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并不是特别抽象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如交通规则、游戏规则、公司管理规则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普遍对规则存在两种非常明显的误解。
1、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厉刻板型
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人们形成了非常牢固的等级思想和权威思想。虽然现在已经是21世纪,但这种思想依然还很普遍,在家庭和学校中体现的最明显。现在很多父母依然以家长自居,很多老师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就是知识和真理的化身,孩子们必须严格服从父母和老师。这和土皇帝有什么差别呢?
持有这种思想的人,不一定会承认自己有这种思想,但是他们的行为出卖了他们的灵魂——孩子稍有差池,轻则呵斥、批评、指责孩子,重则打骂、惩罚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他们所信奉的真理!而且更让人感到气愤的是,当他们严厉惩罚孩子时,竟然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地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口号!真是岂有此理!反正,我无论如何都感受不到一个愤怒地惩罚我的人是为了我好的!而能有如此感受的人,我个人觉得他未免也长的太像人了吧?
我很清楚,当我这么说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表示强烈反对,理由之一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是的,任何人都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规则,不同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法规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强制性和惩罚性,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规则,最主要的目的和作用为了长善救失、治病救人——而不是以惩罚为目的。家是温馨的港湾,爱的归属,感情的寄托,而不是冷酷无情的、铁面无私的执法机构,哪有那么多强制和惩罚呢?强制和惩罚往往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美国著名教育家简·尼尔森博士在其畅销全球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明确指出——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
惩罚造成的四个R
1).愤恨( 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 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Retreat)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想想你自己上一次被羞辱或被不公正对待时的感觉吧。你当时有合作的意愿了吗?想要表现得更好了吗?闭上眼睛,想想最近一次(或者你小时候某一次)别人想以让你感到难受来激励你做得更好的情景。准确地回忆一下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你的感受。要注意你是怎么想你自己的,又是怎么想别人的,以及你将怎么做?
事实上,上述四个“R”不仅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成人。当我们不是故意犯错时,如果我们被惩罚,或被粗暴地对待,我们是不是也会出现愤恨、报复、反叛或退缩的反应呢?相反,如果此时别人对我们表示的理解,这种感觉是不是就像雪中送碳?想想自己犯错后,正在后悔不迭,别人对我们的理解,是不是让我们很感动?我们是不是暗自下定决心,告诫自己以后一定要做的更好,不要让理解我们、关心我们的人失望难过?孩子也是人,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何种长期效果。
现在请你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幼儿园的老师,发现班上某个孩子总是悄悄地拿别人的东西吃,你会如何应对和处理呢?请先思考一下你的答案。我们再来看看孙瑞雪老师是如何应对的:
我们学校有个小孩子,他特别喜欢偷吃东西,“偷”吃谁的东西呢?其他小孩子带来的东西。老师放在柜子上,他总是拿,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办,问我:“孙老师, 这个孩子总是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我说:“不会,儿童偷吃东西,在成人来看他是偷着吃别人的食物,但是,在儿童看来,他不是偷,他就是觉得那个上面有好吃的,为什么不给我吃呢?”我问老师这孩子吃了那东西影响别的孩子吗?她说不影响,我说好,我们用一个办法试一下。老师说,这个孩子每次站着凳子拿东西时,只要被老师看到他就很尴尬,有时会撒谎说他给谁谁谁拿。我说:“这些都不重要,他这个时候,吃最重要,他觉得这个食物太诱人了,他什么都忘了,他就去拿这个。”我告诉老师,下一次他再拿东西时,你就说:“老师来帮你拿。”每一次都这样,都给他拿。我们的老师非常配合,孩子每次拿的时候,老师就说:“你是不是拿不着,老师来帮你。”每一次都这样,持续了3个月。
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与自己的观念作斗争。因为她有极大的恐惧感,担心孩子会变坏。所以她要拼命地作斗争,克制自己。3个月以后,这个孩子再也不去拿别人的东西了,他知道了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
对于这个案例中的孩子,一般的处理方式可能是说教,严厉的老师或父母可能会惩罚、打骂,迫于成人权威,孩子可能会暂时停止自己的行为,但是成人不在时,他很可能还会继续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终生养成小偷小摸的恶习。相反,孙老师专业的处理方式——对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孩子。
法国作家雨果,花了十七年的时间创作的巨著《悲惨世界》,是以真实人物为背景创作的。故事梗概是: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重获自由的冉·阿让,原本想重新做人,但遭到了人们的厌恶和唾弃。社会的歧视让他绝望,他开始痛恨社会,甚至对社会产生了敌意,加上长期的牢狱生活经历,使他对人性的善良产生了扭曲的认识。他开始报复社会,四处偷窃。一次偶然的机会,主教好心收留了冉·阿让,但是他还是偷走了主教家的银器。当警察将他带到主教家时,主教没有指证他的盗窃行为,反而又送给他一对银烛台。主教的举动,让冉·阿让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冲击。原本已经堕落的冉阿让下定决心重新做人,他改名换姓,大做好事,最终得到人民的爱戴,成为了受人尊敬的市长。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后来,冉·阿让为了帮助别人,不惜放弃市长的地位,甚至为了让珂赛特得到幸福,成全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他主动向马吕斯坦诚自己曾是苦役犯。然而,真诚的坦白却遭到马吕斯的鄙视。后来当马吕斯得知冉·阿让就是自己到处寻找的救命恩人时,马吕斯悔恨交加,立即去看望老人。但是冉·阿让由于情感上受到打击,已处于弥留之际。老人向他们作了临终的嘱咐,便惨然离开了人世。
