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I

今天温习的主题【GTD步骤一:收集】

1.步骤一:收集
2.延展分享
3.自由分享

收集内容:凡是大脑里出现的,不管是重要的、感兴趣的,还是不重要的、未来想做的那些事全部都写出来;

收集的目的:解放我们的大脑,将收集好的事项进行整理,在筛选和组织过程中达到一种准备好的状态,更加高效地行动;

收集的标准:未完成的事、反复出现的事;

收集的意义:清空大脑,让我们的大脑回归一种平静的状态;

收集工具:工作篮

工作篮:是容纳所有想法的一个空间,可以是实体的篮子,也可以是虚拟的空间;

我们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工具尽可能简单,增加使用的频次;

【延展分享】

在温习《搞定》收集这一步的时候,同时还想分享几种不错的收集方式:问题清单、技能清单、未知清单;

1.问题清单:把你所有遇到但为解决的问题都记录下来;

2.技能清单:把你所有想学习的技能都写下来,根据当下的需求进行筛选和排序;

3.未知清单:写下你不知道什么、想了解什么的内容;

阅读一行禅师的《与自己和解》,会找到踊跃的感觉;

【自由分享】

当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遵循几个原则:简单易行动、感兴趣,并且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行动中体验到快乐,可以持续地做下去,让习惯在行动中固定下来;

冥想是清空我们的大脑,还可以让我们的一天的频率调整到平静的状态;

在养成冥想这个习惯中,就用到零极限清理音乐这一个工具;

符合《搞定》中使用简单的工具,收集的行动就是找到一首时间短,同时还可以帮我们清理大脑的音乐;

践行零极限的清理,再在每天冥想前加入设置当日的意图;

想要养成一个冥想的习惯,都是使用了《搞定》中的法法,清空我们的大脑、工具简单易操作,再赋予多种意义;

是不是这样的习惯更容易让人持续做下去啦?

【书本温习】
关于收集的内容:

关于今天的主题,导读推荐阅读书上 P041-P048,P149-P172和P335-P349三部分内容

在 P041-P048【第一部分 搞定:通向从容之道 第2章掌控生活:横向管理工作流程的5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的里作者讲解了什么是收集,收集工具和影响成功收集的因素;

在P149-P172【第二部分 远离压力,提高效率 第5章 收集阶段:归拢材料】里,作者就收集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可谓手把手的传授。

在P335-P349【第三部分三个关键原则第11章原则一:养成收集的习惯】里,作者再一次就收集作为搞定的第一个原则进行了总结强调。

作者在三部分内容里都重笔书写,可见收集是多么的重要

【书中作者】讲要百分之百地收集一切未竟之事。

一旦你给某项事务贴上“需要做”或者“应当做”的标签,它就变成了一件“未竟之事”。你还在犹豫是否需要做或如何完成的,以及你在想的“我将要……”还有你已经实施但尚未最终确认完成的事务。

这一阶段,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一切必要的事情统统得以收集,并且存储在你大脑之外的某个地方。

你的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而不是用来保存想法。

你的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而不是用来保存想法。

你的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而不是用来保存想法。

【书中作者】讲悬而未决的事务存在两个地方:

1、任务所处的实际位置
2、你的大脑

大脑中的未竟之事会折磨你的心志,从而分散你的注意力。——卜拉马.库马里斯

所以,正是基于这个对大脑的科学认识,收集成为了搞定一切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在书上P045,作者给出了收集的三个必要条件:

1、每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情都必须存储在你的收集系统中,而不是你的大脑里。

2、你应该尽可能地控制收集工具的数量,越少越好,够用即可。

3、你必须定期清空这些设备。

基于以上条件,作者总结了影响成功收集的三个因素

1、把一切赶出你的大脑。
2、尽量减少收集工具的数量。
3、定期清空收集工具。

【实操践行】

这简单的三个因素,是决定我们收集阶段工作质量的关键,大家在收集中一定要仔细琢磨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三条。

好了,如果你认为已经掌握了收集的这些方法,那就可以痛快淋漓地收集你大脑内存里的东东了。

别忘了,带上自己喜欢的收集工具,还记得有哪些工具吗?

可以是你喜欢的漂亮的文件袋、文件筐、文件栏,
也可以是你电脑里的虚拟文件夹,公文包,等等一切你长久以来都在使用的收集工具;
还可以是你准备通过学习搞定,发现的新的准备用起来的收集工具。

【交流分享】

我的一个小视角分享,以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常有离职人员工作交接监交的时候,经常会看到离职员工会对自己的办公文件文具资料实体的和电子的进行汇总打包整理然后交接给接手的同事。

其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对于个人工作文档的管理,可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呢

按学历不同,个人的资料管理水平和形式是不一样的。整体来说还是非常喜欢高学历人员的存档体系的,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曾经有个博士离开,我发现他的资料不用交接,打开电脑文档后层层递进,就可以找到你想找的资料。

而相对学历低一些的,往往还需要就电脑里的存档资料进行逐一口头交代,甚至有的还有书面记录备注。

当然这里并不能以一概之,对于终身学习的人来说,学历只是生命成长旅程中的一个小小的逗号而已

从资料的存档情况就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的大脑内存结构是不一样的,外脑内存结构是大脑内在认知体系的最直观的呈现。

我还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就是,不同专业或岗位的人,资料存档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搞定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