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季氏二)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孔子说,时代安定,国家上了轨道,不论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中央政府可以事权专一。当时代变了,政权有了问题,地方势力起来了,不管文化、政治、经济、军事等等,中央政府没有办法贯彻命令,由地方势力揽权。

变乱时代,诸侯专权的时候,最多十世,也就是二三百年以内,这个历史没有不转变的。等而下之像季家这样大夫专权的,顶多五世,一百多年而已,没有不变的。再下来大臣们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主食的人才越来越差了,时代越来越衰微,数十年而已,顶多三世,没有不变的。

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恒之子孙,微矣。

译:孔子说,古代分封的禄位,离开公室已经五世了,政权旁落到大夫的手里已经有四代了。依据历史演变的道理,三恒的子孙,也就是季家三兄弟的问题,马上要出来了,不必等到出兵去打别人,本身就要垮了。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译:孔子说,对个人有助益的朋友有三种人:第一种是讲直话的朋友;第二种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第三种是知识渊博的朋友。

对自己有害处的朋友也有三种,第一种是有怪癖脾气的人;第二种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的人;第三种是专门逢迎拍马屁的人。

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生活中有益的快乐有三种,第一种是以研究学问(礼乐),做人规矩为乐;第二种是以喜欢讲人家的好处、优点为乐;第三种是以多交贤友为乐。

对自己无益的作乐方法也有三种,第一是喜欢享受,爱好奢侈夸张的骄乐;第二是喜欢不正当的娱乐,任性放纵;第三是好吃好玩。

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a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译:孔子说,侍于君子,如部下对长官、后辈对前辈、臣子对皇帝、甚至朋友之间交谈时有三个大毛病:第一是为了表现自己,爱出风头,还没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就说话,这是躁,修养不够;第二是应该讲话的时候,怕负责不讲,这种人太阴险,叫做隐,也不好;第三是讲话的时候不去观察态度,对方正烦恼痛苦的时候,去和他讲得意的事,或是讨论重大问题,一定得不到好结果,这叫瞽,等于自己没眼睛,看不清楚!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孔子说,君子的人生要有三戒。少年戒色,就是性的问题;壮年戒斗,就是好竞争,处处想打击人家,让自己站起来;老年戒得,忌为名为利贪得无厌。

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畏:敬。

译:孔子说,君子有三样事情要敬。一是信上帝、主宰、佛等一切宗教信仰;二是敬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三是敬四书五经、《圣经》、《佛经》等圣人之言。

相反的,小人不知天命,所以不怕;玩弄别人,一切都不信任;也不怕圣人的话,结果一无所成。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季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