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的秘密》读书笔记

阅读心得:

谈及班级活动里的边缘人,深有感触。每次举行班级活动时,三极分化。一小部分参与度特别高,嗨全场。一大部分中规中矩,能够参与进来,积极性也还好。一小部分同学,不参与,或是静静围观,或是做自己的事情。班级活动嘛,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活动,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都是存在的。都说,班级活动的主人是学生,班级活动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那面对游离在班级活动之外的人,我们是改引导转变还是顺其自然呢?

李老师举了三个例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一点,要厘清学生个体发展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学生自己需要认清自己,要成为一个具有个性化的社会人,实现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

第二点,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儿童成长负责。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成为了我们眼中的边缘人,边缘人没有好坏之分。在班级活动边缘人身上运用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了解儿童立体的、多角度的现状,又要考虑此时此地环境的实际,还要考虑具体班级活动之于班级学生的共性发展目标与个体性发展目标的成长价值。

第三点,科学发挥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的积极作用。班级活动中边缘人或是局外人的引导、包容,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在未来社会中正确定位自己、积极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会成为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和示范者,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智慧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个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必备品格。

总而言之,教师面对边缘人时,不能成为局外人,要以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为目标,认真研究,审慎行动,为学生的生命成长保驾护航。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成长的秘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