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

真味之读书笔记(20160524):

作者神田裕行,厨师的视角看美食。

1,

食材之时令。

春天万物生长,宜吃嫩芽。

夏天,则吃积蓄了能量的果实和叶子。

秋天类似,果实仍旧不错,但营养流动到了种子,选择的部分略微变化。

冬天,果叶种子回归到土壤,地面之下的根菜才是当季美味。

时令这事,从小听到大的什么季节吃什么菜,以为无非是老人家留下的经验之谈,很少以这样一个道理来思考这个问题。

万物皆有其运行原理,这样的吃法,可谓顺其自然。

2,

鱼和葡萄。

在低水温海域活动的鱼,脂肪更厚,适合烤制,脂味更浓,搭配酱油是上选。

而脂肪少的鱼,鱼肉里有甜味,更适合搭配醋和山葵。

吃法上的讲究是一个因素,低水温-御寒-长胖的自然规律是更重要的因素。

即生活环境对食材的影响。

环境的另一重影响来自于食材的食物,比如吃橡子长大的黑猪拥有独特的肉质,赋予了他们“托斯卡纳”的标签。

类比于做酒用的葡萄影响葡萄酒口味的单宁,大部分来自于皮。

为了保持水分,越是干旱地区,葡萄皮会进化得越厚,也就越适合酿酒。

但干旱也不见得是缺水的惟一原因,如果葡萄根生在砾石沙土之上,也有益于葡萄皮的生长。

这是一个多重影响的结果,

美食这事不是默守陈规,

而是因地制宜的创造。

3,

厨师和食客之间的关系,可以描述为一种快速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

厨师通过观察食客的第一口酒,第一道菜的行为,来调整接下来的菜单。

比如第一杯酒客人一饮而尽,表示客人酒量好,那么后面则会准备下酒菜,且把白米饭换成清粥。

又比如客人在招待客户,需要聊天,那就别上带刺的鱼,才适合边吃边聊。

而要做到这样的互相观察,可以借由日式餐馆那样的高低吧台得以实现。

4,

在一个日本料理餐厅里,和厨师边吃边交流,聊食材之起源,聊食物之风味,颇为投机,甚至兴起,聊到了四川菜。

最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厨师送菜,而我又特别准备了一份小费,感谢他给予的美好一晚。

现在想来,这样的体验殊为难得,可比拟的只有一次在士丹利街用餐,但那一次和吧台后的老板娘聊的并不是食物,而是读书体会,相比之下,还是稍逊风骚。

5,

朋友圈有擅长美食者,陶醉在各种调味料的统筹计划之中,加上火候技巧和摆盘艺术,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不错,也颇受朋友圈欢迎。

但,一直觉得少了些什么,又说不上来。

那一晚的美妙体验,突然想明白:

厨师对食物的理解。

我们所吃到的,就是我们所吃到的。

而食物上桌之前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有心无意的忽略了。

6,

火候。

书里有一个细节,烤香鱼。

且不说碳火烤还是煤气炉烤的区别,单说这烤鱼的姿势,也是一个技巧:

把鱼头朝向自己,炭火聚在鱼头下方,鱼尾翘起斜着烤。

一是让鱼身的水分随倾斜流出,

二是鱼身的鱼尾厚薄不同,这样的做法可以集中火力烤出鱼身油脂,同时避免烤焦鱼尾。

以前常吃大排档烤鱼,却从没细想过此中道理,难怪烤出来的鱼普遍黑暗。

炖煮烹饪之火候,分“向内和向外”。

主要描述的是食材和液体同时加热时,液体温度先于食材温度上升,食材内部精华会向就外流出,此为向外的火候。

而关火冷却后,液体温度又先于食材温度下降,而液体里的精华反向食材浸入,此为向内的火候。

其实这就是实现不同炖煮目的手法,

分别对不同菜系,

以食材给汤增味(鸡汤),

或是用调味料影响食材(咖喱),

分别适用。

7,

用有道词典翻译“炖”字,

Braise,Stew 和Simmer三个单词一并蹦出来,

该用哪个却让人犯愁。

细细考量,有焖、炖、煨的细微差别,

食材大小,液体温度,各有讲究。

8,

思考:

1,书上说日语中调味叫做“盐梅”,调咸味和酸味,《尚书》中确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一说,应是无误。

日语是否依旧如此,非常好奇。

2,蔡澜在《正统的寿司》一文中提过,Sushi一词,Su(醋)+Meshi(米饭)。

而本书则把醋饭称作舍利,语源为梵语的米(Sali)。

不知当作何种区分,或是各有使用场合。

这种带禅意的译名还是很迷人的。

3,日语中将“美食”称为“御驰走”。

看字面,如果理解为骑马急送的生鲜才能算作美食,那简直是非常贴切了。

4,一个小秘密。

在纽约,目前最好的日料餐厅,开在了纽瓦克机场。

日本来的食材,就在这里落地美国。

紧靠着食物来源开店,这做法也的确很日本。

9,

吃饱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