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谈判】第一节:如何测试自己的谈判能力

每日一篇:解读名著【谈判】---------立青

【自我测试1】阅读下面的句子,迅速判断其为“对”或“错”:

面对艰难的对手,较好的办法是先做出微小的让步,以换取对方的善意

A.对

B.错

       多年以来,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行业和不同学习态度的三万名谈判者在参加盖温&肯尼迪团队的谈判研讨班时,都可能会被这道题难倒。而且有百分之九十六的测试者选择了相同的答案,甚至于一些接受过系统谈判技巧培训的谈判者们,测试结果也近乎与前者无异。

而笔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身为一个有着多年沟通经验的职场人士,也选择了一个自己看似正确的错误答案。

       那么,你选择的答案是什么:对或错?

在本书作者盖温&肯尼迪看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错”

       为此,选择“对”的人一定会有疑惑。最起码TA的多年客诉经验告诉TA,适当的让步,适当的补偿,是处理绝大多数场景的下的通用手段。

       但是假如,他们能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在谈判时所怀的动机和立场,并且对照着镜子测试下,就很少有人坚持己见了。

       因此,本书首先需要纠正大家对于谈判的错误理解和困惑:人们的谈判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身态度。在谈判的双向交流中,压力常常使人迅速做出反应。假设我们处在复杂的冲突中,如果不能当机立断的正确应对,而陷入漏洞百出、无效安抚时,那么在很多场景中将会失去沟通的主动权。

      所以如本书所言,【自我测试1】实为测试一个人是否具备谈判头脑的试金石。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应是“对”,那么就跟笔者一起打开这个谜团吧。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测试题目:

“面对艰难的对手,较好的办法是先做出些微小的让步,以换取对方的善意。”

      在本书而言,这个说法存在五个误区


第一:“面对艰难的对手”

       我们首先要想想:“艰难的对手”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形象?回首过往,在你处理过的客诉当中,肯定会有一些连心理专家都望而生畏的用户,叫人恨不得冲到电话那头施以铁拳。

       这种对手可能态度恶劣(比如:咄咄逼人、满口成脏、怒气冲冲、狂呼乱叫,无理也要争三分 ),或者尽做一些令你难堪的事( 比如: 打断你的讲话、提出过分要求、拒绝任何建议、或是肆意施加压力等)。

       测试题在“对手”前加上“艰难”二字,可谓将其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了,这个也是本书最后一次用到“对手”一词,因为把我们的用户设想成对手,很容易触发不正确的沟通决断,给对方贴标签,下意识的去抵触对方的需要,最后导致沟通变成一种对立。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沟通协商的对象是我们的用户,并不是我们的“对手”,虽然尽管有时候彼此的需求相互对立。

       我们通过在与用户和商家的沟通协商中以达成彼此追求的共识,只有相互认同才能实现问题的解决,如果一方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只追求投入最小化,那么协商难免也会将闹得无法满足或迟迟不决,因此,我们在沟通的一开始,就要摆出我们最恰当的沟通态度,只有双方接受,问题才能终止,而不是谁赚取了更多。

       运动竞赛里有竞争,因为比赛只有一个赢家。在球类运动中,进球最多的队伍获胜;在搏击运动中,击倒对方才算获胜;射击运动中,得分最高的获胜。赢家靠分数说话,一目了然。

      但是,谈判中却有所不同。如果沟通协商顺畅,消费者与商家接受彼此的方案,三方将获得共赢,因为问题处理完毕,大家都有所收获。

     但是当消费者与商家和我们三方无法达成一致,于是,这个协商就点击了“暂停键”。这个时候我们先不要着急,当我们在牵挂着时效,惦记着数据的当歇,冷静的思考一下,用户没有接受方案,是不是同样什么也没有拿到呢?商家没有接受方案,是不是这个售后也需要一直影响着TA的店铺呢?

    所以,我们和用户或者商家不是“对手”我们的沟通也将会一直处在动态的平衡当中。


第二:“较好”的办法

      “较好”是相对于什么呢?这个词属于比较级,因此如果不能确切的知道再无更好的办法,就应谨慎的从事。不要在未了解问题根源以及自身掌握多少尺度的情况下,妄开尊口,妄下方案,也许还能有更好的选择。

第三:“让步”

       亲爱的谈判者们,售后协商,谈判者决不随意的给到对方希望,除非有八成的把握解决。

       当我们遇到那些给到方案之后的不接受;要求领导处理;找领导申请;赶紧赔偿,不然就如何如何,等等的这些逼你让步的恫吓,威胁,让我们隔离起来冷静看待吧!强制让步在谈判语言中非常常见。一旦它开始误导你的心智,使你忘记需要通过交换达到既定目标,那就有害了。要记住,要不是没有八成把握解决,绝不轻言让步(请管好自己的嘴巴 )。

第四:“微小的”

       这要看对谁而言,对你,还是对对方。

       这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让步也许只是对你小事一桩(如优惠券 ),但是对对方而言有着何等价值,确是问题的关键,你觉得小的东西,可能在对方眼里看的就很重。千万不要只考虑自己,过度依赖自己的判断。

       也就是说,如果对方认为它很有价值,那便可能是你唯一可以与之交换的东西。轻易脱手会造成你无物可换,在最终达成协议时,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所谓谈判,要谈的就是这种交换。


第五:“换取对方的善意”

       这种意图无疑更值得钦佩,但是请多加小心!你有所让步,并不意味着对方会因此以善意作为回报。“艰难的对手”想法可和你不一样。强权者不会给你任何宽容,只会变本加厉的从你那里榨取更多。所以,嘿,不要随意的释放你的善意。

      对方百般索取,你却想着给予对方善意,无疑是敞开自家大门说:你们越是给我施压,我会对你们越大方。想一想,为什么对方从一开始会是你的“艰难的对手”。有的谈判者之所以一上来就气势汹汹,目的正在于此(孩子们从父母身上,尤其是爷爷奶奶身上,迅速的学会了这一技能 )。他就是要钻你委曲求全的空子。善意得从双方都愿意给予、互换所需的交换当中产生。

      因此,我们可以把售后谈判定义为:

      通过我们的态度、技巧、方案,将用户的不满平等的交换过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谈判】第一节:如何测试自己的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