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危机事件与“动物精神”——动物精神对经济的扰动既疯狂又有章可循

    读《动荡的世界》3

2008年9月的危机几乎没有人预见到,宏观经济模型在我们最需要它的时候遭遇了彻底的失败,这令经济学界大为沮丧。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所有声明卓著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在此次事件上都错的离谱?

格林斯潘的思考是从“动物精神”的分析开始。动物精神,这个术语是凯恩斯发明的,用以描述“一种自发的动物本能,同时这种行动也不是对加权收益值和成功概率的立项判断的结果”。凯恩斯讨论的动物精神是从事经济活动的驱动力,根林斯潘对此概念有所扩展,把恐惧导致的风险规避的一面也包括在内。

起初,经济预测者不知道市场容易陷入野性乃至狂乱状态,会脱离理性基础,而这样的“非理性”行为实在太难以测算,所有可靠的系统分析几乎都不适用。

如今,在过去几年深入研究动物精神在严重危机期间的表现后,格林斯潘又形成了如下观点: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有着比我们以前摄像的更系统的特征,尤其在经济极端紧张时期。或者说,这种非理性行为是可以被测算的,可以成为经济预测过程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内在组成成分。这种研究和发现的意义在于,格林斯潘逐渐意识到这种动物精神其实展现了某种“一致性”,它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发现即将出现股票、商品或汇率的资产价格泡沫,乃至遇见泡沫最终破灭的经济后果和复苏前景。

泡沫破灭造成的破坏程度不但取决于“有毒”资产的类型,还与这些资产的持有人的杠杆大小有关。后者决定了危机能够蔓延到多广的范围。

经济预测研究非理性特征,诸如狂热、恐惧、惊慌、乐观等,并讨论这些本性及其形成的文化传统如何与理性经济行为相互作用,并导致重大的市场影响,非常重要。

然而,尽管有大量证据显示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持续存在,但也有数据表明,理性经济判断从长期开看依然引导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这个长期可能意味着相当长的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08年9月危机事件与“动物精神”——动物精神对经济的扰动既疯狂又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