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心理疏导案例:如何帮助孩子适应爸妈生二胎这件事

当事人:敏敏

疏导员:爸爸

敏敏5岁时,妈妈决定生二胎。敏敏一开始懵懵懂懂,每当人们问起她的意愿,她总是说支持妈妈。但等到妈妈真的把弟弟生下来,抱回家以后,敏敏表现出了极大的抗拒和不适应。她嫌弃地给弟弟起了个小名叫“多多”,有时会抢弟弟的牛奶喝,硬要挤在妈妈和弟弟中间睡觉,还会趁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掐掐弟弟的小手。

敏敏的妈妈又要照顾新生的小宝宝,又要顾虑大女儿,实在很头疼,有时会忍不住大声责骂敏敏。敏敏感到很委屈,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于是哭着找爸爸倾诉。

爸爸:你为什么满脸不高兴?

爸爸首先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孩子“不买单”。她的反应说明,此时她最大的需求在于情绪的宣泄,而不是现实问题本身。

敏敏:妈妈不爱我了,她只爱弟弟。

爸爸:妈妈做了什么,让你觉得她不爱你了?

敏敏:妈妈刚才骂我,很凶很凶,而且她每天都跟弟弟在一起,很久都不跟我玩了。我叫她给我讲故事,她也不理我了。

爸爸:妈妈不能陪你玩,要不我来陪你吧,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敏敏:不要,不要!我要妈妈给我讲!哼,我讨厌弟弟,我不要弟弟!

情绪1:愤怒

爸爸:宝宝为什么不喜欢弟弟?

开放式问题,用于质询。我们不是不知道孩子的答案,但仍然要给孩子抱怨的空间,用“为什么”做出邀请,允许和接纳她的负面情绪。

敏敏:弟弟整天都黏着妈妈,就是因为他,妈妈都不爱我了,你也不爱我了,你们都不爱我了。而且弟弟一点也不好玩,笨笨的,又不会说话,又不会走路。他长得好丑啊,都没有头发。你看我多漂亮,我的头发长长的,可以扎小辫子。可是妈妈都不给我扎小辫子了,以前她可喜欢我了。呜呜……

情绪2:悲伤、委屈

理论链接 二胎对大宝的心理冲击

现在二胎家庭越来越多,二胎的到来对家庭中原本处于“独生子女”地位的大宝而言是很大的挑战。有些孩子开始出现各种退行表现,例如,情绪容易失控,大吼大叫或频繁哭泣,时隔多年后又开始尿床,做奇奇怪怪的事情吸引大人注意,反复询问爸爸妈妈是否爱自己,等等。如果此时家长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一味打压、提要求,反而会加大孩子适应生活变化的难度,形成创伤和阴影。孩子从来都不是愚钝的,他们有一颗敏感的心,时刻需要家长多一丝关心。

家长需要调整心态:

1.孩子的排斥情绪是正常的本能反应,与道德水平无关,只是有些孩子更明显,有些孩子更快适应。应允许孩子适当表达排斥情绪,引导孩子选择理性的宣泄方式,否则压抑的怒火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失控。

2.承认孩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家长的陪伴时间、关注精力、物质投入等,而不是遮遮掩掩地承诺“会像以前一样爱你”。承认孩子的损失能避免孩子感觉孤军奋战。

3.对二胎养育的疲惫和压力做充足准备,有意识地避免自身情绪向孩子转嫁。

4.适当安排孩子参与二胎的照顾,能够加强孩子之间的联结,但不要成为负担。同时主动安排与大宝的单独相处,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爸爸:敏敏说妈妈不爱你了,可是我觉得,敏敏也不爱妈妈了。

敏敏:不会啊,为什么说我不爱妈妈?

情绪3:疑惑

爸爸:你每天早上都去幼儿园,跟其他小朋友玩,都没有陪妈妈,妈妈也会难过的。

敏敏:但是我是小孩子啊,就必须去幼儿园。而且我在幼儿园很忙的,我要搭积木,还要吃点心、做游戏。

爸爸:你在幼儿园的时候,心里还有爱爸爸妈妈吗?

敏敏:当然有。我一放学不就跑回来抱你们了吗?

爸爸:所以啊,妈妈有时候也会很忙,她很忙的时候就没办法陪你,但她心里还是很爱你的,一直一直爱你。等她一有空了,她不是就跑过来给你讲故事了吗?

用类比的方式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引导重构。从更积极、客观的角度重新理解妈妈的行为。

爸爸:所以,妈妈不陪你不是不爱你,是她太忙了。等她忙完手头的事情,就可以好好抱抱你啦。而且就算她正在忙着照顾弟弟,她的心里也一直记挂着我们敏敏的。就像敏敏一样。

敏敏:可我还是不喜欢弟弟。我们可以把他丢掉吗?我不想要弟弟了。要不然,我们把他送给别人家吧。

爸爸:你原来不是说,很想有个弟弟妹妹陪你玩吗?

敏敏:可是我现在不想要了啊。

爸爸:你是多多的姐姐,就像小猪佩奇是小猪乔治的姐姐。如果有一天,佩奇把乔治丢了,乔治该多可怜啊。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也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只能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流浪,一边饿着肚子,一边抱着他的玩具恐龙。你说,乔治会哭吗?

不要急于批判孩子的想法,要倾听他们语言背后的情绪、需求和目标。

敏敏:会的。

爸爸:他会怎么哭?

敏敏:(学乔治的声音)嘤嘤嘤,我要爸爸妈妈,我要回家,我也要姐姐。

与孩子讲道理时,最重要的不是逻辑,而是情感,描述细节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感同身受”。

爸爸:那如果是多多呢,他会怎么哭?

