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在我上小学5年级毕业的时候,已经在城里生活多年了,觉得自己是一个正经八百的城里人,举手投足,说话放屁的时候,都带着一种优越感,如果这种优越感可以翻译成现在的网络文字,那就是——在座的都是垃圾。

到现在我也想不明白,作为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只是换了一个环境生长,怎么会有这种不着调的想法。如果将来我的孩子有这种想法,我不会揍他,作为惩罚每天背诵10首古诗,背不会,不许睡觉。

我开始思索产生这种想法背后的原因。我问自己,家里有矿吗?没有。我爷爷是富二代吗?不是,可能是贫下中农3代。家里有人从事政治或者在军队里吃饭吗?早年抗战的时候,我爷爷的父亲因为识字,被路过的红军看中,对他说,你跟我走吧,你这种人在部队里能吃的开。老爷子不肯,这个机缘也就过去了。这大概是我们家离进军队最近的一次。

最近我想明白了,我身上的故事就是一则典型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再具体一点,我就是那只青蛙。

于是我开始寻求改变,改变这种认知。对待任何新鲜事物都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也太傻了吧,让别人既轻看自己,又觉得我是一个无趣且不自信的人。对待自己知道且熟悉的事物,长篇大论,大说特说,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东西如同倒豆子一样,倒个干净?那我估计是个人都不想听废话。

突然间想起之前雄哥对我的说,作为一个文案,你必须是一个见识丰富的人,主动去尝试很多没有尝试过的事情,话剧、音乐节、T台秀,只要能够增长你的见识,你就要主动去尝试,只有内化了这些见识,你的价值观更加完善,你的眼界会更加开阔,你的文字会更加敏感,更加容易打动人心。

说到底就是见识足与不足的问题。那我的见识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的问题?

其一是没钱。没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知从什么时候我觉得钱能带给我安全感,如果身上没有足够的钱,我是拒绝出门的。我拒绝了去看看外边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

其二是宅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一个人宅着。宅着看书、看电视、看电影,就是不想外出,外边的世界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好。

有人曾说,写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像老舍一样,经历过体验过,才能将事物、情绪刻画的细致入微,也能将场面描述的足够的宏大。另一种是像莎士比亚一般,他所写的故事都是他没有经历过的,但是他的问题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上并且奉之为经典文学,这就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

第一种我是不占的,我没有看到这个世界足够美的样子。另一种我本来认为我是可以的,但是我的想象力一到关键时刻就会出现迟缓,大概是因为网络文学看到太多了吧!

分享我第一次参加电音节时的想法。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我就像是一个见到知识如饥似渴的人,我对这里很多事物都饱含兴趣。

为什么黄牛这么明目张胆的来在门口收票卖票,却没有管?为什么门口有一堆特立独行的社会团体“性爱教父”是我没有听说过的?为什么坐轮椅的老人也想来参加蹦迪?为什么时间是从2点开始?为什么那些年轻人都坐在草地上休息,他们在等什么?为什么他们听见这个音乐会如此的嗨?他们到底是真的嗨还是在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女性为什么会穿着如此暴露?就这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