样子,我妈为此还特意去学了一下。我的头发就这样留了下来,留成齐肩发。然而,奶奶扎辫子的耐心也耗得差不多了。

      我爸带我去了一个叫“宝莲”的阿姨那里剪头发,因为我不愿意。我爸就哄我,那个阿姨那里有“宝莲灯”,我又被哄着去了。围布围着,我知道已经不可挽回。“喜欢什么样的发型啊!总不要叔叔阿姨头了,剪个蘑菇头吧”那阿姨问,“我不要,不喜欢,我要长头发”我不高兴了。“蘑菇头,蘑菇头,蘑菇头洋气”我爸又开始哄我,我想我最终应该是被那句“洋气”收买了。虽然我不知道洋气是何物。

      宝莲阿姨手起剪落,利利索索地剪出来了个蘑菇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些冒傻气,可是一想到这是“洋气”便也心安了。“爸爸,宝莲灯呢”我还想着爸爸理发前哄我的话。“宝莲灯啊,阿姨就是宝莲灯啊,阿姨叫宝莲!她会表演宝莲灯”我爸一通鬼扯,不知道怎么了我居然就相信了。每次都心心念念地去宝莲阿姨那里理发,看宝莲灯。

                        养兔子

      以前最喜欢溪边的那条路,坐着爸爸的自行车回家,总能遇见摆摊的。有时卖小白兔,有时卖兔头棉鞋,有时买小金鱼。小时候,特别喜欢兔子,买的东西都喜欢是兔子型的。于是又产生了养兔子的想法。

    有一天,我爸突然跟我说,买两只兔子养。我很高兴,还特意跟卖兔子的阿姨说,要一公一母的,这样以后可以生小兔子。那个阿姨,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番,抓了一公一母。事实上,那阿姨真的只是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小兔子刚来我家,我很新鲜,又是取名字,又是喂菜叶。甚至想把兔子的脖子上拴根绳遛兔子去。小兔子吃了菜叶,拉出了一颗一颗的屎,又觉得会拉屎的兔子脏死了,瞬间又不喜欢了。遛兔、喂叶也敷衍了许多。没过几天,小兔子突然拉出了红色的尿,吓的我以为它们快死了,突然间又舍不得了。后来问了卖兔子的阿姨,她说是吃了沾水的菜叶。很快,兔子就好转了。然而,我们爷俩养兔子的兴趣已经耗得差不多,于是借口要去外婆家住几天,将兔子打包一起扔给了我奶奶。

      我奶奶是极不喜欢小动物的,但她喜欢养鸡。对猫、狗这些没什么用处,只会乱叫的小动物,讨厌得不得了。所以,她知道我们养了两只小兔子,就先打了预防针:别把那东西拿给我,我不喜欢,我不来养,你们自己养!

    我们无视奶奶的不高兴,把兔子一扔就跑了。等我从外婆家回来,又想到了兔子。高兴地找兔子玩,可是兔子不见了。老爸说,兔子大概死了。“在那里,兔子放着要中暑的,那边比较凉快。”奶奶坐在屋子说。我看到两只兔子,高兴地在笼子里吃青菜。可是,兔子那么大,已经完全不是那迷你、萌萌的小可爱。现在兔子就是两只只知道埋头吃菜叶的憨货。小时候的兔子,毛色雪白、红红的眼睛。就跟歌谣里唱的那般可爱。现在的兔子,毛上沾着兔子粪,一走近就有一股子味道。看到人过来,马上就来讨吃的。“爸爸,我不喜欢兔子了,兔子那么大,那么脏、那么臭,我不喜欢了,就送给奶奶吧。”于是,我奶奶又多了一对兔子要伺候、以至于气恼的时候就威胁我:“把你的兔子拿走”。可是,兔子在也没有挪过窝,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过年的时候,两只兔子都进了家人的肚子。

                        老胡风筝

    春风阵阵,看着校园里招展的旗帜。想着这样的天儿,放风筝也不错。说到放风筝,又想起来劳动桥上大名鼎鼎的老胡风筝。

      老胡,不知道他的大名是什么。只知道他是一个糊风筝的高手,他做的风筝,每一只都能飞得很好。他的风筝也有着鲜明的标志,自己手绘的国画风筝,大螃蟹、樱桃、熊猫,每只风筝上都盖着他自己的印章,印章上的文字我也不认识。想来,老胡应该是一位很不错的画家。用细长的雨伞布作为风筝的尾巴。每到放风筝的季节,他就推着自行车在劳动桥上摆摊。连风筝篗子都是他自己做的。两三只样品风筝拴在小竹棒,在风中悠扬地摆动着。

      老胡风筝非常抢手,那时候以拥有一只老胡风筝为豪。我记得,我的第一只老胡风筝是一只螃蟹风筝。风筝非常小,就拴在一根小棒子上。我不喜欢,一来不喜欢风筝的图案,二来风筝太小,没有大风筝好看。于是,我缠着爸爸再买一次。这次,我自己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将风筝绑好递给我。那是一只樱桃风筝,风筝的尾巴是粉红色的。樱桃风筝,在春风里越飞越高,很快线放完了。突然,风消失了。风筝像突然抽走了气力,落叶般坠下。来不及收线,最后落进水田里。

      后来,老胡来了一个竞争对手。他糊的风筝,飞得比老胡风筝高。老胡风筝是用宣纸糊的,而他家的风筝是用桃花纸糊的更加轻。

    11岁那年搬了家,从此再也没见过风筝摊儿。现在的风筝,虽然造型各异,都是布制。像这种手绘风筝应该不会再有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