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证明12

[cp]历史的证明12

精神与物质

意识是万物都具有的,人类的潜意识与随性意识相互作用而形成精神,精神是人与万物的本质区别,精神是人类所独有的,人的生存需要物质丰富,人类生存需要精神高尚,这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整体利益永远优于个体利益,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的根基,精神生活才是人类成长目标,物质拥有既要有积极奋斗进取,又要有知足知止的平衡与适度适合适宜,物质满足需要精神成长作基础,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是人类生存与成长的根基,精神层次一定要高于物质层次,才能保证物质满足不偏离人性成长方向,才能保证对物质生活的正确追求。人类成长,饮食是物质食量,是身体健康的滋养;学习读书是精神食量,是心灵健康的成长,没有精神文明做保证,物质文明一定遥遥无期,物质文明必须以精神文明为基础,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物质资源。人生精神成长是无止境与可以传承的,才能保证一代代更好的成长,历数古往今来伟大成就者,多是身世坎坷,圣贤之人都是家族一代代人道德高尚基因的传承与执着追求,以精神成长为追求,“十五至于学”就是十五岁前做好心灵成长,培育正确的人性观,成为合格的人,人生方向才能正确,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贡献,物质追求都是有限与暂时的,对应内心的空虚,精神追求是富有的,对应内心的充实与愉悦,精神意识的正确与坚定,内心才会真正的强大,正所谓内圣外王。物质生活的成长超越了精神意识成长,物质发展将是非线性的提升,人类美好的生活看似开启,实质前行问题多多,生存危机巨大,看似问题得以解决,实质不可调和,各个层面越来越趋向于两极分化的不平衡,资源浪费与社会问题将层出不穷,带来的负面作用往往多于正面的意义,会带来了巨大与无穷无尽的矛盾,矛盾也随着物质的发展而增加,快乐、幸福并没有随着物质的丰富而提升,社会氛围、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难以实现,人类不会真正的成长。人类成长,需要敬畏自然,尊重万物,勤俭、仁爱的精神意识,需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礼仪,人性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物质需求来保证物质平衡发展,人人得到尊重与公平公正,贫富差距适度,实现精神和物质的和谐统一,人类才能和谐相处与共同成长。

人类成长,以名利与物质为目标,人性就会呈现恶的一面,激发贪婪与欲望,就会见利忘义,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而损害别人、社会、自然的利益,社会必然出现危机、贫富差距大等各种丑陋现象频频,不仅带来自然资源的浪费与枯竭,更会带来万物生存与成长空间的减少。以名利与物质为目标,一定带来道德修养的下降,需要越来越多的法律、制度来制约,需要一层层的监督,只会是一个矛盾解决带来另外的矛盾,难以维持社会稳定,总是处于辩解争论与利益争夺之中,社会氛围消极负向,人与人的情感,心灵的沟通会越来越少,降低人性的温暖,人性的童真、自然天性、身体基因都会越来越少,看似生活越来越舒适与智慧,前程无限美好,实质健康、快乐、幸福却没有按正比例增长。以名利与物质为目标,一切事物都失去了本源意义,这时的消费不是为了需要,而是攀比与奢华的资源浪费,经济发展需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应该“君子爱物用之适度”,“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人类的创造、创新都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的衣食住行用,却带来身心焦虑与情感下降,物质扶贫看似是发展带来的不平衡,实质是人性精神没有达到物质发展的结果,扶贫需要富有之人欲望才能下降,精神的转变才能正确看待物质适度适合的拥有与消费,这看似需要公平合理分配资源,实质需要去掉人性的贪婪。物质生活需要简单、自然、淡静,物质丰富需要顺其自然的完善与提升,以个人利益为第一位,以赚钱、消费、拥有更多财富,过着奢华、享乐的生活,是终身无法完成且不需要的目标,生活舒适方便不能影响自然与万物的成长。人生健康、快乐、幸福不需要过多的富贵与奢华,不是物质的消费与拥有,不是物质的随时满足,不需要稀有珍贵,也不是越多越好,身体健康更喜欢粗茶淡饭,心灵健康不需要物质的优越,而是精神的富足,离开了正确的精神培育与引领,就会空虚与消极,人类成长方向必然偏离正确方向,给自然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不能以物质的满足来成长,精神生活一定是心灵意识对自然规律与人类自然天性的正确理解,是积极正向为集体做贡献的意识,是整体利益高于自己的无私心态,是时刻都可以坚持的兴爱好,是不以物质而改变的快乐,这是真正的内心强大与快乐。人生物质拥有都是不同的,自己所拥有的都是别人所没有的,都是最好的,都能够带来美好的回忆,物质生命不能无限成长,过度的物质需求都是资源的浪费,这是必须控制欲望本源,人生精神拥有都是相同的,都是追求与践行正确人的生价值观,这是物质的唯一性与精神的同一性。人类成长需要的物质资源本质上并不多,每个人需要吸收的物质能量一生中与每时每刻都几乎是相同的,所产生付出的物质能量也是近乎相同,但物质满足是没有极限的。人生终极目标一定是健康、快乐、幸福,健康是有形的身体,快乐、幸福是无形的精神意识,爱自己就要爱身体健康,就要看淡名利的取舍,无形的名利决定有形身体的健康,就是心灵健康决定身体健康,这也是无中生有。人生终极目标的本源一定是精神意识的成长,只有精神层次的提升来抑制物质拥有的欲望,精神生活的丰富与深厚为成长目标,人性呈现善的一面,才能实现人生终极目标。

