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往事019 被弑

鲁隐公开始代弟摄政这年,是《春秋》记事的开始,也是在这一年,郑伯克段于鄢,这也是为什么故事会从郑国开始的原因。

鲁隐公摄政后,国际政策主要以和平发展为主,国际关系主要有两个变动,一是与郑国和齐国弃怨讲和;二是与宋国的联盟关系破裂。

摄政十一年里,鲁国国内局势比较平稳,个人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唯一一件有点出格的事,就是不听大夫臧僖伯的劝说,跑到棠地(在今山东鱼台)去看捕鱼。

看捕鱼这么点小事也算出格?

是的。因为当时的礼制规定,国君应该关心的国家大事只有两件:战争和祭祀(国之大事,唯戎与祭)。

作为一个国君,如果你做的事情和这两件事无关,对不起,你就息手吧!按此标准,跑到遥远的棠地去看捕鱼就是件出格的事。

有时想想当国君也挺累,看个捕鱼都不行。

不过,等到臧僖伯去世时,鲁隐公觉得当初他说的很对,颇有反悔之意,为了褒奖他的忠诚直谏,鲁隐公下令葬礼规格上调一等。

可是到了鲁隐公摄政的第十一年,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起了坏心眼,祸事就这样来了。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个人就是叫公子翚。

公子翚见鲁隐公摄政多年,猜想他或许也有想法,只是不方便表达而已。于是,他决定帮鲁隐公说出心声,顺便替自己捞一把。他跑去劝说鲁隐公:现在鲁国的百姓都很认可您,让我帮您杀了太子允,这样您就是真正的国君了。事成之后,让我做太宰就行。

公子翚提出的条件并不高,结果也很诱人。他自己也认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鲁隐公一定会答应的。

可是出乎意料之外,鲁隐公却回答:因为太子允年纪太小,我才代为摄政的,现在他已经长大了,我也要像周公一样,还政于他,告老退休去了。

啥?还政于他?还要学周公?有没有搞错啊!

回家之后,郁闷之极的公子翚开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万一鲁隐公把今天这件事告诉了太子允,那太子允上台以后,自己还能有好日子过吗?肯定得玩完。无毒不丈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个猪八戒告状——倒打一耙,先把你灭了再说。

于是,一个更加邪恶的计划产生了。

他又跑到太子允一边,说了许多鲁隐公的坏话。大概意思是说鲁隐公正在密谋杀掉他,欲意长期霸占君位。最后,他还向太子允提议:我看您只有先下手为强,杀了他才安全,要不然,祸福难测啊!怎么样?要么我帮你动手?

其实这些都是公子翚自己捏造出来的。

太子允听着这些谎言,顿感心惊肉跳,来不及分清到底是真是假,就在心慌意乱之中同意了公子翚的提议。

起初,鲁、郑两国不和,当时还是公子的鲁隐公曾率军和郑国打过一仗,结果兵败被俘。郑国人把他关在大夫尹氏家中,估计鲁隐公口才不错,挺有办法,反而把尹氏给策反了。结果,尹氏放了他,并和他一起逃回了鲁国。为了表示对尹氏的感谢,鲁隐公在鲁国立了尹氏的神主钟巫,并且自己也常常去祭祀。

鲁隐公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住在寪(wěi,音伟)氏家里,准备去祭祀钟巫。公子翚乘此机会,派杀手到寪氏家里刺杀了鲁隐公,还把罪名嫁祸给寪氏,自己则逃出升天。

太子允随即继位,是为鲁桓公。

明明白白我的心,偏偏你却不懂我的心。

唉!难道你不知道我要把君位还给你吗?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背上弑兄的罪名,你这样做值得吗?安心吗?不怕报应吗?

可惜的是,不管鲁桓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一切都太迟了,罪孽已经造成。

而在十八年之后,鲁桓公自己的报应也来了。虽说迟了点,但终究没有缺席。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秋往事019 被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