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经历了上一轮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努力实现了市场化,即:所有的东西都能需要用钱才能买到。
但大家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从大城市开始,越来越多的东西,花钱都买不到了。比如车牌(限牌),房子(限购),读书名额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现在的房子就如同40年前的粮食,当时民众的基本需求是温饱,所以粮食价格是民生基础,国家必须控制粮食价格,有计划的去供应,防止市场被操控,成为别人谋利的工具。
还记得之前我们父母那一代吗?买饭要凭饭票,买粮要凭粮票,甚至买布也得凭布票。
而现在民众的基本需求是“投资”,房子成了最好的投资品,再加上住房也是民生之一,因此国家必须控制好这个市场,让每个老百姓都能分享到这个时代的财富,抑制投机,善待刚需,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所以要限购、限价、限售,其实就是相当于当年国家为了稳定粮食价格一样。
因此,现在买房也得凭“房票”,比如限购之后,很多城市规定一个家庭最多只能买两套房,还有有各种门槛和条件限制,比如社保/户口等等,这就相当于一个家庭只发两张“房票”,为什么有的城市还要摇号呢,就是因为太热门的城市,有的人倒卖房票而谋利,摇号就是为了防止投机者的“炒号”行为。
我相信,假如当年没有粮票,也会出现“炒粮团”,就像现在的“炒房团”一样,投机倒把,无处不在。
如果所有东西都能用钱买到,那么人们一定会抛开一切道德枷锁,竭尽所能的去赚钱。正因为所有的东西都能用钱买到,人的智慧一定都会放在造假/山寨/抄袭等各种野蛮手段上,社会会义无反顾的驶向深渊。
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这也说明社会正在价值回归,人们将去接触更大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与此相对应的是:未来越来越多的东西不再是用钱买,而是直接进行价值交换,各种积分制/贡献值等政策也会越来越多。比如这一轮城市抢人大战,很多城市只要你学历到一定程度,就直接给你户口。
2:未来能纳入个人名下的财产会越来越少
想想现在的共享经济,以及国家不断倡导的租赁住房/公租房等政策。未来越来多的基础设施将公共化,资源将共享化。
这诠释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发展动向:未来的一切资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被私人占有会越来越少。
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共有的,我们都只有使用权。此时人与人的关系是共同劳动系,属于同一个集体,因为牵扯不到利益关系,所以此时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
而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出现了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以“占有”物品为最终目的,很多东西的“占有权”被明确到个人。
于是,人与人的关系由共同劳动变成了直接竞争,于是出现了争夺和贫富分化,也变得陌生和冷漠,资源开始变的不均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等,给社会划了一道道巨大鸿沟。
我相信不久之后,公寓/商铺等等这些也会限购。未来一件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我们只有使用权,不再有所有权。
未来,我们的交易,更多的是交易一件物品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的交易。比如雄安未来的规划就没有商品房,海南也在努力防止炒房。
未来像滴滴这种共享经济平台会越来越多,各种APP能通过时间、地点、技能的匹配将物品的使用权分配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将多余资源转化成为生产力。共享是为共产和公有打下基础。
3:未来投机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还是以房子为例,为什么买房是这些年来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方式呢?
房子的本质,就是货币放水的锚,是抵抗印钞机的最佳武器。而住房贷款,又是普通老百姓能够获得的/成本最低的金融杠杆。
房子其实就是时代赋予普通人的经济权益,只不过有的人发现的早,有的人发现的晚。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从“房子”中走出来,多少人依然使劲往里面钻,人变的越来越贪得无厌,越来越不相信勤劳致富。
记得雄安新区和海南新政策刚一公布,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去当地买房,而不是去创业投资,民众饥渴的投机心理可见一斑,如果没有宏观调控,雄安和海南早就成了炒房团的天下了,哪里还能兴起各种新兴产业?
一个芯片,已经让我们认识到全民投机的危害。如果只靠钱生钱,那么实业一定会越来越凋零,国家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把资金往实业上引导。
现在已经通过限购/限贷/限售把房子的金融属性收了回去,接下来必定是严打炒房者。炒房这条路已经基本堵死,与此同时,这种坐享其成的投机机会也越来越少。
4:未来一个人的信用将越来越值钱
既然个人名下的资产将越来越少,那么信用才是一个人最好的金融工具和杠杆。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最近不断收到各种银行发来的短信,告诉我可以有多少贷款额度,显然银行已经开始掌握个人信用信息,结合一个人的信用给人赋能。
再比如现在各种互联网金融平台都是根据一个人的信用度来确定一个人贷款的额度,芝麻信用成了很多人重要的参考信息,随着大数据的建立,金融机构将越来越看重用一个人的信用,而不是看一个人的固定资产。
尤其是区块链的发展,将更加确立一个人的信用价值,未来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被记录存档,任何机构都无法更改。这就倒逼着我们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
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终于发现:让人找回信仰的不是道德,不是利益,而是真正公平的规则。
6: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
在以往,我们为了谋生,要去加入某个公司,然后被“集中指挥式”去劳动,这时工作只不过是谋生的手段。
而未来,社会上的自由职业者会越来越多。各种平台越来越多,它们在大数据、云计算的配合下,努力实现了“多个服务个体”和“多种个性化需求”的对接,这就使那些在技能、人脉、服务上拥有一技之长的人,能通过各种平台寻找到与之相配的工作,人们可以根据自己所擅长的来自由支配自己要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所做什么样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制定目标,决定自己要成就一番怎么样的事业。
这就可以温柔、精确、高效的将每个人的潜能激发并对接起来,构建更加精细的供需系统。未来社会基本单位不再是公司,而是个体。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IP,即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的组织和团队。
那些经典的管理理论统统都将失效,大家需要的是因势利导,而不是被管理。
7:未来一个人创造的价值将越来越明晰化
首先是公平和平等。
以往,在传统的互联网格局之下,中心权力者往往践踏个人的权利,比如淘宝有权关闭一个店铺;腾讯有权封一个微信号;滴滴有权停止一个司机的ID等等,这就是互联网形成的不平等,而在区块链成熟的社会里,中心结点也没有任何办法干扰每一个个体的价值。
一个人有没有犯错?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不再是某一个机构的人为决策,而是数据记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相应的措施自动施加。
其次是精准记录与分配。
以往,每一个人作为价值创造者,需要有公司或平台去分配自己的价值,比如奖金/提成/年终奖等等。而未来,每个人创造的价值都能被精准记录,并即时兑现,而且非常透明/公开,这样大家互相干涉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人正在真正走向独立和平等。
8:未来一个人的财富将越来越趋向于无形化
马化腾/马云身价上千亿,并不是说就有上千亿现金放在他们家里,如果马云要把自己的股票全部兑换成钱,那么阿里公司一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坐拥上千亿财富并不代表你就可以任意花这些钱,只是意味着你拥有拥有千亿资源的调动权,这无形中也是一个巨大的责任。
归根结底,每个人这一辈子花的钱都是差不多的,但人和人的不同,在于调配资源能力大小的不同。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完善,越来越多人的财富将趋向于这种估值/市值。
万物皆不为我所有,但是万物皆能我所用,才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