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读书摘录

柳比歇夫去世总共才一年,就弄不懂他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死者是属于大家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做报告的人比柳比歇夫身上挑出他们喜欢的东西来讲,再不然就是选择他们需要的东西来做他们的论据。年复一年,他们塑造的柳比歇夫的各种形象会融合成某种中性的东西,说的确切些,融合成一种人人都能接受的折衷的东西,没有矛盾,没有难解的迷,给磨平了菱角,很难辨认出原型。然后,人们对这个折衷的形象加以解释,判断他的错误所在,确定他在哪些方面走在他的时代前面,把他的形象变得人人都十分理解。然而并不真实。

论据每每从别人没有想到过的地方突然冒出来。显而易,他丝毫没有捡拾别人的牙慧。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是他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并经过他自己的验证。连讲话都是用他自己的字眼。

造物交给我们,归我们所有的,只有这个不断流逝,不稳定的东西。就连这个东西,谁只要愿意,都可以把它从我们手中夺走……人一点也不珍惜别人的时间,虽然它是唯一再怎么想也无法收回的东西。我们的一生,大部分都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情。

这样到底好不好?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框框,定的那么死。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戴上了笼头,错过了其他的机会,人变得干巴巴的。然而事实上,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生机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的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上起了重大作用。他一生始终终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消失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的出来。他由于做了统计,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柳比歇夫不是在书斋中的学者,他们谁也没有特别优越的生活条件,谁也不是与世隔绝,不闻不问战前和战争年代的忧虑风雨和苦难。现实生活并没有放过他们,他们同样遭受过不幸,吃过苦头。然而,他们的生活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人民的生活便是他的生活,人民生活中五光十色的侧影同样反映在他的生活中。

他的可贵,在于他努力做出回答,不怕有错误。他喜欢把教学大纲中载入的定型了的答案撤到一边。

历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人忽然感到有一种不受逻辑和理智支配的限度,感到有一种不可理解也不可解释的执着,出自良知。

胸怀全世界,这是从属于整个人类的一种感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他不是去回避,而是同谬误作斗争。谬误却像九头蛇的头那样不断长出来。而他则又必须不断去斩断这些头。他是赫利克勒斯,谁也不曾向他提出问题,谁也不估计他的功绩。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对于柳比歇夫,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经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对自己理想的要求。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有人有这样的天性:他们所呆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地轴转动的地方 。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最为重要的和最为必要的工作。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奇特的一生》读书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