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湖山,霞染临安

曾经,我想和你去很多地方,看尽春花秋月、夏蝉冬雪;后来,我想和你去的地方,那有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我想和你在此,虚度一生光阴。

江南的美,自不必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成就了苏杭,苏杭蕴染了江南。我喜爱江南的风景,因为她们美得低调,美得典雅。江南的美在苏杭,杭州的美在西湖。


杭州

西湖之美,美在四时朝暮。

我来的太晚,错过了“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的春日,错过了春风骀荡,新柳如烟。沿苏堤缓缓而行,一路好鸟和鸣,湖波如镜,映照杨柳夹岸;六桥起伏,点缀“苏堤春晓”。我来的太晚,错过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秋日,错过了夜色如水,皓月当空,错过了“一色湖光万顷秋”,辜负了这“平湖秋月”。我来的太晚,错过了“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的冬日,错过了瑞雪初霁、晶莹朗彻的西湖,错过了断桥涵洞奕奕生光,错过了桥身似隐似现,似断非断,终是未能得见“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幸好我来了,在“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的夏日,南宋的酒坊莲叶田田,清风拂翠,酒香伴着荷香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流泻在这一池风荷上,便重现了“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的“曲院风荷”。幸好我来了,在“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的清晨,柳阴深霭,碧浪摇空,经过一夜沉淀,西湖少了人声鼎沸,多了“柳浪闻莺”的趣味。行至“花港观鱼”,花木簇拥,浓荫夹道,看鱼戏池内,再凭栏投饵,更添鱼乐人欢。幸好我来了,在“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的傍晚,登塔远眺,可见西湖全貌,日光西照,湖水碧波荡漾,宝塔金碧辉煌,“雷峰夕照”扫去旧日萧条。从倒塌到重建,一如人生起伏,世事无常。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

虽然我来了,却总有些遗憾。在“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的午时,景碑亭林木葱蔚,但见流云翻涌,岚翠相拥,未登凤凰山,难见“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的“双峰插云”。在“极目生晚照,远树笼微阴”的日暮,南屏山林木苍翠,秀石玲珑,未能听见净慈寺的钟声山回谷鸣,却因“曛黄深浅画难工”的寺院凭添了“南屏晚钟”的情韵。在“风不鸣条花著露,一湖春月万蛙声”的夜晚,若能乘船登岛,看湖心岛花木扶疏,倒影迷离,享步移景异之趣;抑或泛舟西湖,看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享“明月映深潭,塔分三十二”之趣,如此,才能体味作为“西湖第一胜境”的“三潭印月”之趣味。

西湖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西湖的空灵,是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如诗如画的江南、如歌如梦的西湖,乌篷船摇曳着游人的梦。

西湖之美,美在十里山川。

宝石山
宝石山
黄龙吐翠
保俶塔

清晨的阳光柔和而明亮,从“黄龙吐翠”进入宝石山,竹径通幽,空灵剔透,天空一碧如洗,朝晖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或似星辰,或似赤练,最后变成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大毛竹密布丛生,高达十多米,刚劲挺秀,汇林成海;春笋破土而出,掀翻石块,势不可挡。过黄龙洞,沿山径蜿蜒而上,还未见白沙泉,就已闻泉水声,虽泉小水浅,却清澈见底。掬一捧泉水拍打在脸上,暑意渐退,凉意渐生。步行数十分钟,便到达葛岭之巅的初阳台,朝阳初升,登台远眺,天空如画布,旭日如巨盘,西湖如锦缎,山色湖光,一览无余。再往前行,远远便可看见“抱朴道院”的院墙,瓦盖如鳞,宛若一条游动的黄龙翘首山间,随山势起伏蜿蜒。继续沿山路步行,途径“宝石流霞”,紫褐色山岩在日光映照下,如流霞缤纷,似翡翠玛瑙,熠熠闪光。一路循阶而上,宝石山绿阴如盖,青嶂千叠,坐落在树林间的,便是“保俶塔”。保俶塔巍然挺秀,七宝玲珑,浮屠撑云,金碧排空,玲珑多姿,好似窈窕的“美人”伫立山巅,素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女”之说。无论是晨曦微露,还是阳夕浮云,宝石山始终亭亭玉立,给西湖景致更添几分秀美。

