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

1

歡喜地;

自在天。

《楞嚴經》

2

善解方便;

應生慈悲。

《四十二章經》《法華經》

3

心行平等;

身出光明。

《四十二章經》《法華經》

4

進止清浄;

出生善根。

《四十二章經》《法華經》

5

識心達本 ;

絶欲去憂。

《四十二章经》《無量夀經》

6

常懐悲感;

方行等慈。

《法華經》《楞嚴經》

7

愛統世界;

福備衆生。

《楞嚴經》

8

施大慧目;

圓妙明心。

《楞嚴經》

9

得清淨眼;

發菩提心。

《楞嚴經》《無量壽經》

 

10

逺離恶道;

勤行善根。

《大方等大集經》

11

一切平等;

五道分明。

《無量夀經》

12

至心信樂;

開眼見明。

《無量夀經》《楞嚴經》

13

洞達無極;

真實不虚。

《無量夀經》《心經》

 

14

奉持諸佛;

開悟眾生。

《法華經》

15

增益夀命 ;

端正身心。

《金光明經》《無量夀經》

16

問無上道 ;

生大慈心 。

《法华經》

17

入真實慧;

出和雅音。

《华嚴經》《佛說阿彌陀經》

18

六根清净;

一念脩行。

《悲華經》《六祖壇經》

19

獲無量福;

有大因緣。

《觀無量夀經》《六祖壇經》

20

超俗崇寂;

行道守真。

《佛説進學經》《四十二章經》

21

如如不動;

了了分明。

《金刚经》《觀普賢菩薩行法经》

22

心心回向;

念念若行。

《無量夀經》《六祖壇經》

23

念無念念;

言無言言。

《四十二章經》

 

24

聞所聞䀆;

覺所覺空。

《楞嚴經》

25

即心即佛;

自悟自修。

《六祖壇經》

26

自由自在;

即言即行。

《六祖壇經》《佛說自愛經》

27

不定不亂;

無是無非。

《六祖壇經》

 

28

正心正意;

無畏無憂。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維摩詰經》

29

還得本心;

不離自性。

《六祖壇經》

 

30

得平等住;

修菩薩行。

《無量夀經》

31

仁慈博愛;

福慧莊嚴。

《無量夀經》《四品法門經》

32

宴坐静室;

獨處閒居。

《圓覺經》《佛教遺經》

 

33

修治室内;

入於深山。

《佛說佛名經》《法華經》

 

34

善能宣暢;

功不唐捐。

《金光明經》《廣大莊嚴經》

35

心無罣礙;

身放光明。

《心經》《楞伽經》

36

普濟一切;

圓滿十方。

《八大人覺經》《圓覺經》

37

入三摩地;

陞無上堂。

《藥師經》《華嚴經》

38

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華嚴經》《悲華經》

39

存心乃虚妄;

息機歸寂然。

《楞嚴經》

40

本浄是寂寞;

明極即如来。

《阿差末菩薩經》《楞嚴經》

41

成圓明浄妙;

具福智莊嚴。

《楞嚴經》《佛說大乘荘嚴寳王經》

42

解脱煩惱縛;

勤修真言行。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43

大慈生菩薩;

方便利眾生。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44

置身於正道;

游步於大空。

《吉祥經》《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45

寜靜無恐懼;

智慧發光明。

《吉祥經》《方廣大莊嚴經》

46

精勤修善法;

好學集多聞。

《分别業報略經》

47

禮無量智佛;

度十方衆生 。

《法華經》

48

離一切過惡;

成無上菩提。

《勝鬘經》《無量夀經》

49

能除一切苦;

圓滿無上慈。

《心經》《華嚴經》

 

50

得無上智慧;

入不二法門。

《法華經》《維摩詰經》

51

二障永銷滅;

一念悉皆知。

《圓覺經》《方廣大莊嚴經》

 

52

清淨無濁穢;

寂照含虚空。

《法華經》《楞嚴經》

53

常得安樂處;

乃至無想宫。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大乘密嚴經》

54

去來無罣礙;

冷暖極調和。

《方廣大莊嚴經》

55

隨順菩薩願;