人类成长能量与驱动力来源于物质与精神,物质是身体成长的需要,精神是心灵成长的需要,身体健康需要吃喝拉撒睡,需要适合适度适宜的合理饮食与劳逸结合,需要吸收了天地之精华的自然之物来滋养,需要付出与交换,不是占有的越多越好,出汗与洗澡是净化身体,这是物质能量的守恒与平衡。心灵健康需要内心种下道德高尚的种子,需要精神正确与情感的深厚,需要自然简单勤俭的田园生活,需要体会与感受自然万物生长的本源,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心灵在环境氛围中难免会吸收到各种各样消极落后的信息,需要学习吸收经典圣贤文化来净化心灵,需要向环境氛围传递正能量,精神能量是千差万别的,能够吸取的越多,所付出的更多,价值意义越大,这是精神意识能量的守恒与平衡。人生很多努力争取做好的事情与得到的东西都是身心健康所不需要的,睡只是一张床上,坐只是一辆车,吃只是一碗饭,物质拥有需要适度与平衡,拥有越多空闲越多,得到的快乐也是索然无味的起点,都会由珍惜到无用,看淡名利需求与物质拥有,才是真正的生活与成长。自然资源的无私在人类欲望之下越来越需要花钱,真正的自然之物越来越少,自然资源在没有充分认识下,就急于无序的开发使用,带来自然资源的枯竭与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与万物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已经影响万物生存与成长,水、空气、阳光、高山、大海的本性都在改变,雪山正在快速的脱下一层层雪衣,一旦量变积攒成质变,这所带来的影响将是人类难以想象与控制的,这看似是体制或管理问题,实质是物质成长没有受精神成长的约束。

人类矛盾永远都是“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矛盾”,物质需求永无止境,只有以精神成长为目标,物质追求才能够满足,才能适合人类与自然及万物的成长,人生价值观以精神意识为追求,就是简单、淡静、自然的,就是快乐与幸福的,人生价值观以物质与名利拥有为追求,就是复杂、矛盾层层,找不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用,永远都会回归自然,永远不会传承,需要适合适度适宜的拥有,需要轻松与舒适,物质的价值是被使用,而不是为了拥有,物质是变化与转化的,物质只是暂时的满足与过程中的价值意义,物质的得失永远都是零和关系,有的人温饱现状也非常快乐与幸福,有的人即便是腰缠万贯也很少快乐、幸福,因为贫穷缺少营养影响健康,因为富有而过度营养也会影响健康。精神生活是思想、心态观念、理想,可以共享与分享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相互促进的,精神意识是身心健康、快乐、幸福的决定性要素,决定言行习惯及形象、相貌容颜,物质拥有是需满足生存需要的适度适合的丰富,这是精神对物质的决定性作用,精神成长是修身,是心灵成长及对外在物质的认识,精神是永恒且可以传承的。人生看似为了吃住行用的物质拥有与名利,实质是心灵成长,看似追求有形目标,实质是为了无形的精神意识,能够享有、需要享有的物质资源都是相同的,一切物质看似拥有实质可用都是有限的,都是暂时的使用,都会回归自然,以大房子、富有、成功、奢侈为目标,不能带来生命的真正意义,过度追求物质会失去生活的本源意义。人类成长全部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教育、健康、环境、安定等方面,但是仍被这些矛盾所困扰,都是处理了一个矛盾就增加了另外矛盾,矛盾处于无限的循环之中,所有矛盾的根源,不是管理与制度带来与能够解决的,一定需要精神的改变与提升来解决,精神意识决定着矛盾的多少与强弱。人类一切矛盾归根结底都是精神与物质,解决了这个矛盾,其他矛盾都给迎刃而解,如果将“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作为主要矛盾,矛盾永远都无法解决。远古时代看似是物质与生存的矛盾,实质仍是精神与物质的矛盾,没有正确的精神意识就不会有真正的人类生活,物质作为矛盾的主体推动了人类发展,但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类的痛苦史,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必须作为人类成长的主要矛盾,否则,人类成长方向必将不能符合自然规律与人类自然天性。人类成长,物质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永远都不是首要位置,永远都是精神的追求,需要以德为先为本,物质都是有限与暂时的,唯有精神是永恒的。[/cp]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的证明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