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巫术、宗教到科学,文学和人类学的别样嫁接

我承认一开始却是被书名所吸引,从而激发了阅读的兴趣。《金枝》缘起于一个古老的地方习俗:一座神庙的祭司被称为“森林之王”,却又能由逃奴担任,然而其他任何一个逃奴只要能够折取他日夜守护的一棵树上的一节树枝,就有资格与他决斗,就能杀死他则可取而代之。

这个古老习俗的缘起与存在疑点重重,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运用历史比较法对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抽绎出一套严整的体系,并对巫术的由来与发展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说明和展望。

准确地说,《金枝》是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之作。自它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但它出色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它仍是一部阐述巫术和宗教起源的权威之作。

一、作者简介——弗雷泽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英国人,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化人类学家,早期进化学派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854年1月1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1914年受封为爵士。1920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英国科学院院士,并兼任法国科学院、普鲁士科学院、荷兰科学院院士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巴黎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名誉教授。1941年7月5日逝世于剑桥。代表作有《金枝》、《人类学汇编》等,其中《金枝》被英国《自然》杂志誉为人类最伟大的书之一,对我们时代的知识界和艺术界的贡献,比其他任何一部人类学著作都要多。

二、著作核心——巫术

弗雷泽此书,是一本运用了巨量的史实示例来介绍世界各地不同风俗习惯的书籍。书中在介绍交感巫术部分,写道:顺势巫术认为通过破坏或者捣毁敌人的偶像(人偶)就能真正的伤害到敌人

书中列举了众多的事例来介绍这一习俗,如北美的印第安人认为,想要对一个人做出伤害,可以采用能够代替其本人的物品,如沙土,描绘出此人的画像,接着用削得尖尖的棍棒在猛戳画像的方法就能伤害到其本人。这与国内剧中经常看到的关于巫蛊的剧情非常类似,在古代中国,人们认为只要做一个人偶,写上敌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那么对人偶所做的伤害,如插针在人偶身上,便能对自己所憎恨的人起到伤害的作用,如使其生恶疾等作用。

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到的顺势巫术多被用在一些险恶用途之上,但是却不能片面的认为顺势巫术只可以应用在做坏事上,其自然还有善良的一面,如流传于苏门答腊岛的传说:在此生活的巴塔那人认为可以通过把一个酷似婴儿形体的木偶紧紧地抱在膝上来实现不孕女性想成为母亲的愿望。

另外书中还提到顺势巫术所能引起的另一个积极作用便是防治疾病。书中提到关于黄疽病的治疗之时,说道:在古代人眼里,治疗黄疽病可以依靠长时间持续与一只叫做石鹡鸰的鸟对视来治愈。他们认为这种鸟治疗黄疽病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因为这种鸟可以运用其目光的注视,使患者的病痛如水一般流出。这种鸟之所以有这样的功效,是和其天生的金色眼睛有关,而不是它身上的其他颜色。

弗雷泽在书中说道顺势巫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治疗能够与病患本人的躯体相分离,可以由医生来替代患者:当患者看到其医生假装病痛,那么他自己的痛苦就会相应的消失不见。

无论是交感巫术还是顺势巫术,或者接触巫术,作者都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和解释这些巫术的具体含义和作用,然而作者在书中就曾谈到其对于巫术的本质的认识,他认为巫术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一种伪科学,不会起到任何效果。

他指出巫术是一种扭曲的虽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这种行动准则本身是错误的。然而我们现在以科学角度来看这种对于巫术的解读,可以发现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尤其是以心理学角度不难看出,关于顺势巫术脱离身体治病的这一点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因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心里暗示,科学研究表明,很多时候人的心里暗示对于病情的有效治疗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金枝》在列举大量关于各种传说以及所谓巫术的事例的同时,并没有具体写道这些巫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这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奇幻的文学著作,当然不是作者原想的阐释和解释那些古老而奇特的规定的人类学著作。

