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苏菲的抉择》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女性苏菲

前段时间看了梅姨早年的作品电影《苏菲的抉择》,1982年时代的梅姨是位美丽无比的女性。片中的她饰演一位经历过德国纳粹大屠杀的波兰女苏菲,父亲是一位支持纳粹大屠杀犹太人的大学教授,同时也是被纳粹屠杀的波兰知识分子之一。

苏菲的抉择剧情简介:
一位来自美国南部的年轻作家斯汀戈为求生计来到布鲁克林,认识了居住在楼上的苏菲和内森。他们很热情的表达希望和这位年轻的作家交朋友 ,斯汀戈欣然接受他们的邀请。逐渐地交往之后,他们之间相互建立了亲密友好的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斯汀戈了解到,苏菲常因内森的猜疑和暴怒伤心哭泣,但她非常的爱内森,最让她担心是:内森没有她以后的生活将不可想象。苏菲是波兰人,二战后来到美国,在这里认识了内森并和他相依为命,战时苏菲曾被关进纳粹集中营,而她的父亲、丈夫、儿女全部在这场战争中罹难。对于自己的受难和亲人一个个的悲惨命运,和这场战争中人间地狱般的种族大灭绝,苏菲的精神和肉体该如何抉择...
豆瓣

p1457219910.jpg

剧中波兰人苏菲曾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她父亲的秘书,能说一口熟练的德语。父亲和丈夫被德国纳粹伤害后,母亲病逝,带着两个孩子乘坐火车逃亡。有独立思想的苏菲为命运努力抗争过,曾一度参加过地下党的翻译工作。

火车到站后,被德国纳粹包围检查,一位德国纳粹军官走到她跟前问她是否是共产党?她为了孩子违心回答不是,她是忠诚的基督教徒。军官看看她,说到,你长的真漂亮,我会睡你,你的孩子只能剩下一位,你选择一位。作为母亲的苏菲无法做出选择,最终,在军官的逼迫下无奈送走女儿去往了毒气室。

所谓抉择,一个好选项或是坏选项,人是极容易做出判断。但是,现实中往往遇到的情景大多数是在两个极坏的选项中选择,或是两个都好的选项中做出选择。选择的人会经历一段极度痛苦挣扎的心路纠结历程。

儿子也与苏菲分开,去往了纳粹集中营。因为苏菲父亲培养她多年的秘书能力以及流利的德语,她有机会给德国纳粹军官做秘书。

此刻的苏菲一心想着能与儿子重逢,可是她用尽所力最终也没有实现。儿子死在集中营。战争结束后的苏菲选择自杀,却被救来到美国。如她回忆跟年轻作家斯汀戈从女儿送往毒气室的那刻,她的灵魂奄奄一息或是已死去。

战争中失去所有亲人的苏菲,内森的出现,使她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力量。虽然内森常常精神失常,引起苏菲的情绪起伏,可是,此刻的苏菲,仅仅活着已是最大的奢望。

苏菲的内心也许只有疯疯癫癫的内森,才能承载她伤痕累累的内心吧!影片最后,苏菲与内森选择了一起自杀而死。

记得《成吉思汗》书中的一观点认为,"医治痛苦的唯一办法是让别人遭受更大的伤害。"经历了二战的苏菲是无法做到让制造伤害的人遭受更大的伤害,唯有选择伤害自己是最容易让内心平静吧!

图图大主教曾经说过,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面对失去所有的亲人的苏菲,继续活下去都困难,更无暇顾及宽恕或是未来。似乎苏菲的抉择应了老人常说的那句话,活着比死更加不容易。

死,也许是对苏菲内心痛苦煎熬挣扎最好的一种解脱方式。


感谢阅读抹茶社长原创文章,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苏菲的抉择》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女性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