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知道怎么办》共读7

共读《妈妈知道怎么办》的第七天!情绪,包容它,观察它,驯服它!

页码:84-98

1.负情绪链条。

负情绪,不能传递,也不能生憋。

憋感觉察,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憋感释放,做出一致性表达。

我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现在要变成红色了”,“我的情绪怪兽要出来了”,“我快爆炸了”。面对老公,我也会说“我生气了”。生气的情绪在被我们看见,被说出来那一刻,变得温柔许多。

我也有经历过生憋到井喷,孩子除了哭,一脸懵,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唯有一致性表达,彼此才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2.如何真正做到不吼不叫

吼和骂是有区别的,吼是指大声说话,针对行为。骂,不仅针对行为,还针对孩子的品性。

孩子做错事了,很多父母都特别喜欢提炼总结,上岗上线,给孩子下定义,贴标签,这是非常不对的。

吼孩子需要边界,只有孩子做的事情触犯父母的底线或涉及原则性的问题时,父母才可以吼孩子。但仍然是,你这个行为妈妈不喜欢,但是妈妈依然爱你。

ABCs法则。前置条件,行为,后果。提前进行设置,父母希望孩子做什么之前要先明确告诉他。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定义和塑造。但看到孩子正确的行为是要表达赞许的态度。

事先告知,二级反馈,塑造行为。


反思:

作为成年人,我们只有学会看见自己和识别自己的情绪。我们才不会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失控。

我们是人,我们不可能无情绪,情绪无好坏,我们需要给他找到一个正确的位置和出口。

提炼总结,上岗上线,是为了体现自己的能耐吗?是为了打压别人吗?如果不想,就事论事就好。我们的世界应该是你好,我也好。并不是对方不好,只有我好。


关键词:憋感释放,ABCs法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知道怎么办》共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