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心希望你好,但你最好不要比我好”

01

同辈压力,越来越大

近日,某档综艺节目中,一句“祝福”火了:

我是真心希望你好,但你最好不要比我好。

这句“祝福”,与其说是嫉妒,不如说是一种无奈:

因为人际压力中最让人意难平的,就是“同辈压力”——当年龄相仿、背景相似的人比自己更优秀时,实在是难以保持平常心。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以前同辈之间的比较,只会局限在周围小圈子的闲聊里:

期末考试,好朋友的名次比自己高10位;

婶婶家的孩子没考上大学,但邻居家的姐姐考上了本地的985;

……

可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同辈压力已经被放大许多倍,而且无孔不入:

上班间隙,刷个朋友圈。结果看到一个好久没有冒泡的同学,晒出了世界名校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B站,看到一个播放量近千万的视频,结果竟然是一个才刚22岁的科技up主——何同学在用英文和苹果CEO蒂姆库克谈笑风生。

再回头看看自己的22岁,简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没有任何一技之长。

即便不停告诉自己“只要和自己比就好了,不要徒增内耗”,但刷到优秀的同龄人时,仍然很难避免焦虑。

从未有任何一个时代,我们要面临如此多同辈间的比较与冲击:

朋友的动态,让我们比过去更频繁地暴露在比较的环境里;

互联网也开始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全中国最优秀的人都长什么样。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更需要知道:同龄人比自己更优秀时,应该如何放平心态?

02

同辈压力很正常,但要小心这点

可能有人会很难接受自己的嫉妒心理,觉得自己不应该那么小家子气,整天比来比去的。

但其实,比较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研究显示,我们头脑中形形色色的想法,差不多有10%与互相比较有关。

你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就开始揣摩:谁更受欢迎、谁能力更强、谁更有钱......

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还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

生活的很多场景里,并不存在客观标准。所以,我们会通过和周围相近的人比较,来了解自己的社会位置和个人价值。

而且,比较还能帮助我们自我提高(Self-improving)。

还有些人,会通过比较来实现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让自己感觉“我很不错”,如:

我们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时,就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又或者,与很强的人扯上关系时,我们就会觉得沾光了,“我竟然认识那么厉害的人”。

但下面这种比较,可能会过度威胁我们的自我评价。

根据心理学家Tesser的自我评价维护模型:

如果曾经和自己在同一个圈子、背景相似的人,在我们特别在意的领域取得成就,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追赶时,就很容易嫉妒、自卑。

这种心理,与思想家阿兰·德波顿提到的“身份焦虑”很相似:

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

当我们习惯性嫉妒时,只有确保自己跟得上周围人的步伐、能符合世俗的成功期待时,才能真正感到安全。

你可能会好奇,难道面对他人的成功,我们就找不到方法免受影响、按照自己的节奏努力吗?

其实,我们之所以会在同龄人取得成就时感到糟糕,是因为我们在用有条件的方式衡量自己,评估他人。

优秀的Ta达到了标准A,所以是有价值的;而自己离标准A还远着呢,自然是一无是处。

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同龄人的出色,而是在自身僵化的评价标准下,彻底的自我否定。

03

同龄人都好优秀,如何放平心态?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这里有2个小方法。

首先,承认对方的优秀之处,但也认识到对方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忧愁与烦恼。

研究人员曾发现,我们在使用微信这类社交媒体时,会倾向于在动态里美化自己的形象,也更常展示生活里积极的一面。

所以,这也难怪每次我们刷朋友圈时,看到的几乎都是大家的快乐日常:

周末又和一大堆朋友去海边冲浪了,真爽啊;

最近跳到了一家大厂,认识的新同事又美又能干;

今天过生日,朋友家人总共送了四五个蛋糕,根本吃不过来;

... ...

实际上,生活有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会有碰到不如意的情况。

之前有一个朋友就是如此。

毕业2年左右,他换到了一家大厂工作,从准备到面试总共就只花了半个月时间,薪资也直接翻倍。

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低头看看自己的现状,也忍不住十分羡慕、佩服。

直到后来跟他闲聊才知道,新工作依然有很多困难,上司也很不好相处、每天还要开无用的会导致晚上加班......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误以为:别人都过得比我好,别人都比我过得轻松,只有我一个人过得这么糟糕、这么挣扎。

但其实,不完美才是生活的真相。

其次,练习将人际关系看作伙伴关系。

《被讨厌的勇气》中,哲人将关系分成竞争关系、伙伴关系。

处于竞争关系的人,容易将生活看作单一跑道的竞技比赛,有前几名,也有倒数。

于是,很容易就会产生“A成功拿到互联网大厂offer,B一毕业就年入百万,C在一线城市买了房,而自己却是这样”的想法。

这时,周围的人际关系都蒙上了竞争的色彩。结果是,越比较,越自卑。

刘擎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解读这个小故事:

如果我们永远要借助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生活的意义,就会带来一个麻烦——无论一个人再优秀、再卓越,也永远无法满足,因为我们比较的标准在变。

但如果我们将他人当成伙伴,就能认识到:人生不是纯粹的竞争,大家都处于自己的时区里。

就像哲人说的:人人虽不同,但平等。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练习建立无条件的自尊:虽然我在某方面依然有不足和进步的空间,但这不影响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时,我们不再把同龄人的成功视作自己的失败,而是能发自内心地祝福他们,也能收获更加温暖的人际关系;

我们也不再需要通过拼命达到他人和外界的标准来获得爱与认同,而是有机会去做真实的自己。

我很喜欢一部电视剧中,男主对龟兔赛跑的解读:

人生,不是只有输赢的游戏。

我们每个人的平凡生活,都有着自己的非凡意义。

同龄人的果实很鲜亮,真好;

我们在结自己的果,慢慢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真心希望你好,但你最好不要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