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难忘的,而我小时候过六一儿童节的点滴往事,如今仍然清晰如昨。
我没上过幼儿园,所以七岁前没参加过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上小学是在四川老家的村小上的,每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全乡各村的小学生都要到乡完小去集中参加庆祝活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我们那儿还没有校服,所以各个学校的师生都穿得五颜六色的。
儿童节之前一个月左右,我和同学们就盼着六一儿童节到来了,因为每年那天都要去乡完小,有好多精彩节目看,可热闹了。有表演节目的其他少数同学,从四月份起就开始抽课余时间排练节目了。
我老家离乡完小较远,要步行6公里山路。同学中还有更远的,天不亮就要出门。我们早上七点半到学校集合,是红小兵(就是后来的少先队员)的,都戴着红领巾,在老师带领下,打着校旗,敲锣打鼓,一起前往乡完小。全小学长长的队伍在山道上拉得好长。
每个同学都带着中午吃的干粮,我带的是妈妈前一天晚上给我做的窝窝头,用菜叶包着放在空书包里。
我们一路上有时一边唱着老师以前教的歌,一边快步走,都特别兴奋。同学中有时也有追逐打闹的,有开玩笑的,像一群小麻雀,唧唧喳喳笑闹着,一个半小时后才到乡完小。
那几年的儿童节,集中表演的节目,一般都是独唱、小合唱、大合唱、独舞、群舞、吹奏乐器、趣味体育比赛、拔河赛、讲故事等,有学生也有老师表演,有各种比赛获奖的、评上三好学生的等,在舞台上受到表彰奖励,还举行少先队员入队宣誓仪式及超龄退队仪式等。
还记得那些年台上表演的有《让我们荡起双奖》、《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红星照我去战斗》、《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演唱或歌舞节目表演。
我小学二年级时参加全乡同年级数学竞赛,获过二等奖,儿童节那天上台领完奖,下台上完厕所后,找了好一会才找到自己所在的班。
记得上四年级那年,乡里公路修通了,有大汽车开到乡镇府,由于好奇,我和同学参加六一儿童节,还利用中间休息时间,专门跑去看大汽车了,乡镇府距乡完小不远,约300多米。那时觉得大汽车新鲜,左看看右看看,想不通那庞然大物是怎么跑到我们乡的。
我们那时小学上五年,五个儿童节,其中有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们一群同学走在半路,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找不到躲雨的地方,大家都淋成了落汤鸡一样,却没一个哭鼻子的,反而说说笑笑的,十分快乐。
小学五年期满,我没考上重点初中,只能上本乡的初中,那时我们村已办了几年初中,由于离家近,我就在村里上。一年后,父亲考虑教学质量的问题,把我转到了乡中学。
乡中学与乡完小紧挨着,上初二初三时每天得走六公里山路去上学,到六一儿童节,我们成了东道主,班上组织为各村来的中小学生服务。记得初二那个儿童节,我们班出了一个大合唱的节目,唱的歌大约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由平时的音乐老师为我们弹手风琴伴奏,那次大合唱只获了个优胜奖。
印象特别深的是,当时有一位男同学由于唱高音时用力过猛,把系裤子的布带(那时没条件扎皮带)挣断了,幸亏里面穿了内裤,不然洋相可就出大了,当时他排在中间,出事的一瞬间他迅速用左手把裤子提上去,若无其事地继续表演。因为他就站在我前面,被我看得一清二楚。我发现,我旁边的女同学瞬间就脸红了,居然唱走了调。原本我们是冲着一等奖去的,出了这样的事,也没办法,属于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给个优胜奖算是安慰一下吧。
那些年,每一次过完儿童节回到家,天都快黑了,肚子也早把中午的干粮消化掉了,饿得咕咕叫,一身都是汗,一脚都是泥,可我不觉得累,倒是很兴奋。
小时候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总希望父母能给我什么礼物。那时候也不知道新华书店有没有《幼儿版十万个为什么》、《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安徒生童话》这样的书,如果知道的话,肯定希望父母能给我买。记得有好几年的儿童节,妈妈都是给我煮鸡蛋,就荷包蛋(水铺蛋)和水煮蛋两样,荷包蛋是儿童节当天早上起来煮了吃,水煮蛋是带到乡完小去参加庆祝活动时中午吃。
因我上一学年评上了三好学生,小学三年级那个儿童节,父亲履行诺言,给我买了支金芯钢笔,可把我乐坏了,因为那时候班上用上钢笔的还不到五个人,而金芯钢笔在那个年代用的人也不多。这是我一生中唯一得到父亲礼物的儿童节。那支钢笔陪伴了我好几年,直到上初二,一个不小心被掉在地上摔坏了,为此我还大哭了一场。
再后来,我考上了高中,进了县城,但几乎与小弟弟小妹妹们玩不到一块儿了,过六一儿童节,算是抓着童年的尾巴,也只是看看初中部小同学的表演,凑个热闹罢了。那三年对童年的回味,远不如现在这样真切。
童年就那样一天天远去,消逝得无影无踪,小时候过六一儿童节的往事,也跟着童年一起,慢慢变成了我心中留恋不已的美好回忆。怎能忘?永难忘——每每回想起来,我曾经的六一儿童节至今仍然清晰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