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那些人,那些事

图片发自App

很早前就把这本书放在书架里了。看书的名字,以为是和《活着》相似的内容,多少有点不大想看这种让人心里有点堵的书。最近又在他处看到这本的推荐,才鼓了气翻来看看。

书名《皮囊》原来只是第一篇短文的题目。整本书应该算是短文集,记着作者年少时的人和事,有家人,有玩伴。总是很佩服这样的作家,能清楚的记得自己成长过程中许多人的点点滴滴,向读者一一介绍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和友情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书中关于一个儿时的玩伴和一个大学的朋友,他们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前段时间刚好过了8月8日,网上有很多回忆十年前北京奥运会的文章。其中有一篇与众不同,讲述了当年获得金牌的那些冠军们十年里的人生轨道,看完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人生的变化无常。

作者书里的这两个人物,儿时的小伙伴文展,在作者生怪病整天发呆不说话的日子里,来家里和他聊天,讲自己的人生计划,开导他。在他们那时的年龄段,文展已经表现出了异于普通孩子的成熟,并为自己的将来做好了规划。虽然他成绩优秀,却局限那时孩子的视野里,把能考上中专作为了自己的目标,考试不是为了考出高分,而是要考出适和中专招生的分数,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少年充满了斗志,如愿地考出了合适的分数进入了中专,但人生却没有能如他所规划的那样发展,中专并未带给他实现梦想的机会,加上天生兔唇,在学校受到欺负,之后被迫退学。生开始完全脱离了原来的既定规划。在现实的打击下,整个人渐渐消沉。

大学的同学厚朴与文展有些类似。入学时便规划着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要组乐队出专辑,出诗集,要以青春的自由奔向心中预想的世界。然而与文展类同的厚朴也未能躲过与现实的碰撞。他所想像出的自由带给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不得不的妥协。

文展和厚朴的成长过程不由让人惋惜。我设想,如果两人能够在个人的梦想中有幸得到一两位智者的点拨,或者只是来自更高眼界的提醒,是不是就能将那些自己认为是对的道路给拨正一些呢?《道德经》里有云"自见者不明",少年时代不论多么优秀的孩子,对自己的判断,对世界的判断都不可能也绝对不会是正确的。前两天又看《大圣归来》突然想到,大圣的变化多少有些类似于人生,五行山之前的日子就像是每个人的少年时代,敢对整个世界说不,在一番心无约束的"大闹"之后,总要经历了五行山下的磨练,由智者的指点,才可能完成人生的取经路。如果没有佛祖的那一翻手,任由猴子闹下去,其结果又能怎样呢?

对于文展和厚朴,以及我们自己,都需要有智者在身边不断地提醒,及时拨正那些小的偏差。毕竟人生是一次长跑,可以慢慢来,却不能不看到自己的局限,不违了世事规律。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囊》——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