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离别”的心理分析】

【“伤离别”的心理分析】

图片发自App

在我的咨询中,遇到过很多位女性来访者,她们的婚姻、恋爱关系面临解体或已经解体,她们的情绪会陷入持久的低落和剧烈的痛苦中,很长时间都难以自拔。

我们都知道,不仅孩子需要依恋关系,成年人也是需要依恋关系的。

所以,当一段亲密关系面临终结或者已经终结的时候,正常人都会有一段时间的焦虑和痛苦。

但是,这种焦虑和痛苦的程度究竟有多深,我们需要多久才能走出来?这在不同人身上差距迥异。

今天上午,咱睡眠心理中心,我有一位来访者,暂且叫她Y小姐。

Y小姐今年29岁,目前已离异。离婚是她前夫先提出来的,并且态度非常坚决。 Y小姐苦苦哀求挽留无果,最终“被离婚”了。

在离婚后的几个月时间里,Y的情绪几乎可以用崩溃和痛不欲生来形容,若不是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她说自己可能真的撑不下去、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离婚,对她而言是灾难性的毁灭式打击,那种痛苦对她而言是不可言喻的。

详细了解情况,我得知Y小姐的前夫正是大多数人眼里不折不扣的“渣男”。酗酒、打架,还有因吸毒而坐牢的前科。前夫坚决要求离婚,是因为他婚内出轨,他说自己不爱小Y了。

我问小Y,你觉得你爱他吗?

她想了想说,应该是爱吧。

我又问,你爱他的什么呢?

她说,我也不知道,爱就是一种感觉吧。

我不能否决他们之间或许确实存在过某种爱,但是小Y目前最大的痛苦却不是来源于失去爱,而是她面对分离的焦虑和恐惧。

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分离创伤

有这样一个故事。

著名作家卡夫卡有一天和朋友在公园里散步。他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哭,而且哭得非常伤心。

卡夫卡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小女孩丢失了一只她最心爱的布偶。这只小布偶是小女孩在早晨醒来最先看到的东西,也是夜晚陪伴她入睡的最亲密的好伙伴。

卡夫卡听了以后,沉思了。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个小女孩。

后来,他对小女孩说,你的布偶其实并没有走丢,她只是觉得生活有点闷,一个人出去旅行了。

小女孩抬起眼睛问,真的吗?我的小布偶,她有告诉你吗?

卡夫卡说,是的,我遇见过小布偶,她还给你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我没有带在身上,我明天早晨把它交给你,好吗?

小女孩听到卡夫卡这样说,非常开心地回家了。

卡夫卡回家以后,以小布偶的名义,为小女孩连夜赶着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己不是不喜欢小女孩,只是感觉到生活有点闷,所以她决定出去旅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并且在信中承诺,会定期给小女孩写信,告知小女孩她的行踪和旅程中有趣的人和事。

就这样,卡夫卡定期以小布偶的口吻,告诉小女孩,她去了哪里,见到了什么人,遇见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小女孩非常开心,她觉得小布偶确实没有离开她。

渐渐地,卡夫卡以小布偶的口吻,在信中告诉小女孩,她遇见了一个很好的伙伴,并且要和他结婚了,他们一起住在乡下的一所非常美丽的房子里。

她告诉小女孩, 她可能不会回来了,但是她过得非常幸福快乐,她也希望能把这份幸福传递给小女孩,希望她也开心快乐地生活下去……

于是,小女孩顺利地完成了和心爱布偶的情感分离。

这是一个很暖心的小故事。卡夫卡用他的爱和智慧,给了小女孩一个美好的想象,让她顺利接受了与心爱布偶的分离,这对于小女孩的整个生命而言,都是一次非常美好的情感体验。

在我们的一生中,其实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其他重要分离。

比如:

孩子被父母遗弃或寄养;

小孩丢失了最心爱的玩具;

父母对孩子突然不辞而别;

失恋、离婚;

亲人或伴侣离世……

如果我们没有顺利处理好这些分离焦虑,那么内心很有可能就留下对分离深刻的创伤和恐惧。

   

一生中的几次重要分离     

分离焦虑,原意是指: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

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约翰·鲍尔比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①反抗阶段——嚎陶大哭,又踢又闹;

②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③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我认为,广义上的分离焦虑是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的。

生命中的第一次重大分离:当一个小小的胎儿从妈妈温暖又安全的子宫里分娩出来的时候,TA小小的身体感受到的是突然而至的冰冷和陌生感。TA恐惧而无助,于是,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就产生了。

