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

今天,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东拉西扯的再次说到了过年。大家一致的感觉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每年还是一样的过年,却是越来越没有了那种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除夕夜的热闹都不曾降温,大年初一的欢乐却早已升腾,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似乎从来不曾停歇过,忽远忽近的行酒令总是起伏在耳边,骚动着那颗充满着强烈渴望的内心。

老家有个习俗叫过年起五更,起五更可以迎春纳福、喜接财神,谁家起得早定会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诸事顺随。以至于有的人家起五更后连烧四五路香还见不到初一早上的曙光,还有的人家干脆把除夕夜的守岁和初一早上的起五更拧在了一起,硬生生的围着火盆熬上一个晚上。

听到院子里砰、砰、砰三声炮响,那是大人起床后燃放的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有两个用途,一是通知家里的其他人起床,再有就是通知左邻右舍稍后就可以走动拜年了。原本早就按捺不住的小孩子听到开门炮声会立刻爬起来,穿好新衣服新鞋子,迎着虽然微弱但比平时亮得多的灯光在各个屋子之间乱窜一气。脚踩着撒满院子的芝麻杆,闻着厨房里飘出的饺子香,想着稍后跟着大人拜年可以逛回各种各样的糖果,会喜不自禁的笑出声来。

初一五更下饺子时要在院子里放一挂长长的鞭炮,每到这个时候,小孩子总是会跑得远远的,半猫着腰紧捂着耳朵,偷偷的睨视着电光闪闪的鞭炮噼噼啪啪的晃成一片。心里却是不停的祷告,希望能有更多未燃着的炮仗可以留给自己。

饺子出锅后要先敬神,再敬先人,然后才能轮到正常人。这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可是不比寻常的,除了可以解馋压饿之外,还能够测试家庭成员的运气,一锅饺子中会有几个饺子里面各包有一枚二分的硬币,所以,吃饺子的时候一定要慢之又慢,谁能吃到钱币除了可以得到零钱之外,还能够预示出新的一年之中的好运气。

吃完了饺子,天已蒙蒙亮,节目推进到拜年的环节。距离近一点的,小孩子就自己跑,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叔伯婶婶,只要对方是长辈,趴下磕个头即便是不说话也能逛回糖果核桃之类的好吃的来,甚至,谁家的东西好吃,还有可能转一圈子之后再去瞌上一次,都是新年的礼,人太多了就会记不清楚,就是知道了谁也不会说啥。待附近的瞌完了之后就该跟着母亲跑了,不管是到谁家,只要母亲瞌头就能跟着逛到好吃的。一圈子下来衣服兜里总是塞得满满的,都够吃上好几天的了。待到母亲拜完年返回家去以后,小孩子就可以彻底的放飞自我了,几个小伙伴凑到一起,相互比一比看谁的唐果多、谁的炮仗多。一般来说,和母亲相比,做父亲的拜年会跑得更远,时间也会更长些。往往到最后平辈分的可以拼成几十个人的大班儿一转就是整个村子,需要转半天才能绕回来。然而,小孩子们一般都不愿跟着父亲,一是跑得太远了会累,二是因为男人拜年大都只会让烟而不给发唐果,而小孩子又不抽烟!

小龙刚刚回到家里倒出衣服兜里的唐果核桃,忽然想起早上的鞭炮来,慌忙跑过去用脚踢开满地的芝麻杆,露出红红的鞭炮皮子。他小心翼翼的拨拉着,生怕漏掉一个带着炮捻的,一个,两个,三个,经过一番细心的查找,还真的就找到了有十多个带着炮捻的。孰料,装进自己的衣兜里还没暖热,只见四五个平时和自己一起玩的小伙伴走进了院子,本想着他们是来找自己玩的,不曾想他们却齐刷刷的跪在了地上,原来是组团来给自己拜年的,自己家里的辈分比较高,拜年也算是无可厚非,可自己拿什么给他们当礼物呢?刚刚逛回来的糖果肯定是舍不得的,思来想去,还是把刚装进兜儿里的炮仗掏了出来,每个人分到了三个,还剩下三四个可以自己留着。对他们这些小孩儿来说,这个炮仗要比糖果什么的好出不知道多少倍呢。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他们旁边的的只有四岁多的弟弟好像是突然间想起了什么,一边向外走边说:“哎呀,我还没给俺卢大姐瞌头呢!”没过多久,外面大街上又传来卢大姐的声音:“哟,二叔,你哪能给我瞌啊?该我给你瞌头才是嘞!……” 直到临近中午饭时分,街坊邻里之间的瞌头拜年才慢慢的接近尾声。

街上阵阵锣鼓响,那是村里组织的刚刚拜完年的年轻人准备开始的杂耍表演,有舞狮子、踩高跷,还有武术表演,一拨一拨,一轮一轮,几乎可以持续到落黑。

初一的晚上虽说没有除夕夜热闹,还是少不了有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为人们打扑克、喝酒助兴,小孩子们则像往常一样当藏猫,拍瓦扎,当然了,过年嘛,肯定是一样的游戏不一样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年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