孤山

正午的阳光金灿灿,倾泻而下注进万顷碧波,把西湖上戏耍的鸳鸯映衬的更加可爱。行走在西里湖岸边,沿途花木繁茂,不知不觉便来到孤山脚下。形如黛簇的孤山被碧波环绕,山中亭台楼阁错落别致。行于孤山南麓中部,可见清行宫,从建筑遗迹依稀可见当时繁盛,远处的文澜阁,古旧的大门依旧紧锁,尘封着那段关于《四库全书》的历史。孤山顶上云树古木,枝茂叶密,凝绿叠翠。亭榭楼台,参差错落,掩映在绿树丛中;白墙黑瓦的敬一书院,隐逸在满墙藤萝苔藓之中。书院不远处便是林逋墓,张岱所作的《林和靖墓柱铭》:“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纪念了林和靖“梅妻鹤子”的一生。沿“绿云径”石阶而下,行走在花岗石板铺就的小路上,夹路相映的梅树林,把人引向山麓的放鹤亭。孤山南麓的西泠印社游人如织,其间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层层叠叠,井然有序,把江南园林之长集于一处,不负“湖山最佳处”之誉。行于孤山后麓,正对西泠桥有一座民国风格的亭子,便是“中山纪念亭”。清风明月,道德文章,从古至今,孤山风雅丝毫不减。

飞来峰顶
理公之塔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让苏东坡如此喜爱的灵隐寺和飞来峰,来杭州又怎么能不去看一看呢?飞来峰与宝石山、孤山大不同,它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飞来峰顶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初夏的阳光与绿荫结伴,送来凉风阵阵;飞来峰下洞壑遍布,洞中清幽凉爽,不似夏日时光;溪间的峭壁,雕刻着精美的摩崖石刻造像,伴着潺潺流水,让人静心养神;龙泓洞口的理公塔,六面六层,殊为罕见,虽朴实无华,却别具一格。不见了“飞来山上千寻塔”,可仍然是“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步行十几分钟,便到达灵隐寺门口,仰望高达10多米的古樟树,跟着它的呼吸,体会千年古刹的气息。刻满经文的千年石经幢立于寺门口,守护着灵隐寺千百年的平安喜乐,也见证了灵隐寺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现虽有残损,仍不失历史沧桑之美。灵隐古禅寺内,林木苍郁,庙宇雄敞,流水潺潺,环境清幽。虽未能进入寺内,燥热的心却已经平静下来。

云居山摩崖石刻
云居山摩崖石刻

杭州的雨下起来没完没了,似乎永远停不下来。杭州的山连绵不断,似乎永远也走不完。“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山自古有五多:“古树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庙寺观多、乡风民俗奇情多、名人遗迹故事多”。雨中的吴山依然林木葱郁,却与晴时风光大不相同。清晨踏雨而行,从南宋皇城遗址到梵天寺经幢,沿着馒头山悠长的小径一直向前,林中雨雾骤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和树林中滴滴答答的雨声,却又热闹得时不时遇见几只蹦蹦跳跳的青蛙,和慢悠悠爬行的千足虫。翻山越岭,从圣果寺遗址到万松书院,草桥相会、十八相送的遗迹淹没在凤凰山,却把梁祝的传说留在了万松岭。穿过街市巷陌,从万松岭路向吴山出发,虽未能在山顶远眺钱塘江,也未能深刻体会到吴山的“五多”,却被山中的摩崖石刻群所震撼。云居山摩崖石刻“忠孝节义”在雨雾中仍然清晰可辨,“吴山第一峰”立马横岩,崖岩上刻下了历朝历代的书牒文字,也留下了文人墨客的历史痕迹。东行百步,穿过骑山道而建的四角飞檐叠泉亭,就能看到石佛院造像,三龛五尊造像,或坐或立,栩栩如生。雨中的石刻和造像,让吴山多了几分沧桑,还有些许清冷和惆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杭州山水皆备。西湖周围群山环抱,好似一颗明珠卧于群山之中。西湖滋养了十里山川,山川守护着十里湖光,秀美无比,相得益彰。

西湖的美,美在恬静安然。

石屋洞

夏日的风篁岭碧嶂千绕,古木参天,松篁交翠,溪水奔涌,泉源茂盛。九溪十八涧,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有了山泉雨露的滋润,生于其中的龙井茶便多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中国第一茶”。沿盘曲山道而行,处处可见茂盛的茶园,新茶已在清明前采摘完毕,剩下的茶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放眼望去,一排排绿色的龙井茶叶满山铺开去。行走在问茶古道上,崎岖的山路隔绝了城市的喧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反而多了一份恬静安然。从风篁岭出来后,骑行在西湖风景区内,宛若骑车在森林中穿行,头顶的阳光从树叶缝隙中倾泻而下,好似星辰跌落人间。一路“风驰电掣”,来到烟霞三洞中的石屋洞,“峭壁苍苔侵佛髻,悬崖滴乳湿僧袍。”洞形宽敞,轩朗如屋,即使在炎热的正午,也依然寒气逼人,不由得宁心静气。夏日再热,西湖总有一处风光,能让你感受它的恬静安然。

夜西湖

四时朝暮,山川湖光,西湖的美总是那么淡雅清新,“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寻梦醉梦梦不成,有十里湖山,霞染临安,管他春花秋月一场梦,你可愿和我在此,虚度一生光阴?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里湖山,霞染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