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简记

这个十月,是忙散交杂的,每每放下手头的事,想着总算可以清闲一会儿的时候,忙碌又悄然而至,当我冷静的回想这才刚过去的一幕幕,我又觉得自己是在瞎忙,追完了剧,睡足了觉,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可来整理整理个人思绪。

成长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

  在安逸的环境待得太久,便很难走出舒适圈。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设计纷繁满目,做老师的,拿着别人的设计依然能上下一堂课来,方便,省事儿。但日子久了,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自己的价值仅仅就是搬运吗?显然,我不同意。但怎样备下一堂课来,我想这不仅是困扰着我一个人的问题。《备课到底备什么》的封面上有一句话:因为他们心里始终装着学生,才有了今天如此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课堂。说来惭愧,我心里装着的渐渐是学生的成绩了……  名师的课是怎样备出来的呢?尤其是语文课。国培计划第一次学员听课定在我们学校,每个人都要上一节课,且得集体评课。这是个不错的事情,上完了课要知道效果如何,还得评课。这一次,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我的叔叔于勒》,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翻开目录,我就觉得应该是它。确定了课文,我计划用一天的时间专心的来设计一堂课。在这之前,我看了余映潮、王君、肖培东这三位老师的备课手记,这是第三次了,这一次,收获之余更多的是感动,自己经历过才知道这个过程多么不容易,而这些老师总是乐于吃苦这件事,实在令人钦佩。首先,研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讲一篇课文,自己要对这篇课文了如指掌,要随时及时的记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受都可能成为教学的切入点,这个点又是个体的阅读体验,真实有创意。其次,要明白,高度决定视野,要了解眼前的这个文本,你要知道的应该更多,不管是对文本作者的研究,还是对文本的解读,都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最后,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之上要确定教学点,语文课是十分特别的学科,一个文本可供挖掘的内容实在太过丰富,可易可难。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教学点放在他们够一够才能触摸到的地方。  尝试没有什么敢不敢的,况且教学的突破都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实现的,于是,我也开始了备课之旅。  周六:9点半,到办公室,阅读文本。这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内容不复杂,但反复看,我总是中断,注意力不能完全的集中,但慢慢的批注,总有些成就感,在这样的小小的成就感的推动下,三遍之后,书上已经红绿相间,文本熟悉了。接下来,就是收集资料,离开大学之后啊,找资料就远远没有那么方便了,教师用书上有三篇节选论文,但远远不够,只能在百度中搜索,大概看了20 篇文章。对莫泊桑的语言,艺术手法等等有了大概的印象,然后才真正开始设计。下午1点40,确定课型这篇小说,可选的点很多,人物描写,主题探讨……,最终在主题型和语用型之间选择了语用型文本,本课主题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只需要从语用的角度引导过去就可以解决主题问题。语用方面,选择什么点,当然是对比,小说的要素之一是人物,点就可以确定为:人物的对比之妙。我的学生已经初三了,理解力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应该有所挑战,我也应该是。所以,在探讨对比之前加一个情节的梳理是可行的。如此,一堂课的雏形出来了:导入--梳理情节--人物对比(重点)-主题。三个内容,并不复杂,接下来就是细节的问题,如何导入,如何结尾,如何衔接,如何加入自己的特点。这时,已经下午5点,连续五个小时的奋战,雏形有了,思路清晰了,头也要炸了。剩下的,后面做课件的时候在慢慢理吧!于是,乐乐呵呵的和小伙伴儿吃火锅去了。第二天,修改了细节,我还是担心时间不够,因为16班的同学整体思维能力还是较弱,有些问题,还得提前指导,用了一节晚自习的时间,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提前进行了解释。修改了部分内容,又新添了些链接,算是完成了。第三天,这一天,是不断听课评课的日子,我的两个班都承担了公开课任务,15班得上两节,第一、二堂是15班的《孤独之旅》《故乡》,最后一堂是16班《我的叔叔于勒》  一年多没有上过公开课,我竟有些不知道怎么上课,但我总是一站上讲台就毫不顾及的状态。这堂课推进的十分顺利,我太低估他们了,根本不需要指导,指导之后反而限制了他们的发挥。同样的,第四天,在15班又去上了同样的课,效果很好,他们思维一向活跃,在画于勒的人生轨迹图时,创意十足,比起经我指导过得16班,我深深的觉得有时候啊,学生的创造力真是被扼杀掉的,15班的课堂活跃,发言的也多,最终时间多用了10分钟,但还是完成了。经过这一次的尝试,心里获得了很强烈的满足感,尽管我的设计很幼稚,尽管问题百出,但是,这终于打开了一个口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备课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