生命中的第一次分离焦虑是无法克制、更无法消除的,因为没有这种分离,生命就无法诞生。

作为婴儿的父母,充满爱意的注视、温暖的怀抱、精心的呵护和照料,可以极大降低婴儿的焦虑情绪。

生命中的第二次重大分离焦虑:通常出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初期阶段。由于环境的突然变化,加上孩子与最熟悉的抚养人突然分离,这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情绪。

此时,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对于那些对环境更为敏感的孩子来说,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适应环境的时间,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把孩子生硬地放置在一个让TA感到不熟悉的环境中。这会让孩子感觉到一种近似于被抛弃的恐惧感。


生命中的第三次分离焦虑:出现在青春期阶段。

成年人喜欢用“叛逆期”形容这个阶段,事实上,这种成人眼中的“叛逆”正是孩子表达独立、与父母分离的一种强烈信号。

同时,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有了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渴望与父母分离的欲望,但是他们的心智和社会适应能力又显然不能满足他们彻底独立的诉求,于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会经历一个分离焦虑期。

此时,父母需尽可能理解孩子的这种诉求和现实矛盾,用平等、尊重的视角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这会在极大程度上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分离焦虑。


生命中的第四次分离焦虑:通常出现在孩子就读大学的头几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已基本达到或快要达到18岁的成年人阶段,心智和社会适应性都有极大提高,基本能够独立安排学习和生活。

但是他们的心理成熟度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心理学认为,人普遍在25岁基本达到心理成熟),再加上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重大改变,这会使得很多人产生一种环境不适应性和分离焦虑。

这个阶段的焦虑一般不用做特殊处理,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对环境的融入而自动消除。


生命中的第五次分离焦虑:出现在我们结婚、彻底从原生家庭分化出来的阶段。

由于这个阶段,我们已成年,所以大多数人能客观看待这种分离,并顺利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化。

当然,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降临,父母或隔代对孩子的过度溺爱等,也形成了很多“妈宝男”“妈宝女”。

他们与原生家庭的分离确实会显得更困难一些,在咨询中,也确实遇到不少原生家庭过度插手和干预子女小家庭的现象。

如果遇到这种家庭边界不清或分化障碍问题,建议预约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你疏导。

如何面对分离焦虑?

真正的爱,是需要面对分离、能够面对分离的。

而我们在很多时候之所以无法接受分离,往往是因为我们在早年没有顺利度过几个主要的分离阶段,或者遭遇了其他重大的创伤性的分离事件。

如果你已成年,但是在亲密关系中,你仍执着地抱有这样的信念:“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那么,可以比较确定地说,在亲密关系中,你往往是那个没有能力结束关系的人;并且,当你的伴侣提出终结关系时,你通常亦是无力挽回的,因为你已经丧失了对亲密关系的所有主动权。

挽不回,又离不开,你的人生该有多么痛苦?

所以,很多时候,你放不下对方,不一定是因为你多么爱他,而是你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不敢面对分离。

而事实是,只要你的安全感、你的归属感、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都是寄托在他人身上、由别人给予的,那么你的人生就会一直是失控的。

那么,作为已经成年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分离呢?

正视它,看着它,不回避,不逃脱。

允许分离时的悲伤和痛苦情绪存在,并且允许它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因为悲伤是一种完结的力量,是我们在告别过程中不得不经受的一场心灵洗礼。

举行一个告别仪式。比方说,离婚仪式、分手仪式。

这种仪式无须像电影里的离婚典礼那样盛大隆重,只需在分别之际告诉对方,你最想对TA说的话,并且告诉对方你的决定,如果有可能,彼此道声最后的祝福。

或者,当你面对宠物的离开时,可以为小宠物举行一个小小的葬礼;又或者当你的孩子丢失了重要的玩具时,也可以借鉴卡夫卡的做法:以玩具的名义,给孩子写一封信,让孩子知道,分离不一定是那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借此保护孩子的那份纯真和美好。

每一对父母,都应该尽我们所能,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分离;每一个成年人,也需要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分离,比如和孩子的分离,和恋人的分离,甚至和伴侣的分离。

如果一个成年人根本无法接受分离,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童年就没有学会这项能力。他需要在成年后重新补上这项能力。

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应该永远属于我们的。这里说的东西不仅仅是指某些物件,也包括某些人。

愿我们都能学会分离,接纳分离。因为只有学会分离,我们才有能力迎接相聚,享受结合!

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8年5月2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伤离别”的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