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深处

几年前看过一本关于罪犯心理侧写的书,是FBI专家写的,里面涉及的案例大都是连环杀人犯,作者通过这些案列描述他们如何利用犯罪现场的痕迹推断凶手的行为方式、性格甚至长相、穿戴、成长经历,警员利用这些信息筛查并逮捕罪犯。去年新上映的美剧《心灵猎人》和这个题材有关,一口气刷完十集。


这部剧跟心理学相关,FBI 行为科学小组的研究员们通过与在押杀人犯们的一次次会谈,摸索他们作案的心理动机,以此建立数据库和模型,为一线警员破案提供罪犯侧写。社会形态的变迁会导致犯罪行为发生变化,若想抓取罪犯成功共破案当然离不开跨学科研究。把社会学中的亚文化研究、标签理论、种族理论等结合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可以精确描绘罪犯的各项特征。《心灵猎人》的剧情不是跌宕起伏型,而是细腻的、充斥大量心理学与社会学观点,并把连环杀人犯们刻画得让人脊背隐隐发凉。

“反社会人格能通过测谎仪器”,这句台词值得记录。


剧中的犯人都是男性,而在我的印象里,书中好像也没出现过女性罪犯的案例,这很有趣,不知是出于生理限制让女性不太可能成为残暴的连环杀手,或是由于男性更容易出现杀人的心理动机。在荣格的理论中,人是自性圆满的,男性的“阿尼玛”(男性的女性内在)和女性的“阿尼姆斯”(女性的男性内在)让人获得身心平衡与完整。男性通常在外表现得客观有逻辑,但他们的内心情感常是感性且无逻辑的,就像绝大多数女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那样;而女性在客观世界里被认为是感性糊涂的,但无论碰到什么事情,她们总会在心里为它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逻辑,不管这个逻辑在外人看来是多么不合理。女性擅长给自己找理由,能缓解和转移压力,而男性并不擅长和情绪相处,很多调查报告都显示男性的自杀率远高于女性,我想这也是重要原因。

男性的身高、体重和力量使他们拥有犯罪的能力,且心理特征让他们不容易化解压力,而连环杀人犯逻辑严密、目标明确、方式残暴,更使得此类罪犯几乎为男性。


了解杀人犯的成长经历对知晓他们的作案动机很有帮助,剧中有好几个犯人都缺乏和谐健康的母子关系。被母亲鄙视、唾弃、咒骂、控制、极度保护,让这些男性仇视异性、造成社交障碍、胆小懦弱,埋下日后犯罪的种子。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性格塑造、自我认知、行为方式有作用,而母亲常在孩子的情绪、安全感和价值观上产生影响,对男性来说,母亲不仅塑造他们的情感状态,与母亲的关系还极大影响他们看待女性的眼光以及和女性的相处,男性的“阿尼玛”与母亲相关。如果母亲在儿子心中是严肃、有距离感、控制欲强,令人厌恶乃至是恶魔的形象,那么他对女性抱持的态度一定让人担忧。

我们当然不能忽略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但就像剧里台词说的,在所有人的成长中父亲都是缺席的,虽然武断,但从原始社会男人们外出打猎、到现在大多数家庭仍是男性承担养家责任来说,男性忙于社会交往,孩子的成长多由母亲陪伴,母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罪犯是不是天生的,这是个问题。当然在这部剧里,造就杀人犯们的是他们的成长经历,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让我们明白人性复杂,在谦和、亲切、人见人爱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剧中杀人犯们的作案心理大部分来自小时候受到的性创伤,这无疑十分符合弗洛伊德的理论。但还是要说,是不是所有精神分裂的原因都归咎于这一点,是存疑的,因为有事实经验证明,人有部分潜意识与出生后的经验无关。

因为情况如此复杂,了解罪犯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同的犯罪类型背后隐藏着虽不完全一样但相似的心理特征,而造成这些共同心理特征的,是类似的成长生活经历,“我们如果不了解疯子的想法,要怎么先于他们一步”,行为科学小组的人员带着这样的使命走进每个罪犯的心灵世界。向黑影里投射一道光,但当你望向深渊时,深渊也在望着你,面对聪明狡猾的罪犯,你必须与他们“共情”才能得到真实信息,而这样做是危险的,如同心理医生也容易患上心理疾病。你和对方的“共情”建立在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而这样会不会打开自己心中的潘多拉之盒,很难预料。在《心灵猎人》第一季的结尾,已经看到端倪,怎么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与黑暗,值得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