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带着偏见活着?

我们生活的世界,似乎总是不那么太平。

除去天灾人祸这样的不可抗力,大到两国战争、小到街边拌嘴,说到底,是价值观起了冲突。而偏见,大概是挑起价值观之战的始作俑者。

“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思考“高深的哲学问题”了。直到现在,“鸡与蛋”,到底谁成就了谁,也没有明确定论。人们在争论中忘记用科学证明自己的坚持,当热血冲顶,由所持价值观导出的偏见,占领高地。即使同期也有研究表明,鸡可能是由前古禽类进化而来,再通过生蛋繁衍。

所以有看似理智公允的人站出来说,“一切偏见源于无知。”但这种说法,本身也是一种偏见啊。

不过,偏见不分前后,无处不在,却是真的。除了老祖宗们的远古争论外,在当今时代,偏见依然在,并充分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里。

“扶不扶呢?”就问你服不服!

当职业碰瓷儿出现后,人们对陌生人的关照就越来越冷漠。本身人与人间信任的建立与维护就很难,社会信任体系也更是难于上青天。所以当还在有人扶老奶奶过马路,照顾晕倒的陌生人时,那些爱说酸话的人又出来了,以此捍卫自己的冷漠和心虚。在这种时候,偏见则成了他们保护自己的盾牌。

“谁会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啊?!”

艺术在努力走进大众的过程中,难免遭遇偏见。如果以电影为例,那各种犀利、极端的影评,就是极好证据。一般电影宣传主要分为两大阶段,上映前和上映后。上映前各种精彩预告的抛出、各角度宣传新闻的铺天盖地、邀请大v参加点映再pou文背书......其实这会儿,就已经会有相反的声音出来了,比如有的电影宣传涉嫌道德绑架会被骂,有的有失偏颇也会被喷。上映后的影评可能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有了剧情的结合,骂声更异。

各方各执一词,带着自己的偏见打着口水仗,享受着在虚拟世界里“文明”的冲突。

可不得不说,艺术之所以伟大而令人着迷,可能也得益于人类的偏见。向上文所说的,八方影评换来的是对电影艺术的讨论,会让它更进一步。而电影里的价值观冲突,才能将剧情推高,引人入胜。姜文与廖凡在《邪不压正》里有一场精彩的对手戏,是两人还在“朋友”阶段的瞎扯淡。“这年头还有人些日子?谁会把心里话写在日记里?对啊,能写出来的就不是心里话!写日记的人,下贱!”

看到这里,我愣了一下。毕竟,我就是写日记的人,而且专门写心里话。这段对话,展示的不就是一种偏见,而且是看似高高在上的偏见。不过也是,偏见从来都是高冷的。

写到这儿,差不多该收尾了。上面虽然说了些有关偏见的例子,但也只是九牛一毛。不过,我对偏见本身,没有偏见。偏见是价值观的冲突,也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不过请注意,可千万别让偏见牵着鼻子走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不是带着偏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