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招|教不严,师之惰

自从当了妈妈,我对学生就“严”不起来。作业字迹潦草,提醒下次注意就行了。下次还写不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学习那么辛苦,能完成就不错了,不再要求书写质量,结果发现,在我这样宽松的、仁慈的环境下,学生一个比一个变得懒惰,随意。

上课不认真听讲,偷偷和同桌说话;作业完成质量很低,大部分同学都是草草了事;站队的时候,嘻嘻哈哈,20分钟站不好;做操的时候,推推转转,不点名批评,不好好做操;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居然有些同学翻餐桌。我的纵容,我的不严格要求,却害得学生无法无天,真是罪过啊。原来老师不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让学生没有纪律性,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无所适从,得过且过。

“教不严,师之惰。”作为老师,我们的心一定要硬起来,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有纪律性,有敬畏感,有目标。

当然,对学生的要求严格,一定要有方法的指导。

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文,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严而有方。

于老师教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写的得好,而且很规矩——字规规矩矩地写,都入楷书字体;标点规规矩矩地点,很少漏点或错点的;还有行款以及修改的符号,也都是规规矩矩的,打眼一看,赏心悦目。他是怎么教的,怎么训练的呢?

1.学生的字写得不好,于老师就要求他每天仿影50个字,临帖50个字,每个星期交给老师检查一次。俗话说“字无百日功”,从开学到现在,学生练了不过三个多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字变得端庄、秀丽了。

2.有的学生写作文有个大毛病,不会分节分段,。每篇文章无论写什么,都是三大自然段。不会分节分段的原因很多,有思维方面的,有习惯方面的,也有读书不入目方面的等。怎么办?首先叫他认真读书(包括课外书),看书上是怎么分节分段的,在什么情况下分的。并以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对他进行讲解。第2步,(其实这两步是同时并进的),叫他抄书。从一二年级语文课本里面找出20篇短小精悍、层次清晰、文字优美的课文让他抄,要求一律用稿纸按格式抄,分节分段,抄上标点,不得马虎。从开学到现在,抄了不到20篇,就知道分节分段了。

对学生,一是要严格要求,不到位不罢休;二是要讲究方法,按正确的方法去训练才会取得好的效果,要严而有方。

有人字写不好,作文写不好,书读不好,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语言和面部表情应当明白无误地向他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这样做是绝对不允许的,是不能容忍的!

如果平时有些同学贪玩,精力不集中,性子慢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勉为其难,可以给他少布置一些书面的作业,让他们提高书写的质量,对症下药,也许他能改掉拖拉的毛病。

对学生严格要求也要讲科学的方法,关键是“病”要诊断得准,“药”要使用得对症,才起作用。假药可不行!加大作业量,搞机械重复,消耗的是学生的体力,不是开发他们的智力。

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医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才能手到病除;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严而有方”,取得好的教学成果。不懂而教,是不称职;懂而不教,是失职;教而不言严,是渎职。

“明”师出高徒。老师得是个明白人。教学生写好字,只有老师写好字,才能给学生示之以范。指导学生朗读的课文,首先自己得读好;指导学生用词造句,首先自己得造好;指导学生说的话,首先自己得说好;指导学生写的作文,首先自己得写好……否则,无论多么想教好,多么严格顶真,也严不到点子上,出不了好成绩。

“明”和“严”结合在一起,就全面了。

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这个角度说,是“明”和“严”的产物。

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老师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有了方法,还要加强训练,让好的行为变成学生的好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周一招|教不严,师之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