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感

最近算是在深圳稳定下来了,虽然还是会需要跑东莞。周末时候不知道干嘛,所以经常跑书店,但是规规矩矩看下有内涵的书也都没有,就谈谈昨天看的书《追风筝的人》吧。

《最风筝的人》是阿富汗作者卡勒德 ·胡赛尼的作品。作者简介,1965年生于阿富汗,后迁往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该书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该书以作者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给读者感觉真是他的故事,反正我是这样觉得的。整本书讲述了作者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故事,分为小时,青年时,成年后来讲述。小时的故事主要讲述有钱人少爷阿米尔和他的“仆人”哈桑之间的童年趣事,一起玩耍,一起聊天,阿米尔讲故事给他听。用点点滴滴的小事来记录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以及深厚的友谊。但是阿富汗的背景文化就和美国的文化有相似之处,美国是对黑人有歧视,阿富汗是对哈扎拉族人有歧视。一般的皇室或是贵族都是普什图族,哈扎拉族人一般是奴隶。所以就算是感情再深厚都会因为文化原因,阿里尔从未将哈桑当做朋友,只是在自己寂寞的时候需要哈桑的陪伴。但是哈桑对阿米尔特别衷心,将其视为唯一。

前几章都是讲述两人之间的琐事。大概从中前章开始引入主题,讲述冬天之间传统的比赛追-------风筝。追风筝最厉害的人就是风筝能持续最久,并且在风筝下落的时候都能准确追到。其中追风筝的人里阿桑是最厉害的。故事主要的高潮在,阿米尔参加追风筝大赛时获得了第一名,哈桑帮阿米尔追风筝的时候被阿塞夫强奸,而阿米尔亲眼目睹,但未出来阻止。从那以后阿米尔陷入了自责,但唯唯诺诺的性格,并没有让其承认。并且为了消除自己的内疚感,阿米尔污蔑哈桑和阿里,让父亲将他们赶出去。

哈桑和阿里离开后,阿米尔和父亲也远赴美国。之后就是讲述阿米尔成年后结婚,父亲癌症去世,阿米尔的婚后生活等。接着就是我返回家乡,知道哈桑的生活,还有父亲的谎言。该书的剧情我就看到这里,还未看完。作品前面很有吸引力,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阿米尔很自私。而哈桑则太可怜无私,结果还被惨杀,让人觉得很惋惜。

我一直没有理解书名为什么叫追风筝的人,后来看百度才知道风筝是隐喻,童年时风筝代表阿米尔对父爱的渴望,少年时代表自私,残忍的人性,成年后代表恕救。其实整本书是比较现实的,不管是阿米尔对哈桑造成的伤害,还是父亲的谎言对哈桑和阿米尔一生的影响,还是作者的创作背景都让整本书更生动和真实。不管结尾作者的救赎是否能减少其的内疚感,但是被内疚感折磨一生的他肯定是痛苦的。一生,不短,不愧对自己。一生,不长,不愧对他人。畸形的不是社会,是社会上的人,是人的三观。可以不伟大的很表面,但一定要真实的对自己。七月,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追风筝的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