整部小说中,简单粗暴的法律对冉·阿让严厉的惩罚,以及杀人不见血的世俗观念,曾让人一度感到窒息;但是主教对冉·阿让的理解和救赎,使其彻底醒悟,重新做人。虽然让·阿冉临终时让人感到丝丝遗憾,但他醒悟后的自我牺牲,还是让人感受到灵魂深处的温暖。
综上所述,严厉的惩罚,对于改变孩子的行为有没有效果呢?显然是有效果的,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会马上停止其行为,但是长期来看呢?再次回顾一下,我们前面对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改变——长期、正向的改变。
2、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给你摘下来!——放纵溺爱型
和前面严厉刻板型的父母截然不同,有一类父母对孩子过于放纵和溺爱,他们认为,爱孩子就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感到失望和难过,尽可能不要让孩子承受自己曾承受过的痛苦和磨难,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要想办法给你摘下来!和那些对孩子过于严厉的父母相反,他们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对孩子过于放纵和溺爱。
不得不说,表面上来看,这样的父母显然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的,甚至还有点牺牲、自我成就孩子的味道。但是,这真的是爱孩子,还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呢?心理学研究发现: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自我,是自己想要的、真实的样子,自己感到舒服、自然的一种状态;一个外在的自我,是父母、老师、朋友、社会,包括世俗道德对人的要求。两个自我彼此独立,也有一部分交集,互相影响。两个自我重叠越多,整个人越和谐统一,内心不会别扭,人呈现出舒坦的状态;重叠得越少,整个人就也别扭,越压抑,越撕裂,容易出现心理问题。3
当我们成为父母后,不断地溺爱孩子,其实是将“内在的自我”投射到孩子的身上,我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其实是一种自私,不是真的爱孩子,也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以爱的名义摧毁孩子。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明确指出:父母长期的溺爱,最终会导致孩子自私自利,不为他人着想,总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宽容心,目空一切;骄横乖张,常常提出无理要求,如果别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就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他似的;做事懒散,恨不得连吃喝拉撒都要父母为之代劳;缺乏上进心,遇到困难就退缩,从不思考解决的办法,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就像温室的花;人际关系不和谐,不知道如何跟人沟通,不愿受一丁点的委屈。
这样的孩子哪里还是孩子,俨然就是一个小霸王,他们的父母正在努力培养自己未来最亲密的敌人;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这样的孩子也必然会被现实打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孩子只能生活在真空中,现实生活中,父母怎么可能为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呢?就算可以,父母去世以后怎么办呢?
《红楼梦》里有个薛蟠,整天游手好闲,斗鸡走马,挥金如土,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竟视为儿戏。薛蟠品性,完全是“得益于”其寡母王氏娇惯和放纵。原来,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
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的放纵和溺爱,是一个非常温柔的陷阱——父母辛辛苦苦亲手挖掘的。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权利和机会,从而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3、如何做到既不严苛也不娇纵?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到既不过于严苛,又不过于娇纵呢?这又是一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树不可能长大天上去。孩子的成长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丝毫的规则,必要的规则确实是需要的,但显然也不能完全放纵孩子。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两种极端情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据孩子生理和心理的规律及特点,适时制定出最少必备的规则,用规则来规范父母和孩子的行为,也就是说要“依靠法制,依法办事,而不是靠人治”。
比如,你和孩子约定晚上8-9点可以看电视,孩子在这个时间段看电视,你就要遵守规则,允许孩子看电视,而不能因为其他原因,如作业没写完、该睡觉了、考试没考好等理由,随意破坏规则。
再如,周六你和孩子已经提前约定好吃午饭的时间,可是到时间点了,孩子一直守在电脑旁玩游戏,迟迟不来吃饭。午饭时间过去快两小时了,孩子才意犹未尽的来餐厅准备吃饭。这时你千万不要唠叨、不要指责和抱怨“我早就告诉过你,也喊过你几十遍了,你耳朵就像聋了一样”,而应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我们约定的饭点早已经过了。你继续去玩吧,准时来晚饭吃吧。”如果你和孩子以前已经按照规则,配合的很默契,这个故事到此就圆满结束;但是,如果你们是刚刚开始尝试用规则办事,双方必定都会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父母要学会控制好情绪,尽量不要说教,孩子很有可能会为此发脾气,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就像人身体上的伤口要完全愈合时,往往会非常痒,伤口越大就越痒,康复医学上称之为“好转反应”。所以,当你和孩子在适应规则的过程中出现“好转反应”时,请务必保持理性和耐心。
再比如,在孙瑞雪老师创办的蒙氏幼儿园中,他们给孩子们制定的规则只有7条,他们只是严格地遵守这7条规则4,剩下的一概自由。这7条规则是:
规则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范围包括行为领域和心理领域,任何侵犯个人“自我感”( 包括伤害自己)的行为都是暴力行为。
规则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同时自己的东西归自已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不是自己的,就都是别人的。
规则3 请归位。
从哪里拿的东西,使用完毕后,请归位到哪里。
规则4 请等待。
公共物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
规则5 不可以打扰别人。
紧急情况下,一定要打扰时,请学会说:“对不起, 打扰下,可以吗?”
