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西珍 《创造的教育》读后感

        什么是创造的教育?怎么才能在教育界打破传统,突破原有的模式,创造出新的模式?陶行知先生在那个时代提出的“创造的教育”对于今天还是“创造”吗?我们又能从中学习什么……看到这个题目之后,脑子里涌现出了太多的问号,带着一连串的问号,再次走进陶行知先生的文章,开启了一场心灵之旅。

        首先,陶先生通过两个鲜活、大家耳熟能详的实例来说明什么是“创造”。“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有“物质的创造”和“心理的创造”。由此可见,要想创造必要行动。所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是陶先生一贯的主张。但是仅仅有行动是不够的,在行动中还要动脑思考。既然要创造定会在此过程中遇到困难,如果只是埋头蛮干显然不行。记得儿时经常背的一首童谣: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做不好。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

          为了教育的新生,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奔走呼吁推行“平民教育”,提倡“小先生制”。这些都在告诉人们,教育要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心上劳力,要手脑相长。            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观点,对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不失它的光芒。我们要想让孩子全面发展,必要手脑相长。整日待在教室盯着黑板、目光只锁定在作业的教学只能磨灭孩子的灵性。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我们要到生活中去,才能求到教育。这次周末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语文作业:要给妈妈画一张画像,可以是睡梦中的妈妈,也可是忙碌中的妈妈,然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上面。晚上,在朋友圈里就看到有家长晒出了孩子的画,言语间洋溢着幸福。也许,孩子的这一幅画会让妈妈消除一天的疲惫,带着美好进入梦乡,妈妈的幸福也会传染给孩子。这种幸福的感觉是在书本上、黑板上无法找到的。

          “创造的教育应该启发农人、工人、学生……使他们得真的知识,才是真的创造。”先生的这种教育理念在今天又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是否也需要这样的教育?答案是肯定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它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生活的人都需要教育,也都要为教育献一份力。

        我们的孩子首先接触的是家庭教育、进入学校有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当然,这三种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正如陶先生所说:创造的教育是怎样呢?就是“以社会为学校”、“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彼此之间很难识别的。为了孩子受更好地教育,我们要发动家长的力量。在家庭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引导家长明白什么是“家庭教育”,不是盯着孩子的作业,不是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要把目标转移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可否认,这些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特别是对于农村一线老师。怎么让忙于生计的家长们暂缓奔波的步伐,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大家乐于接受,这需要我们做很多铺垫工作。正是因为遇到困难,我们才会思考怎么办,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得最好的方案。这就是创造的教育。

        最后陶先生提到:教而不学,学而不做,叫做“忘三”。读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自己多次外出学习,为什么有时候觉得没什么进步。是讲课的老师不符合口味,还是自己没有领悟。其实很多时候是自己停留在思想里,思想停滞在脑子里,唯独没有去做,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方式方法。这才是“没有用”。

        今天的创造的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寻求答案,在行动中前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西珍 《创造的教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