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低层次的努力陷阱,获得高水平的反思能力。

在听顾老师的课程当中,打卡写到的最多的感慨词就是豁然开朗,我们以前参加的培训会教给很多方法,但是为什么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却有心无力呢,原因我想就在于没有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人性中有个弱点,让我们遇到与过去不一样的观点的时候,会触发我们的惯性思维来防卫,所以最后一切又归于原样。

所以,有时候,看起来你很忙,其实只是自己感动自己的努力,能说出有多大的意义吗,说不出来。为什么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觉得一个观点很有道理,然后生活照旧,那它就不是道理,只是信息。而信息转化不成行动,就只是数据和文字,是没有价值的。即便你想转化成行动,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进行,因为并没有做提升认知效能的刻意练习。

我在做复盘的时候,对几个概念深度认同并记忆深刻,一是盯住脚下都是坑,无限力量在顶峰。顾老师对提高格局的讲授,让我对我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了一个高度的改变,我就在反思,我以前好像就是盯住脚下的人,所以好像什么都看不明白,一件事,一句话,一个人,都看不明白,因为我太关注自我了,无法跳出自身看自身。而且永远是领导告诉去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想过主动去做,还以为自己这样是纯洁、简单,妈呀,我都30了,要是还是这样浑浑噩噩的,才真是浪费了一生。所以,当我发现,把目标定高一点,聚焦目标去做事,真的会克服很多琐碎的困难。二是效率是什么,就是正确的做事,做正确的事。一天当中会发什么很多事,把事情分到效能象限,发现用在紧急不重要的时间太少,以后将会分配给A象限的时间比重会增加。三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感激他人,我反观自己,虽然我一直自诩自己是热情阳光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可是为什么刚刚开始接触我的人会认为我很难接近呢,因为我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去欣赏他人,建立自己的丰盛心态,拥抱生活,感恩生活。

我想起美团的王兴说过的一句话: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所看到的,一定只是表象,这个世界的真相,往往都是under the table,只有深度的自我思考,才会带来认知的优势。改变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的习惯,用未来的眼光来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摆脱低层次的努力陷阱,获得高水平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