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不是病

图片发自App

01 如果内向是病,那我已入膏肓

        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从小就是。被动,沉默,又有些小心翼翼。常常会因为必须参加一次聚会而赐予自己很长时间的独处,对于我来说,只不过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安慰而已。在某一日偶尔听起老妈跟别人说起儿时的趣事,才知道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对我的评价居然是:“你家的孩子怎么会这样。”

  对啊,怎么会这样?我的父母都是交际的高手,谈笑风生,大有一种樯橹灰飞烟灭的无畏和骄傲。而我呢,总是畏畏缩缩;像一个蜗牛,一旦被人触碰,就想缩进壳里大口的喘气,再也不要出来。

  我认为这是一种病。因为大人们常说:“这孩子有点内向,长大就好了”。所以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在人群中侃侃而谈的人,没有恐惧,没有不安,更没有不知道如何表达的迷茫。我想治疗自己。有些书上说,这是社交恐惧症,需要不断的接触人群,突破自己,就会越来越好。有些书上说,这是表达能力的问题,不知道说什么是思想的匮乏,需要填充自己才是正解。还有些书上说,不用怕,都是有技巧的,只要跟随步骤训练,在与他人对话时多关注对方的事情,就可以营造出不尴尬的场面。还有一些性格划分的书,似乎都把“外向者”描述成可爱,积极,充满活力的人群,而“内向者”成为了孤僻,不善言谈,局促,难以沟通的代名词。我已病入膏肓?

02 山水各有人爱,山水各不同

        我开始羡慕那些光鲜亮丽的外向者们,在人群中挥洒自如,畅快的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我开始尝试去改变自己,比如按照书中的描述与陌生人说话,比如借助酒精的力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热情、多言的人。可当我真正去践行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变得那般“如此疯狂”的自己。我像一个戴了很多面具的人,在讨厌的场合里残喘。

  我必须承认,我就是一个内向的人。我就是这样的自己。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也没有什么对错,更不是病态的人格,只不过是诸多性格中的一种罢了,有优点亦有不足。正如山水各有人爱,而山水各有不同而已。内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自己。儿时没有抵抗能力,总是希望活出父母,老师,朋友眼中的那个完美的样子,总是希望被贴上“开朗、大方、会说话……”的标签。如今已然长大,我们不需要为了讨好谁而生活着。只需要在责任之下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就好。不想说话的时候,找个合适的理由离开;不想在人群中时,就独自喝一杯茶,看一本书。

03 每个人都有一个开关

  其实,不爱说话,只是情未到深处;不愿合群,只是渴望更专注。内向者们好像都有一个开关,开合之间会是不同的样子,像所有其它的人一样具有多面性,只不过没有遇到触发点罢了。其实,我又想了想,也许所有性格的划分都只是一个概率,沉默,冷静,客观,热情,感性……这些特质蕴藏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只不过表现的概率不同罢了,而那个“触发开关”也许就是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场景吧,如是而已。

  不过,如果你依然不知道在某些场合下该说些什么,不用怕,请嘴角上扬,看着被点开不同开关的人们是如何精彩的表达着自己,然后保持微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向不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