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分野

上海的春季高考落下帷幕,很多考生被考的目瞪口呆:英语当母语考啊!

上海高考英语难到了什么程度?一般来说,很多上海中学的孩子们单词量是普通地区孩子的两倍,而且,有的老师在学生高二的时候就会拿一些大学四六级的试题给孩子们做,都能拿到很好的分数。也就是说很多上海的学生在高二的时候英语已经达到了大学四六级的水平了,然而这么出众的英语水平,在上海高考中依然捉襟见肘。


这两年高考改革之后,每次高考后都有大量学生反映英语过难,有的学生感慨:

投胎不慎到上海,英语高考要跳海!

抛开套话,直接看命题人的思路:聚焦核心素养

试卷命题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英语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全卷语篇材料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取材广泛,体裁多样,全面考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那什么叫实际使用情况?我找来了英语试卷,分析了一下,发现有上海英语试卷有如下特点:

词汇量大。

接近实际生活


今年的听力原文部分,相比之下四六级是小儿科

阅读文章篇幅长且难。今年的阅读理解原文来自于纽约时报的文章。

如果你仔细对比一下SAT和SSAT的英语试卷,上海的英语试卷的难度相当于美国初中的水平。

当英语逐渐退出高考的大趋势下,命题组的导向非常清楚:

从平民教育转向精英教育,从考试英语变成实战英语。


很多过来人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发现自己学了十几年英语,打开电视看听闻,完全听不懂主播在说什么。看美剧,有的演员抖了个包袱,别人都哈哈大笑,只有自己在那里尬笑,因为完全没有get到笑点。看报纸,看科研论文,单词大部分都认识,连在一起完全不知道什么含义。


在高考必考语数外的情况下,英语只能是平民教育:为了照顾所有的人,不可能讲的特别深,做的特别难。最后的结果就是折中。有的人不想学英语,你逼他学英语人家拼死拼活,英语还是不及格。而有的人想学英语,课本上英语考满分,一样无法适应真实的英语环境。


所以新的导向就是走精英教育路线,上海的策略就是我不管你们“乡下”怎么教,上海就是要和国际接轨:再也不搞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种考试了。直接把上海高考英语的水平拉到美国中考的水平。

如果将来你高考要准备考英语的,你必须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学习。比如生活中你能拿自由阅读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能够顺利阅读原版小说,能够背诵名篇比如林肯在 葛底斯堡的演说。

高考是中国教育的指挥棒,这根指挥棒已经开始挥舞。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