规则6 请学会道歉。
有勇气向别人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学会知道每个人都拥有保护自己的权利。
规则7 请学会说不。
孙老师还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有一个小男孩的姥爷在家里很权威,孩子的妈妈跟我说:“我爸爸是家长,我们家是家长制,我爸爸谁都不怕,我都这么大了,动不动就把我骂一顿。有一天,我爸爸训我的时候,我儿子站起来对我爸爸说:‘姥爷,你不可以这样训斥我妈妈,你伤害了她,所以你要给我妈妈道歉。’结果,我爸爸火冒三丈:‘什么? 你还让我给她道歉……’我儿子就站在旁边一句话都不说,等到姥爷发完了脾气他说:‘请你给我妈妈道歉。’我爸爸又气起来,又说了一通。说完了,我儿子又说:‘请你给我妈妈道歉!你必须给她道歉。’我爸爸真的没有办法了,他就道歉了。从此以后,我爸爸就被我儿子治住了,他被我儿子的公正、勇气和坚定震慑了,他谁都不怕,就怕我儿子。当然,我知道他爱我儿子。”这个孩子5岁,无论你怎么发火……你发完了吗?好,请你给她道歉!你再发,发完了吗?还是请你给她道歉!总之,今天我就认定了你是粗野的行为,你做错了,你必须给她道歉。
这真是一个自我足够强大的孩子啊,我自愧不如。
对于规则,我很担心,大家会误解了它的含义——将规则变相为惩罚孩子的新型武器,所以,我刻意将规则放在价值观的最后一条来讲。同时,我还要特别提醒大家,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只要在能确保孩子人身健康和安全的情况下,规则一定是越少越好,而千万不能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用不必要的、错误的规则,阻碍、限制、束缚和惩罚孩子,这点对于年幼的孩子尤为重要,切记!切记!切记!现实中,绝大多数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干预,给孩子们制定的或明或暗的规则,不是太少,而是恰恰相反——规则太多,最恐怖的是很多规则根本是不必要的,甚至完全是错的。这也是我自己以前所犯的最严重的错误。
第二、父母和孩子要共同遵守规则,而绝不能采取双重标准——不能因为父母比孩子更强大,就让父母以权威的方式凌驾于规则之上,肆意践踏规则。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的规则,就像是开水和高压线,它们不会因为你是成人,就不会烫你、不会电你,不管你是谁,只要触碰了开水和高压线,它们都会烫你、电你;不管是谁,违反了规则,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自然后果(这里的自然后果,绝不是惩罚的变异品种,本部分的第五章会进行详细说明)。甚至,必要的时候,规则要更地用来限制和约束父母而不是孩子,因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学会“主动的被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我成长上,尽可能做好你自己,“闭上嘴,迈开腿,走自己的人生路给孩子看”,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而不是把所以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用所有精力来关注孩子,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往往只会适得其反,走火入魔。
第三,就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的根本法——宪法,会依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修订,而产生很多宪法修正案。同理,我们也要依据孩子的特点,对规则进行适时的修订,规则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孩子越来越懂事,要尽可能让孩子和父母一切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
第四,规则绝对不是、绝对不是、绝对不是用来惩罚孩子的,而是用来确保父母和孩子获得彼此的尊重和自由的,是用来保护双方的。就好比交通规则是用来保护行人和驾驶员的。试想,如果当今世界没有交通规则会是什么样的后果?所以,我们要用规则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成为必然性,而不是成为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