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的这首侠客行,以飞扬洒脱气贯长虹的笔墨,将一个燕赵侠客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读来让人荡气回肠。

侠客,不仅仅局限于行侠仗义的打打杀杀,更有公道人心。他们不争名,不逐利,诚信重诺,狂放不羁。

做侠客,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情结,但当今社会,明目张胆做一个侠客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当做一个梦想。我之所以喜欢武侠小说,可能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吧。

我算不上读书人,但我对武侠小说情有独钟,尤其是金庸武侠。

犹记得第一次接触武侠小说,还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当时读罢射雕、飞狐,便被郭靖、胡斐等人的英雄气概所深深折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将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名家的小说买了个遍。

比较而言,金庸武侠更是深得我心!

金先生以朴素生动的语言,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武林人物跃然纸上,将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从平庸推向高潮,让人读来欲罢不能,读完掩卷叹服。

那时候,新派武侠小说四大名家(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的作品基本被我买齐,从而引来很多人跟我借阅。可惜的是,喜欢读书的人未必爱护书,太多的小说完整地借出去,残缺地还回来,这成了我心中一种说不出的痛。

几个月前,思源君倡导了一个贝换好书的应用场景,不由得让我眼睛一亮,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把多年的遗憾弥补呢?

于是,分批次操作了几次,结局完美!

第一批次:
贝换书今日到货,显摆一下

第二批次:
贝换书|第二波展示

第三批次:
有“贝”无患|换书,我有“贝”而来

第四批次:是前几天用了1600个贝再次换回来的五部金庸小说,至此,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十四部全部补齐!

拍照纪念一下——

注:标题与内容无太大关系,不知为何忽然想起这两句诗来,于是就用了,没有其他意思,请有心人不要计较。

你可能感兴趣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