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节心理,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早在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的重要性。2月3日,他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2月10日,他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重申,要把“心理干预等工作做到位,维护社会大局稳定”。2月26日,他在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群众心理疏导”。3月2日,他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再次强调,病人心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隔离在家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

一旦我们身边出现了散发疫情或者是聚集性感染的情况,不要过度恐慌。因为在疫情暴发初期,疫情发展速度快,对病毒不了解,当时医疗资源也不够充足,所以当时应对很艰难。但是经过了前一个阶段的疫情防控,各级政府和每一个人已经积累了疫情防控的经验,也有了应对疫情的心理准备。所以,一旦再次出现散发疫情或者是聚集性感染的情况,不要过度恐慌,过度恐慌对免疫力有影响,而且可能再次带来非理性行为。如果出现散发疫情等类似情况,要按照国家和地方防控举措的要求,积极的做好配合,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科学的应对。然而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小,大多都被控制在局部地区。当前正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阶段,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个别地区还有散发疫情或聚集性感染的情况。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后,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有松懈思想、麻痹大意,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况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定影响,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来促进心理健康?

识别、面对和接纳负面情绪是我们大学生都应该学会的。在疫情影响下,我们会出现负面情绪十分正常也可能是必要的。例如焦虑、恐惧的情绪可以使我们提高警惕、避开危险、预防威胁,但我们应留意和识别负面情绪的失控。如果我们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持续存在而难以调整,甚至不断加重、泛化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就需要重视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在向疾病方向发展,此时我们要直面、接纳而不是否认、忽视这些负面情绪,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调整心态做好我们自己应该做的准备。真正做到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并且真正改变一些在学校里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了五个方面20条具体要求,前四条实际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为提出的要求,比如说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等,这既是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做出的行为改变,也是从长期来讲提高每个人的健康素养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不是阶段性的事情,而是将来我们在大学校园里生活方式的常态。

作为一名理智的大学生一定要适度关注疫情,提高控制感和信任感,虽然我们会通过收集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以提高控制感,但疫情早期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过度关注只会适得其反。网上夸大或不实的信息传递更多的是恐慌,让人更加焦虑、更加感到失控,受到次级伤害。我们应该通过官方的渠道来持续关注国家和地方疫情防控举措的新政策。

由于疫情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疫情防控举措也会根据发展情况做出相应调整。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不断恢复,同学们的关注点是在转移的。对于疫情防控相关的政策、相关的信息,可能关注度会有所降低。应当对疫情防控的举措保持一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我们产生麻痹或者松懈思想。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了五个方面20条具体要求,前四条实际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为提出的要求,比如说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等,这既是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做出的行为改变,也是从长期来讲提高每个人的健康素养需要做出的行为改变。这不是阶段性的事情,而是将来生活方式的常态。

我们应该接受疫情所致变化,关注积极方面。疫情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理状况,也切实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很多人因疫情导致生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原本比较固定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受影响较大,有人也会因变化而不适应。其实,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变化是普遍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调整原来的节奏和计划来适应变化,并积极做好这种改变在将来一段时间都持续存在的准备。

另外,有的变化本身是中性的,只是打乱我们原本的习惯而使人感到不适,要学会发掘和关注变化中的积极方面。毕竟危机也是机会,我们可借此重新安排生活,让生活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抗疫战役的阶段性胜利依赖于全民的同心协力,不论是一线奋战的英雄,还是捐赠防护用品的热心民众,乃至注意佩戴口罩、认真汇报行程的你我,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正是这种责无旁贷的抗疫精神,使我们有最终战胜疫情的底气,而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使我们对生活的体验更有价值和意义。

总之,大家不仅要做好卫生防护,保证身体健康,也要注意关注自己的心理防护,做到心理健康。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努力夺取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调节心理,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