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葭湄摘录
——
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
胆红素脑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症状、胆红素水平测定、头颅磁共振等综合判断。确诊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1.临床症状:患者会出现两眼凝视、两手握拳等,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浑身抽搐、发热,情况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
2.胆红素水平测定: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应该小于20mg/dl,超出数值后可能会发生胆红素脑病。也有部分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但仍然发生了胆红素脑病的案例,因此需结合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
3.头颅磁共振:患者在做头颅磁共振时,会表现出基底神经节苍白球T1WI高信号。
——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1.全身皮肤、黏膜和巩膜明显黄染,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早,程度重。
2.反应低下、嗜睡、肌张力减低、活动减少、吸吮力减低。
3.病情进展可表现激惹、哭声高调、拒乳、呼吸暂停、困难等。
4.严重者出现惊厥和角弓反张,甚至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
5.慢性胆红素脑病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落后。
——
胆红素脑病能治愈吗:
胆红素脑病部分患者经积极的治疗,有一定治愈的可能,少数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时,则不能治愈。
1、临床上胆红素脑病主要分为四个时期: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如果能在胆红素脑病的警告期,及时发现、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使胆红素水平下降,没有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可以逆转时,是可以达到治愈水平。
2、如果在警告期的时候没有及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进入痉挛期、后遗症期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智力发育异常、运动功能发育异常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永久性的脑损害、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等,症状难以逆转的,因此也不能治愈。
当出现胆红素脑病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日常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胆红素脑病入脑最直观的表现:
胆红素脑病入脑的直观表现为抽搐、角弓反张以及发热
胆红素脑病入脑后直观表现为轻度患者的表现仅仅是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
而重度患者可表现为两手握拳,角弓反张,拳臂内旋,有时会尖叫,一般持续的时间为12-24小时。
胆红素脑病入脑后会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进而会出现些后遗症。直观表现为运动及控制异常、伴有或不伴听力的丧失、眼球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等。
只要发现有任何不适,就要立即前往正规医院配合医生评估检查诊断并进行相关的治疗,在治疗期间还应该结合生活护理综合进行。
——
核磁能检查出胆红素脑病吗?
胆红素脑病患者可以通过核磁检查出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指胆红素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是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一般表现为嗜睡、抽搐和吸吮无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只有隐藏的神经发育障碍。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由于核磁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对苍白球的损害,早期颅脑核磁检查对胆红素脑病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误食蚕豆等引发溶血的食物。要保持患者口腔的卫生,避免发生口腔感染。
——
我国在1952年的时候,就报道了十一例患儿在吃蚕豆以后迅速发生溶血,所以将该病命名为蚕豆病,后来经过研究发现,其实引起这个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类患儿体内先天性的缺乏一种酶:称为葡糖-6-磷酸脱氢酶,由于脱氢酶的缺乏,使得红细胞膜容易发生氧化性损伤,导致红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变形能力减退,膜的抗原性发生改变,这样就比较容易被单核巨噬系统破坏,从而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
在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吃蚕豆后1-2天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酱油色尿、黄疸、发热、恶心等,严重的还可以出现少尿、昏迷和抽搐。
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就是在溶血发生的时候,要积极及时进行处理,给予大量的饮水,促进代谢,碱化尿液,稳定红细胞膜,同时对于重型溶血的病人要给予输血治疗。
这些酶缺陷的病人如果不发生溶血时,并不需要进行特殊诊治,但他们在生活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具有氧化剂性质的各种药物和食物。
而蚕豆,正是因为富含有多种氧化剂性质的物质,才导致了该类酶缺陷的病人发生了溶血。
同样临床上还有一些药物,比如磺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等,它们的服用也可能会引发该类病人出现溶血,要注意避免。
——
哪种食物容易引起副溶血性?
易引起副溶血性的食物主要是海鲜,如带鱼、虾、海鱼、水母、贝类、螃蟹等。
副溶血性弧菌可广泛在海水中存活,并可在海水中存活40天以上。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主要由食用海鲜引起。
一般常见的食物包括带鱼、虾、海鱼等。
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
腹泻一天可发生几次至十次以上,大便可以是黄色水样或黄绿色水样大便。
如发现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选用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并对腹痛给予解痉镇痛治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等,避免病情加重。
——
导致溶血的食物:
第一:溶血性贫血不适宜吃以下食物:酸性食物;要戒烟,而且还要减少酒精的摄入;不要吃生冷、辛辣类的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如:肥肉,油脂等等,拒绝高脂肪的摄入,但是还要保证营养均衡。
第二:溶血性贫血最好要多吃的是:多吃些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食物;要注意必需的微量元素的摄入,如:动物肝脏、豆制品、黑芝麻、红枣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都可以补充人体的缺少的成分。
第三: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不要过度劳累,可适当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增强抵抗力还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是病人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自己的锻炼方式,以防加重病情。
——
注意事项另外提醒大家的是:生活调理可以缓解病情,要时刻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适当锻炼,但是不要过度,否则会加重本病;要注意饮食要求,不要接触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要保护自己的脾胃,减缓病情。
——
直接胆红素偏高会引起小腿浮肿吗?
