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助力教育的“新武器”,值得拥有
——读《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
2020.10.3
从9月4号到9月7号,读完了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现在才动笔写这篇读书心得,皆因懒散所致。由此想到一句俗语“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我这里,应该是“读书如山倒,写心得如抽丝”了。然今年年初已发下“宏愿”:每读一本书,都要写出心得,有输入必要有输出。换句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滴!
言归正传,其实对王晓春老师仰慕已久,记得曾在《河南教育》读到过王老师的点评,知道他是教育界的专家级人物,尤其在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上,著述颇丰。但读他的书,这是第一次。读完后觉得共鸣处甚多,受启发甚多,于是又在网上下单了三本。
在讲教育诊疗技术之前,王晓春老师首先质疑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三种传统思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约之以法。动之以情是爱的教育,只对那些情感缺失情感饥渴的学生教育效果明显,而这种学生并不多。晓之以理就是说教,算是“认知疗法”,它只对那些确实一时糊涂,一说就能明白,明白以后就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学生有作用。约之以法,即所谓“管”,其理论基础是所谓行为主义,认为所谓教育就是规范和训练人的行为,关注人的行为,就促进了人的发展,它把教育降低成了表面的外部行为训练,忽视学生的心灵,只对那些有规则意识,有法制观念,有一定自控能力或者胆小、不敢乱说乱动的孩子有效。这三种教育思路有两个共同点:都是教育者自我中心,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都有迷信性质,夸大某种思路的作用,以为某种办法能解决一切学生的问题。
为了弥补上述三种思路的不足,王晓春老师提出第四种教育思路: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即教育诊疗。他认为这种思路是科学的、研究型的、开放的,它并不排斥常规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的教育方式,而是力图减少常规方式的盲目性,同时对常规方式不能解决的问题予以探究而不是回避。这种思路竭力避免教育者自我中心,它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且不认为某种方法能解决一切问题,主张对一个个学生、一个个班级首先进行“心灵体检、诊断”,然后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用上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法”解决不了的学生,则尝试用类似心理治疗的方式解决。采用这种方式工作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更像一位研究人员、科学家。
的确,我们在教育教学尤其是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觉得经验很重要,但经过理论检验的经验才重要,因为很多经验是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具有偶然性因素,不见得推之四海而皆准,这一点美国教育家杜威在《经验与教育》中阐述得最详细。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得训练自己的专业素养。那么,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从何而来呢?我觉得与普通老师相比,班主任应具备更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并能够在工作中把这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让这些知识成为有力有用的工具甚至武器,消灭一个个令人头疼的教育问题。
王晓春的“教育诊疗技术”,就是建立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的认知理解基础之上的,从他后面给出的案例来看,王老师受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影响很深——很惭愧,对这两位心理学家,只读过《荣格自传》和《儿童的人格教育》,需要补。
王晓春老师提出的教育诊疗,其步骤是:
1.假设——面对症状,能估计几种可能的病症及原因。就像医生面对病人,病人说肚子疼,医生就知道可能有哪些病,然后先假定其中一两种,做进一步诊断。教师应该知道早恋大致有多少种类型,一旦有学生早恋,他就可以初步做出假定,这个学生属于那种类型。这种假设正如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样,是研究的入口。
2.验证——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和途径验证这些假设。有了假设之后,他应该知道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些假设。比如医生,他假设病人肚子疼是得了胆结石,他会让病人去照B超来验证,他假设病人得了肾病,会让病人去验尿。有了这些证据,他就可以排除一些假设,这就是确诊,教师也是如此,比如根绝学生早恋的情形,猜测学生可能是恋母情结发作,教师会查看学生的心灵档案,如果他的早起记忆中妈妈的形象特别突出,或者词语联想中多次出现“妈妈”,那, 就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早恋属于恋母型的,也就是说,他是在学校寻找一个小“妈妈”,然后再调查该男生所恋女生的情况,若这位女生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确实像男孩的母亲,那就差不多可以“确诊”了。
3.诊断——用排除法等,初步锁定问题的类型和程度。排除了不合理的家商业,剩下的假设如果合理,逻辑上说得通,那就可以初步确诊了。但是我们不能只诊断这是什么病,还要诊断病情的轻重程度。有的吃点药就会好,有的要住院,有的要开刀,有的要转院。有的能够痊愈,有的只能维持,不发展就很好了。这些,都要有初步的估计,否则治疗就是盲目的。现在很多班主任每日疲惫不堪,焦头烂额,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采取各种措施前没有这种评估。有些个别生能稳住就很不错了,班主任却幻想这个学生进步多么多么大,你能不碰钉子吗?
