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0

被激发的教育机智

课堂教学中的某些部分永远不会被计划和预测,老师有时候需要采取行动应对突发事件。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情境,教学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这就要求老师据欧特殊的素质:一种融入身体的敏感性、一种临场行动的教育机智与智慧。其实,不只是课堂,不只是教学,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老师的教育机智在教育的任何场景之中都有可能会被激发。

曾经,一个孩子生病了需要喝药。药嘛,是苦的,不好喝的,孩子也不会明白“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他只在乎最直接的体验——药太难喝了,不想喝。我把药冲好放凉递到孩子的手里之后,就安心喊其他人出来站队了,没有亲眼看着他把药喝完。所以,他在外面捧着杯子,我进了教室。那一刻,我很放心,并没有觉得任何不妥当。

然而,等我进去教室又出来——这个持续不到一分钟的喊人间隙里,看到了兴高采烈的他,和空荡荡的杯子。

“孙老师,你看,我喝完了。”他把杯子扬起来。

“喝完了,在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那么大的一个杯子,装得满满的药?”我的心里一瞬间就起了这样的疑问。离洗手间很近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平时我对这个孩子的了解,直觉告诉我,没有这么简单。

我笑了笑,没有说话,“走,我们去洗手池那里。”我带着他去了旁边的洗手间。

洗手间很干净,还飘着一股淡淡的香味。洗手台上有三个一模一样的盥洗池,每一个都是那么明亮,没有丝毫的污渍。

“你来告诉孙老师,这三个池子,你把药倒进了哪一个?”我也没有生气,笑眯眯地问他。

“没有孙老师,没有啊,我把药喝了的。”他倒也是从容应对。

“说实话哦,你要等着我去闻一闻哪个洗手池有味道吗?我的鼻子可是很敏锐的。”我已经看到了中间洗手池里最里面的位置微微泛黄的痕迹,继续追问。

他泄气了,用手指了指中间的那个,”喏,就是这个。”

后来,我去复盘整个事情的过程,梳理了三个疑点:

一、他的药太多,冲药的时候我闻了,很苦。所以,喝药的时间一定是远远大于而他倒掉的时间;

二、旁边就是洗手间。

三、小孩子都不喜欢喝药。

教师的关键在于理解孩子体验。我知道,我所带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个体独特性,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个体。遇到突发的状况,我们应该想一想,该怎么做对孩子在具体的情境中才是合适的呢?教育机智就在这一瞬间闪现。

那么,对这个孩子在倒掉药的情境中,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呢?

之后,我又给他重新冲了一杯,看着他喝完。喝完之后,让他重新接一杯清水去漱漱口,除去嘴巴里的药味,然后给了他一颗糖。

我告诉孩子,不要撒谎,每一个谎言都有破绽,都经不起推敲,都会被发现。如果你觉得药苦,那么,请如实告诉孙老师,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而不是直接不做。同样的,以后遇到必须要做的难事,勇敢去面对,想办法解决,可以向其他人求助。

虽然逃避吃苦药不可耻,但是对疾病却没有任何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