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原季风——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

关于《平原季风——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

本系列散文已经收入到《河北散文家作品选(第六卷)》

从2011年暑假,确切地说是从7月22日大暑那天,我动笔写下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的第一篇。从此以后,便开始了漫长而又艰难的创作之旅。到2012年的7月7日小暑节气,总算完成。看起来,不过只有一年的时间,加到一起也不过24篇,总字数不到两万字,比起那些长篇巨著的小说可谓“微不足道”,实在称不上什么大作。但是,我个人觉得,这24篇散文是我很看重的“一部力作”。为什么这么说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个系列散文是我“主动而为之”的结果。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文学写作,但是原来关注的兴趣点主要在古典诗词与古文上。我的文学之路是从写古典诗词开始的,几年下来也自认为有几篇比较像样的作品,虽然影响不大,也从来没有在国家级刊物上登载过,但是毕竟使我逐渐爱上了诗词写作。至于古文的写作,源于2008年4月写的一篇反映家乡题材的《武强赋》登在了《衡水晚报》上。说实在的,这篇赋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古文体,但毕竟引发了我一个阶段的古文写作热情。后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模仿着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了关于个人的小传《益德居士传》,2010年春到深州桃花园游玩后写成《桃花园记》,2010年河北省文明办组织的“城市赋征集”活动中我的一篇《衡水赋》获得征文三等奖,后来在衡水二中期间又写了一个《衡水二中赋》,这应该算是本人比较满意的几篇古文样式的文章。尤其是那篇《衡水赋》,由于很偶然的一次机缘登上了《河北日报》,就使我在当地小有一点名气。害得我有一段时间飘飘然不能自拔,以致于很长时间思路枯竭,写不出新作。

  2011年春天开始,我下决心要在现代散文上进行尝试,于是就写了几篇散文作品。先是写了《小院枣花香》,后来又写了《秋来枣红圈》,这两篇都发表在当月的《衡水晚报》。8月份,经过精心打磨,我写出了《荷塘雨韵》,后来发表在《衡水日报》及河北散文学会会刊《散文风》上,这一篇是我自认为满意的得意之作。也就是凭借这三篇散文,本人幸得文友推荐,加入了河北省散文学会。

  2012年是我加入散文学会的第一年,也是我成长提升比较大的一年(自我感觉)。这一年我有幸参与了几次全省范围的征文评比,承蒙各位评委大家的抬爱,我个人感觉成绩还行。在春节前后举办的《大年的温馨》征文中,获得了优秀奖;在5月份的《衡湖流韵》征文中,我的《衡水赋》获得二等奖;在6月份的端午节征文活动中,我的《燕赵端午祭》获得了二等奖。

虽然偶有奖项入账,但是我总觉得作为散文作家,缺少精品力作,就不能称其为散文家。于是就在去年7月份开始谋划创作《平原季风——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在写作实践中,我试图站在自然的角度,表现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与自然的密切关系,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去表现人的活动,从而表现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十四篇写下来,细细回想着长达一年的“创作”过程,的确对于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也许这就是我写作这个系列散文最大的收获吧。由于不是一时之作,难免各篇之间会有思路以及内容上的衔接不畅,但也正因为如何,才更能体现出这个作品的价值(姑且可以这样抬高)。在每一篇的写作中,我力图抓住每个节气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表现该节气的特征,在字数上严格控制,每一篇不超过800字,尽量缩短篇幅,压缩语言,写得精炼。同时在题目的拟定上,尽量做到生动,脱俗一点。不知道这个理念是否得到了贯彻,就需要阅读这些文章的评论家去点评吧。

  就像一个珍藏在家里多年的古董,今天终于决定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不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从立春开始,每个节气发表一个,同时特别邀请美女同事“晓来雨过”朗诵推广,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不管怎样,它都是我一年来的心血。真诚希望看到它的文友们给点有价值的意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平原季风——二十四节气系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