咸生歡喜心。

《圓覺經》《方廣大莊嚴經》

56

垂慈灑甘露;

行世如清風。

《方廣大莊嚴經》《寶授菩薩提行經》

57

努力須用意;

自勵勤修行。

《六祖壇經》《方廣大莊嚴經》

58

直心是淨土;

佛法在世間。

《六祖壇經》

 

59

忘想非明智;

除熱得清涼。

《楞伽經》《無常經》

60

歡喜而愛敬;

快樂乃安寧。

《法華經》《佛說法華三昩經》

61

知過有功德;

行慈好惠施。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方廣大莊嚴經》

62

平等如法界;

光明照世間。

《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63

欲行如來事;

常聞美妙言。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

64

梵行得自在;

善寂是菩提。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解深密經》

65

得坐金剛座;

應起慈悲心。

《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66

頓見真如本性;

但發無上道心。

《六祖壇經》《觀無量夀經》

67

一悟即至佛地;

萬法盡在自心。

《六祖壇經》

68

成就一切智慧;

欲修無上梵行。

《無量夀經》《增一阿含經》

69

能含萬物色像;

亦順一切他人。

《六祖壇經》《梵網經》

70

遍游一切佛土;

復聞無量壽聲。

《無量夀經》

71

入虚空平等地;

得金剛三昧門。

《梵網經》

72

佛性本無差别;

悟人自淨其心。

《六祖壇經》

73

誰於今日得自在;

不知何處拟求真。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六祖壇經》

74

聞法能生决定力;

學道常於自性觀 。

《华嚴經》《六祖壇經》

75

即與諸佛同一類;

調伏衆生遍十方。

《六祖壇經》《华嚴經》

76

悉使衆生離癡惑;

救度世人須自修。

《华嚴經》《六祖壇經》

77

願諸世界常安稳;

入於深山修妙行。

《無常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78

一切恶事皆消滅;

十方眾生悉慰安。

《地藏菩萨本願經》《華嚴經》

79

若欲修行覓作佛;

當念本願度眾生。

《六祖壇經》《華嚴經》

80

顯示一切如來境;

發起無上菩提心。

《華嚴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81

欲度群迷超彼岸;

忽悟自性見世尊。

《地藏菩薩本願經》《六祖壇經》

82

知浄妙理除疑惑;

逺離諸垢妙莊嚴。

《方廣大莊嚴經》《佛說佛名經》

83

欲修無上菩提者;

得於一切寂静心。

《地藏菩萨本願經》《佛說佛名經》

84

琉璃光明真妙色;

國土清淨勝莊嚴。

《佛說佛名經》

 

85

樂求解脱應修學;

得離生死到涅槃。

《大寶積經》

86

隨所住處常安樂;

常於人世起慈心。

《無常經》

87

逺離眾苦歸圓寂;

能滅諸有得清涼。

《無常經》《方廣大莊嚴經》

88

令入大乘真實法;

常在無為空寂行。

《方廣大莊嚴經》《仁王经》

89

䕶持衆戒到彼岸;

能滅諸罪得吉祥。

《華嚴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90

其志惟求緣覺道;

有真即是成佛因。

《佛說施燈功德經》《六祖壇經》

91

常坐七寳妙座上;

獨處空山林野間。

《受十善戒經》《方廣大莊嚴經》

92

若正修行得大覺;

善了境界起慈悲。

《解深密經》《華嚴經》

93

能名所名俱無有;

唯佛與佛乃能知。

《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無量夀經》

94

無染無雜無障無礙;

能安能受能攝能持。

《六祖壇經》《華嚴經》

95

道見非道,非道見道;

常見無常,無常見常。

《大般涅槃經》

96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去無所去,來無所來。

《心經》《無量夀經》

97

上至虚空,下從地際;

内調心性,外教他人。

《無量夀經》《六祖壇經》

98

遠離味染不造諸惡;

除去瞋恚永斷愚癡。

《寂照神變三摩地經》

99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非合非散,非長非短,非圓非方。

《心經》《大般涅槃經》

100

興大悲,憫有情,演慈辯,授法眼;

調衆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無量夀經》

你可能感兴趣的:(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