敏敏:多多不会说话,但他也会很难过的……爸爸,我们还是不要把多多丢掉吧。

引导反思,而不直接给出答案。

理论链接 卡通形象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孩子从出生后到15岁的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是指从孩子学习一种语言开始持续到五六岁。在这个阶段,孩子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知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童话故事,会被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带动出各种情绪体验,也在这些情绪体验中开始模仿学习。他们喜欢某些符号化的卡通形象,就像喜欢现实世界中的朋友一样。由于卡通形象的用词、表情、喜好、思维方式都比成年人更亲切、易理解、有共鸣,孩子常常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它们影响。这种影响小到词汇量的积累、穿着打扮的模仿,大到规则习惯的跟从、是非观的形成。

这一方面提醒我们,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时,可以多借用细节丰富的卡通形象,帮助孩子将抽象的道理变成具体的榜样行为;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重视大众媒体上各种卡通作品的管理和审查,避免孩子过多、过早接触各种不良行为的示范,例如暴力、色情等。

爸爸:可是多多霸占了妈妈,妈妈就没有时间给你讲故事了,怎么办?

孩子在“爱谁多一些”这件事情上反复纠结,前后都还有其他表现。这一次疏导员从正面出击,希望引导孩子聚焦在“如何爱”,而不是“爱多少”上。

敏敏:其实我可以自己看书,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但我害怕妈妈爱多多比爱我更多,怎么办?

爸爸:爱一个人,就要想办法给他他喜欢的东西。比如,弟弟需要喝奶,妈妈爱弟弟的方法就是给他喝奶;你喜欢听故事,我爱你的方法就是给你讲故事;小猫喜欢吃鱼,我爱小猫的方法就是给它喂鱼。只是方法不一样,不是更爱谁多一点。

敏敏:那我要怎么爱妈妈呢?

爸爸:你觉得妈妈喜欢什么东西?

逐步递进、逐步引导,尽量放慢速度,让孩子的思维能跟得上。

敏敏:嗯,妈妈最喜欢睡觉,我看她现在天天都在睡觉,还老是打哈欠。

爸爸:是啊,妈妈太辛苦了,需要多休息。所以你要怎么爱妈妈呢?

敏敏:我要让妈妈多休息,我要学会自己扎小辫子,就不用让妈妈辛苦了。

爸爸:敏敏真棒!

孩子又再次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说明孩子不仅仅是认知上的困惑,更多是情绪上的恐慌。这次疏导员从侧面出击,用开放式问题质询情绪的原因。

敏敏:爸爸,那你更爱我还是更爱弟弟?

爸爸:你为什么会担心我不够爱你呢?

敏敏:飞飞的奶奶说,我有弟弟了,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以前我可以吃个苹果,以后就只能吃半个了,因为要分一半给弟弟。

爸爸:你把半个苹果分给弟弟吃,弟弟把他的苹果也分一半给你吃,你瞧,换来换去,不是一样多吗?只要你好好爱弟弟,等他长大了,他会买很多很多的苹果给你吃,好不好?

敏敏:太好了!

爸爸:下次如果飞飞的奶奶再这么跟你说,你告诉他,我爸爸说我们家有很多很多苹果,不用你操心。

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理论链接 不良逗弄行为的心态分析

成年人在社交或私下场合与孩子接触时,有时会采取“逗弄”的姿态,既包括亲如父母的人,也包括陌生人。他们会反复追问“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然后在孩子左右为难、不知所措时哄堂大笑;他们会不怀好意地暗示孩子“爸爸妈妈不爱你”“你不是亲生的”“妈妈爱弟弟”,然后等着看孩子一脸震惊或恐惧;他们喜欢出各种对孩子而言根本不可能理解的“脑筋急转弯”,再当众大声宣布孩子的失误……以上种种行为,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但为什么总有人乐此不疲地逗弄孩子?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心态:

1.工具性目的,逗弄孩子是他们缓解尴尬、融入社交的手段。在他们眼中,孩子跟玩具、宠物一样,可以信手拈来,娱乐自己和其他人;

2.以为能锻炼孩子的心智。但没有爱意的为难是不会让孩子提升智慧的,只会让孩子不断累积羞耻感和挫败感。

3.转移自身挫败感,简而言之就是“捡软的捏”。当他们看着孩子不舒服时,自己的心态才能达到平衡。殊不知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暴露了他们自己内在的恐惧和懦弱。

4.恶意的社交伤害。企图通过伤害孩子,达到破坏孩子家庭关系的目的。

敏敏:如果弟弟长大以后跟我抢东西,怎么办?

疏导员的话语孩子可能无法理解,但对话中的郑重、深情,孩子是能够感同身受的。孩子会把整个情境印刻在潜意识的记忆中,对后续产生深远影响。

爸爸:你是姐姐,你会教他讲道理的,对不对?他是弟弟,他会听你的话,还会以你为榜样。如果姐姐天天抢东西,他就会学你,天天跟你抢东西;如果姐姐知道谦让,知道照顾弟弟,他也能学会爱姐姐,有好东西时也会想着你。

爸爸:敏敏啊,你可能听不懂,但我还是想跟你说,爸爸妈妈都没有弟弟妹妹,从小家里只有我们自己,有时候真的挺孤单的,这是我们的遗憾。我们希望你和多多能不一样,可以相互扶持,一起长大。等到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了,你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你们会在一起回忆爸爸妈妈,回忆我们的家。所以,多多才是爸爸妈妈可以给你的最大的礼物。

敏敏:那我们现在一起去看看弟弟吧。

摘自《心理疏导:助人自助之路》作者:赖丹凤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摘|心理疏导案例:如何帮助孩子适应爸妈生二胎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