然而,在落后的原始社会中生存的人类思维里,自然界本身就是依照已经安排好的秩序在向前推进,事件与事件之间都是遵循着一种规律相继发生,也就是所谓的秩序,而这种秩序的存在是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涉或者控制的。

对于这一点,弗雷泽觉得巫术之于现在的科学而言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巫术是对这种规律的错误认识,这一点与现代哲学有关人的认识的解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哲学认为无论是认识的正确与错误,都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只是错误的认识会导致谬论的出现,从而误导人的行为,而正确的认识则指引人类向前发展。

因此弗雷泽在《金枝》中写道的巫术在其眼里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思维认识结果。

三、《金枝》的人类学及文学影响

弗雷泽花费近五十年的心血研究大量史实资料而写成《金枝》,他的资料和事例来源主要是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以及倾听别人的讲述,这种研究方法和一向重视实际调研且要求有相关数据说明的人类学专业研究人员的通常做法迥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弗雷泽受到人类学领域的冷遇,很多人员对其颇有微词。

通常,如此这般没有经过田野考察,只是依靠对文本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往往被认为是不可靠的,更大程度被理解为作者臆想的表达,带有虚构性的特征。事实上,这两种研究最终得到的结论并无如此分明的区别。

在田野考察过程里所进行的那些技术性部分,如寻找信息提供者、绘制地图等并不认为是最关键而重要的部分,相反,最应该提起重视的部分是研究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了研究人员在进行进行调查如何选择、演绎、归纳其所了解到的事实。

另外,对于已经过去事件的相关解释和理解,多数要靠文献来完成,然而文献自身就是别人对于事件发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的。这就无法避免文献里会充斥着某人的个人思想;并且如果是对别人口述的事件做记录,这些记录下来的内容自身也还是会带有简述人员本身的主观意识。

从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不由怀疑那些关于已有的历史的记录是不是其原有的真实原貌,那些记录难道不是一样的带有个人意识的色彩么?如此看来,田野作业也并不比文本的可信度高出许多。但并不能否定田野考察的优越性,作为补充史料的重要手段,自然也不能放弃。

虽然《金枝》看起来更像是一部文学著作,其给予文学世界有关创作的指引作用是无限的,并且事实上而言,它是将文学很好的会合到人类学的理论研究中去了,无论是文学家还是人类学家,都对于传说中的神话有着别样的情怀。二者都热衷于研究神话的原型,这必然使得原型理论丰富多彩。

而《金枝》正是对二者的一种完美结合,是人类学家在对人类学的具体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记录过程中暗合了一些文学中关于写作的一些理论。简而言之,就是田野考察中研究人员所运用的逻辑和事实本身所具有的逻辑并不一定就是一样的。

换个说法,就是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可以绝对的断定它就是一定是史学家记录的那样。因此《金枝》一书中所介绍的巫术文化实际上是怎样的,其实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联系其原有面目,更多的是要看研究人员如何去理解并诠释它的原有内容。

对于时间久远,已经转化为既定事实的历史的文化而言,它是无法改变也无法重新来过的,这无疑是文化的不可往复性所决定的,历史随着时间不短进化发展,要还原历史文化的本来面目是要受到时空限制的。弗雷泽在解释金枝的过程中,无疑是参杂了其主观判断的,书中首先提及泰勒对于金枝的描写,泰勒也曾对于巫术文化做过相关研究,并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必将给弗雷泽对于巫术文化的判断造成影响,然而弗雷泽却从其他角度给金枝作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这说明弗雷泽在借鉴他人结论的过程中,已经生出了带有个人主观臆断的误读判断,加入个人理解,便衍生除了新的关于金枝的解释,或许这种解释和金枝原本的意义很相近,也或许大相径庭,而这种关于金枝的意义的解读过程恰恰反映了巫术文化的演绎过程。因而《金枝》中描述的人类学的相关内容虽然不一定还原的就是其描述的事件的本来面目,但是从文学及人类学的发展来看,其对于人类发展的研究依旧有着重要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枝》:巫术、宗教到科学,文学和人类学的别样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