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

我站在窗前望着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时候,却莫名的想念我的故乡和在故乡生活的父母亲。小时候,总是期望快快长大,长大了就好了。可是后来长大了,并没有那么好。既然想家了,那就写写我的故乡吧。

  据长辈们说,我们是来自福建的客家人,故乡大概建于清末,因为村里最古老的客厅有天井的房子被拆掉的时候,青砖墙缝和地板下挖出了不少的清末的铜钱,这是我儿时记忆中的事了。故乡深藏在一个非常偏僻的粤北山区里,那里的村落,还有比我的故乡更遥远的,窝在一座座大山里,好多村落离国道还有四五公里是正常的,甚至还有更远的,出去一趟或者回家一趟,都非常的不方便。


崎岖的山路变成单车道的小马路,也是2000年之后的变化。路的两边长满了芒和龙须草,夏绿冬黄,人烟稀少。小时候,这一路,总能看见放牛的小孩或者在田地里农耕的乡里人,现在再也没有人在这山里田间停留了。沿着小马路,经过一座座山和一块块田地,直到一片比较开阔的田野,远远能看到村落大概的面貌。首先印入眼帘的大部分房子,都是后来往外扩建的房子。


走到村门口前,左右两边有两口鱼塘,地势上是一上一下的。绕过地势高的鱼塘,就是大门口(村落的门面,我们那里客家方言就是叫大门口)了。我想先说说这个鱼塘。鱼塘的三面是环形的菜地,大家会在自家菜地种各种蔬菜。记住这口鱼塘,等会它还会出现。前面就是通向大门口的路,路的轨迹类似于指数函数y=2X(X 应该在右上角,抱歉,我打不出来)的图像。然后我们来到了大门口,一个大概100平米圆的神奇之地。曾经方方正正的刻画着历史风霜的地板石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依然是一层没有感情的水泥地面。幸而,围着四周的青石凳还在,每块大概60cm长、40cm高、20cm宽,呈扇形环绕圆形空地的一半。男女老少常常坐在这里晒太阳,看月亮,看菜地,看鱼塘,看远处的山。中间还有两块非常大的红岩石整齐排放,不远的旁边是两块小点的,小孩子会经常在上面奔奔跳跳。

没有青石凳围绕的另一边就是村门楼了。面向村门楼站着,还是颇有气势的,村门楼高立,两边的墙面是弧形的,像是一双大手紧紧的抱住了村落。村门楼有内外室,往里两个阶梯,是内室,大概10平米,面前依然是一堵弧形的墙,两条蜿蜒的石板路各向一个方向。


图片发自App


右边往里走几步,马上能看到左右两边相对而开的右边是石门和左边木门,里面再有三两户人家。再往里走几步平路几个阶梯,也是和前面差不多的小门里面藏着小家。然后走过几个大阶梯,一个石门后面大概是15个石阶梯,上面再上面还有小巷和人家。在田野外能看的最雄伟的几座房子,就是从这里上去的,其中两座有独立的小门和自家的巷子。几座房子竖排排列,是村落里唯一一排不同朝向的房子。深灰色的瓦,浅灰色的墙,瓦檐飘逸如同大鹏展翅,非常的气势磅礴。

而如果走左边的石板路,两边是低矮的猪圈,现在也没有人养猪啦,留在村落里的人不多,现在也差不多被废弃了。蜿蜒的石板路一直向前就是几户人家,而突然开阔的右边,又是另外一座有分量的建筑。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这座明明应该称之为祠堂的建筑物,我们却叫它厅下。但是功能依然是祠堂的功能。里面空旷,屋顶也很高,中间有个天井隔开分一里一外。里面的正厅有祭祀的台子,可以摆放贡品,逢年过节或者喜事丧事,都来这里祭拜。旁边的墙面上,还有集体劳作时期的名单和计时表,黄色的油漆印刻在上面,大概会一直在吧。天井中间是一个小池子,下雨的时候,雨会落下来掉在池子里。池子底下还压着一块大石头,是可以养乌龟的。但是自我记事以来,我没有印象这里养过乌龟。前面提及已经被拆掉的最古老的房子里面,老爷爷在天井里是养过乌龟的。

厅下的旁边就是村落里当时最最有钱的人家。房子也跟威严雄壮,门面很大,曾经和小伙伴爬上爬下的趟拢门已经被拆掉了,门框上只留下了一个个圆圆的孔,空荡荡的。这座房子被主人混搭式的修补了很多次,甚是可惜。屋檐下的彩画历经风雨阳光,图腾和花鸟依然清晰可见,屋脊上的神兽依然栩栩如生。房子里面很大,大厅面积堪比酒店大堂,又高又空。房间特别多,楼上楼下多走几趟都未必能认路回到大厅。

穿过这家有钱人家旁边的厨房后门,上几个小阶梯后是一条横着的巷子,继续往阶梯走上去,就是我家啦。和我们家并排的一共四户人家。其实两边都有阶梯。我们这一排后靠山,前面一排人家虽然和我们一样相对普通,但是啊,他们家的二楼都有一个后门,刚好与我们后一排的门前的小巷在同一水平面上,是可以进出的,当时是为了方便挑运粮食。以前的房子结构都是两层楼,二楼存放粮食,楼梯又窄又小,没有电的年代,还黑黢黢的。先辈们的智慧啊,令人惊叹。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从我家门前小巷的另一个阶梯下去,再往右,里面还有不少人家,大概也是这样层层叠叠的房子。而穿过左边这户人家门口再右转,是新门楼。大概是后来开的门。结构和村门楼类似,但是整体规模小了一半。也有半圈青石凳。外面是两口鱼塘,像一双眼镜,所以叫眼镜塘。一口鱼塘的西边有人家依塘边而建,另一口鱼塘的西边是个空地,空地正前方就是村落的祠堂,而这个叫祠堂的地方,并不是真正的祠堂,而是村里聚集开会或者办宴席的地方。建筑物也是雄伟高大,里面大概可以容纳150人吃饭。祠堂的后面,是废弃的很久远之前的学校了。两层结构的房子楼上楼下加起来大概有10间教室,小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木质结构的楼梯和走廊年久失修,破壁残垣处,能回忆起它曾经模样的长辈,会越来越少。小院子两边都有门,关起门,学校即使一个封闭式的庭院。走到这里,算是村落的尽头了。

眼镜塘往东地势变低,中间还有不知名的鱼塘(不知名是因为实在没办法用普通话翻译出来了),流水往低处走,流向被菜地隔开的村口的那两口鱼塘。所以村里的水源,是一线而下的。顺着不知名鱼塘旁边的红岩石小路,可以走回到村门楼。


图片发自App


村落中心的房子非常集中,而且大部分还是瓦房顶,夹着几座黄灰色的水泥楼。之所以看起来密集,是因为房子是依山而建的,大概有4条相对平行的横巷,中间房子有大有小,切割了横巷,建得错落有致。整个村落的大大小小的门真的很多,其实我没有细数,不看往外扩建的房子,村落东南西北的门锁起来,整个村子就是封闭式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非常的高。虽然不像典型的客家土楼围屋,但是这种小中有家,大中有村的整体性结构,真的很值得细细探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