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2)》: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而主静?’”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大意是:

陈九川问王阳明:“这几年,因为厌烦泛滥成灾的各种学说,总想通过独自静坐,停止思想,来摒弃这些思想杂念。可真坐下来,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越发感觉到各种纷扰不止。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王阳明说道:“思想怎么能够停止呢?不过要做到纯正。”

陈九川再问:“思想中有没有不存在任何观念的时候?”

王阳明说道:“没有,确实没有这样的时候。”

陈九川又问:“这样的话,怎么解释‘静’?”

王阳明说道:“静不是不动,动也不是不能静下来。戒慎恐惧就是观念,怎么能分辨得出动和静来!”

陈九川说道:“周敦颐为什么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王阳明说道:“没有私欲能做到静,这就是程颢所说的‘静亦定,动亦静’中的‘定’,在‘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这句话中,‘主’就是指内心这个本体。戒慎恐惧的观念是能动的,所体现的正是事物流动不息的自然法则。也就是《诗经》中所说的‘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停下来也就是死亡。不是本体的观念那就是私心杂念。”

仔细思考一下这段对话,觉得应该是这样:

静是一种无限状态,既然是无限,那就不会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和其他事物有差别,也就是一种空寂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能动,也不需要动的。

而,一般看来,动与静相对,是一种有限状态,有规定性,与其他事物有区别,是一种“有”的状态。这时,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下,变化也就在所难免。

任何一种成熟的思想观念,都是此两者的结合体。那就是:其内在是无限的,其外在表现是有限的。

这一说法和我们一般的想象相左。例如,一个球。在球的内部是有限的,而在球的外面则有一个无限的空间。依据这一简单的想象,有人把道,把阴阳,把五行说成是万物的本原。而这些都是有欠缺的。

成熟的观念(或者说概念),在其内部都有一个或多个环节,例如家庭中有父亲、母亲和儿子。对于某某家庭中的某父来说,他同时还是他所在工作单位、所在社区、所在地方、所在社会的环节,甚至作为自然人,他还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这里不说是环节)与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发生着直接联系和直接作用。这样某父就是一个实体性的无限事物。而某父是家庭的环节,观念的环节就是观念本身,某父就是某某家庭。这样,某某家庭内在地就是无限的了。

这种说法并非奇思妙想,我们只要认真想一想,我们很快就能发现,我们日常的所有观念都是这样子的。

然而,成熟观念的外在表现必须是有限的,这样才可以具体化,才有其相符合的实体存在,才可以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发生作用,才可以动起来。当然,一旦动起来,成熟的观念便不再成熟,向着更高级的成熟进展。在进展过程中,因为不再成熟,其内在也会变为有限,从而有了内容。只有再次成熟,才会使内容消失而变为无限。

这就是“动”和“静”的本来面目。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