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如汪洋大海,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暗潮浮动。“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每首诗词都是浪花一朵朵,或歌功颂德或锦上添花或悲愤或慷慨或低眉浅唱……

提起词人,南宋辛弃疾是我最为喜爱的词人之一。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收复中原为志,并将自已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对民族的关切之情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以豪放为主,抒写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而对他的喜爱,不仅仅因为他爱国爱民,腹有诗书。更是因为他旅居在上饶,这座我自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城市;曾也徜徉在他漫步的黄沙道中,看“明月别枝惊鹊”,听“清风半夜鸣蝉”。因他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我感受到了懵懂的浪漫。

喜欢他在带湖登高望远时留下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更喜他在《夜行黄沙道中》那份“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惬意;以及《清平乐 村居》里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那份宁静与祥和。

那是词人闲居上饶带湖期间,一天百无聊奈,词人徒步在带湖一带闲逛,来到一座溪边,无意看到溪边一家五口和和美美的画面:那日阳光正好,青青的草,倒映在清澈的溪水里,映出大儿挥汗在田中劳作的影子;屋前公鸡喔喔地叫着,二儿子端坐在屋前专心编织鸡笼;小儿子淘气地翘起屁股在溪边倒躺着摘莲蓬;一对老夫老妻正坐在茅草屋外,喝着小酒,互相恭维着,或夸赞大儿或称赞中二又或者正打趣着幼儿。词人被眼前这副画面吸引,竟然分不清是梦中还是现实。词人这一生不就期待着百姓“居有所安;老有所伴;壮有所用;少有所喜”吗?这不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太平日子吗?于是画面定格,洋洋洒洒写成文字,被千古流传。这就是——《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好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人有幸感受战争下短暂的和平生活,也算安抚了词人落寂之心吧。

这些诗作都是他闲居上饶带湖所作。也只有那些时候,词人的内心才有片刻的美好。

词人这辈子,太苦。他的词作大都悲愤。郁郁不得志!读着他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之寄之》,仿佛眼前看见词人正独自喝闷酒。喝着喝着,又抽出多年未用的宝剑。抚摸这把宝剑,自言自语:“宝贝呀宝贝,你陪伴我多年。你未变,可主人我已苍老。那年我才22岁,单枪匹马闯敌营,挥臂斩倭寇。那些年雄姿英发,过着刀光剑影的生活,却也是越战越勇。想起沙场秋点兵,气势恢宏。收复中原必胜的决心呼之欲出。可惜,可叹,不知惹怒了谁人,一贬再贬,再已远离战场。把你搁置好多年,锈迹斑斑。中原沦丧,背井离乡,我已无力带你再上阵了啊。”

喃喃自语后,词人边挥动宝剑边吟唱——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八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

曲罢,泪满衣襟。

词人一路坎坷,深爱祖国,却眼睁睁看着国家沦亡,那份自责,那份无力的绝望,在《菩萨蛮》淋淋尽致地表现出来。你且听:“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心心念念想报国,却被权贵诬陷,只得借景抒情,抒发悲愤之情。虽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自信,也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霸气,重振“烽火扬州路”的雄心,可终究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人临死还紧握这把宝剑,口喊“杀敌,杀敌!”口吐鲜血,英雄落幕。

这是一个悲剧色彩的人物。几百年过去,词人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依在。那份对祖国的挚诚,对人民的同情,对天下太平的追求,透过文字,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