4.处方——根据学生、教师、家长多方具体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教育的处方,常常需要同时开三张。一张是应对学生的,一张是应对家长的,一张是给自己的,这才是综合治疗。比如那个恋母型的早恋生,对待他,最好是想点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那个女孩,最好嘱咐她平平淡淡对待这个男孩。而对男孩的母亲,一定要建议她与孩子分床睡,而且建议父亲多参与教育。教师自己,则一定要注意少对这个男生进行一些关于早恋的一般说教,最好连“早恋”这个词都不提,减少心理暗示。如果这个男孩的早恋属于轻度,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淡化;若是重度,走火入魔了,缠住人家女孩没完,教师不得已可以建议他转学或者女孩转学。
王晓春老师对比后指出,教育诊疗与医学诊疗并不相同,教育诊疗不可能达到医学那样量化的清晰度,但是医学的思路教育学识可以借鉴的。有了教育专业知识,并加以普及,老师们就又增加了一种新式武器。它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有了它,教师端动作会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更有信心也更有效率。
教育诊疗的方法有哪些呢?除了日常的观察和访谈调查外,这本书特别推荐了几种检测方式——画心中的果树,画全家福,画“五项图”,回忆早期记忆,词语联想等。这是从心理学借鉴来的。通过这些检测获得资料,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心灵档案”,在诊疗教育问题的时候,这些材料将很有参考价值。平时班会课讲这些检测方式融入游戏之中,让学生放松心态来做,会给我们在处理问题带来很大的参考作用。
这本书有大量的诊疗案例可供我们借鉴,不仅有个体诊疗的案例,比如“他适合当班长吗”,“他为什么爱动手打人”,“一个又考试焦虑症的孩子”,也有群体诊疗的案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能预报吗”,“低分生与高分生词语联想的差别”,“上课小动作多,能从早期记忆中看出来吗”等,也有教师自我诊疗的案例!作者认为每个教室都应该调查一下自己的“心理装置”(即对故事的解释模型),在分析他人的同时分析自我,这样转变的不只是学生。读到这里,我虽然没有写下来,但也立刻启动了童年记忆探寻:读书读到天黑;从姥姥家回来后家人模糊的脸;独自在家醒来后大哭等。诊疗自己,会理解和接纳自己,治愈童年,进而接纳各种问题学生。其实每个人都是有问题的人,接纳别人才能接纳自己接纳世界。教育诊疗的过程,也许是一场师生彼此治愈的旅程吧。
当你手中握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的眼里都是钉子,你会满世界都是钉子。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来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一个道理:手中的理论武器不能单一,一把钥匙不能开所有的锁。教育诊疗技术和其他理论或经验或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或选择性运用,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真理,必须明白这一点,不能学到一技之长就嚷嚷“得矣得矣”。不过,“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教育诊疗这件武器,教师值得拥有。
把问题学生的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教师就可以在这样不断进行的课题研究中获得专业成长。而且越是沉潜,越会敬畏我们的职业,敬畏我们面对的生命,能不慎乎?除了责任感之外,探索研究更是一件容易获得成就感的事情,自我实现的需要时时得到满足,教育本身充满了创造性,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本书就像一位向导,循着它,我要开始阅读王晓春老师的另外三本书,也准备阅读荣格和阿德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