直接胆红素高,不会导致下肢水肿
如果直接胆红素轻度偏高,没有临床意义,除非白蛋白低才会导致下肢水肿,建议进一步查尿常规等。
——
白蛋白低吃什么补的快:
白蛋白低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才能补充的比较快一点。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坚果类、肉类、禽类,鱼类、蛋类等。
1.谷类一般含蛋白质6%~10%之间。由于谷类是人膳食的主要食物来源,所以是最常吃的食物之一。
2.豆绿含有的蛋白质比较高,大约30~40%之间。所以白蛋白比较低的人可以多吃豆类。
3.坚果类,比如花生、核桃、葵花籽含有15%~25%的蛋白质。
4.肉类含蛋白质大约10%~20%之间,种类比较齐全,数量充足,所以要多吃肉类。
5.禽类。禽类蛋白质含量15%~20%之间,氨基酸构成近似人体肌肉,利用率比较高。
6.鱼类。一粒蛋白质含量15%~20%之间,并且与肌肉纤维比较短,含水量丰富,容易被消化吸收。
7.蛋类。比如鸡蛋鸭蛋等含有蛋白质10%~15%之间。并且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
8.药物。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可以快速补充体内的白蛋白,但只适合严重缺乏白蛋白的患者。
——
胆红素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可以用蓝光或交换疗法治疗。除了上述方法,他们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大多数的情况下,患了这个病情的患者一般用药物来进行调理的。
如果目前已经存在了高风险因素,应给予对症治疗。
早期处理窒息,缺氧,酸中毒,避免感冒,饥饿,低血糖,禁用或谨慎使用该药物且无快速静脉注射高渗药物。及时治疗黄疸和光疗输血,近年来由于疾病的后遗症和死亡率已明显降低。建议尽早给儿童服用母乳性胃炎。
——
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的区别在于治疗方法、疾病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1.治疗方法不同:消化内科通常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般对机体伤害性比较小,但治疗效果比较慢;消化外科通常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也会通过药物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一般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但是治疗效果比较快。
2.疾病不同:消化内科主要是有慢性胃炎、肝炎、胰腺炎、胃溃疡等疾病,经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通常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消化外科治疗的疾病一般比较严重且症状较急,比如脾脏破裂、肠管坏死、疝气、胃肠肿瘤等,药物治疗效果通常不佳,一般需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胆红素高应该看什么科?
胆红素高应该看消化内科,因为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以后,在肝脏称为非结合胆红素,之后到肝脏,经过葡萄糖醛酸结合以后,变成结合胆红素。随着胆汁排出到胆道,在胆道经过肝外胆管以后,进入到小肠,从而消化食物。因此胆红素高可以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即溶血,可以是肝脏病变导致胆红素转化出现问题,称为肝细胞性黄疸,可以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淤血等。
如果是胆汁排泄受阻,出现梗阻性黄疸、胆红素高,这种情况要做肝外胆道B超、CT,或者MRCP进一步诊断。因此如果出现胆红素高,可以有黄疸,即皮肤、巩膜黄染。先到消化科进行排查,查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从而明确到底有无贫血、胆红素增高,是直接胆红素高,还是间接胆红素高,以及尿中有无尿胆红素、尿胆原,再酌情进行肝脏B超、肝外胆道B超等检查。
——
老人的脚肿,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肝硬化、心脏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病理性原因导致的。
老人脚肿的原因:
一.生理性原因:
老人血管弹性差,静脉回流差,所以水流到低垂的部位,不容易被吸收,而出现脚肿。另外,如果老年人久站或久坐,双下肢下垂时间较长,会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液淤积而造成脚肿。
二.病理性原因:
1.肝硬化:肝硬化的患者由于蛋白合成障碍,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液中的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在外周组织沉积,出现脚肿的症状。
2.心脏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病以及急慢性心衰等,静脉压就会升高,造成静脉血回心受阻,引起静脉血在组织间隙中沉积,导致脚肿。
3.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等,也可导致下肢浮肿,还常伴颜面部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等表现。
4.外周血管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也会出现脚肿。
老人脚肿的注意事项:
患者应当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