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故齐相晏婴书 (二)

        先生,这次青州之游有点匆匆。西门进,南门出,一个半小时,范公亭就在旁边,也只能说声抱歉了,下次有缘再去拜访吧。听说我们还要去潍坊,第二天员外又特意安排侄儿夫妇开车送我们,我们选择坊茨小镇作为第一站。因为动身晚,到达坊茨小镇的时候已是11点多。

        这是一片米黄色的小镇,一栋栋充满异国风情的花园式小洋房如棋子般错落有致地分布,每一栋洋房都是独门独院,估摸至少有八九栋,这还只是修复了的供游客参观的部分,据说这片形成于1898年至1914年的德日式建筑群总共有166处,其中103栋德式建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殖民系统,德军司令部、德军医院、火车站、机车维修段、电报大楼、邮局、煤矿、修女楼、教堂、学校、兵营、水站、高级军官别墅区等等一应俱全。德国殖民者走了日本人又来了,国民党走了解放军又来了,几度喧嚣几度沉寂。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军医院(即今八九医院)进驻坊茨,接管了原德军兵营和日军北大营等一部分重要军事设施,曾经的殖民小镇一变而为治病救人的医院,八九医院在坊茨的历史一直持续到1998年才迁往淮城区。随后德国给坊茨有关部门来函告之,某些德式老建筑已过百年保质期,请注意维修。这封来函引起了潍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继而聘请以发掘保护丽江、平遥、周庄古建筑群而闻名的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和德国著名规划设计师西格斯编制完成了坊茨区德日式老建筑群整体规划,决定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保护性开发。2号宅,5号宅,8号宅,结构布局大致都差不多,丁字型或工字型结构,客厅卧室厨房等各司其职,暗红色的蘑菇石墙裙,淡黄色的水泥拉毛外墙,赭红色的牛舌瓦,高高低低的烟囱,采光通风的天窗,树栅围成的院子。门一律关着,透过窗户,里面或空空如也,或狼藉遍地,或煞有介事地作了些布置,不知今后会否拿出几栋改作怀旧客栈?最高的建筑是水塔,通体浑圆,圆径和高度都称得上是大制作,塔身上爬满的藤蔓泄露了岁月的沧桑。稍大的连体建筑或作了陈列馆,或作了艺术沙龙,或改作美食场馆,可惜陈列馆和画展都大门紧锁,无从一饱眼福;餐馆倒是开门纳客,无奈欲一饱口福而囊中羞涩。

      出得园区,发现对面全都是原生态的另类建筑,草木恣肆不拘,又由于院墙和铁栅门的阻隔,游人不得进去一窥堂奥。问路边的摊主,方知我们眼前看到的旧建筑只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三马路二马路一马路成片成片多的是。往前走是曾经的教会学校,如果不说我还以为是火车站或邮局之类场所,很难想象里面曾经是书声琅琅;再往前走是曾经的火车站,以往攘来熙往的客运站现在还在承担着货运站的功能。整个站台看过去就一个工作人员,还是个年轻后生,我不知道他怎么能做到心静如水?我注意到站牌上标出的“坊子”二字,那么为什么又叫“坊茨”呢?现在的潍坊是不是由潍县和坊子合二为一的呢?这个坊子莫非曾经是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聚集地?是不是胶东人的“坊子”被德国人误听作“坊茨”以致以讹传讹?疑窦难解,姑且存疑吧。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呢。

        原路折返,又见一爬满藤蔓的小洋楼,两层,在这多是平房的陋巷中鹤立鸡群,小楼美其名曰“冰奇畫捨”,仔细看门右侧还有几乎被蔓叶遮掩的“横田屋”仨字,透露出这栋小楼曾经的主人身份,那么里面该是榻榻米了。这是条空巷,除了收破烂的几乎很难见得到一个活物,曾经的喧嚣早已远去早已飘散,如今这里只剩下回忆了。

        走出三马路是一条通往城区的大马路,我们随便找家面馆吃了碗炸酱面,然后坐上公交车赶去十笏园。投币一块上车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打了好几个盹,划算是划算,可是到了那里园区已近打烊了。记得十笏园是个园林,没想到下车第一眼看到的却是处文化街区,看那些建筑古香古色却又簇新簇新,显然多是仿古,里面多是些画展之类,巷子倒是多,也不知从哪一条巷子逛起,还有关帝庙、文昌阁什么的,也提不起兴致;沿路有旧书摊,古玩摊什么的,也只是随意看看,没有一见钟情的那种。正当我们不知所措之时,潍县县衙慷慨接纳了我们,进门第一眼是一衣袂当风面目清癯笑容可掬的老头,这才想起潍县曾经是郑板桥的仕站,院子里触目皆是郑大县令的百节长青之竹和四时不谢之兰以及万古不变之石,过去的县衙如今变身为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主政潍县七年,赈灾民,革弊政,修建城墙、城隍庙、文昌庙、状元桥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与民生息,为民谋利,深得潍县黎民爱戴。郑板桥六十一岁时,因为民请赈而忤大吏,留下“难得糊涂”一翰墨为后人击节叹惋。史载郑板桥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为老县令建生祠于潍城海岛寺。

        出了县衙,再往前是围墙,好不容易找到大门,终于看到“十笏园”的真容,却被告知要关门了,进不去,门口窥去似有照壁碍眼,不能见其一斑。据说十笏园之名寓意其小而不足道,古人就是矫情,十个笏板有多大,现在看去千个笏板也不止。整个园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深70米,东西宽44米,占地3400平方米,计有亭、台、楼、榭34处,房舍67间。园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从明刑部郎中胡邦佐到清彰德知府陈兆鸾,最后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重新修葺,凿池叠山,铺径置亭,游客“到此无不忘忧客,入园即是画中人”。而我们只能在画外张望,心有不甘又莫可奈何。

几经踌躇,最后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前行,今晚就坐火车去淄博,再安排明天的行程。

(2019.10.27.22:12.初稿)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故齐相晏婴书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