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散记(上)

与相伴七年多了,在上写点文字已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变成一种习惯。七年,25oo多个日出与日落,2500多个白天与黑夜。日子久了,我的主页也像一间堆满旧物的房间,有时要找一篇文章,需要翻箱倒柜地找很久。为了更清爽地前行,我把中千字以下的文章做了个结集,等于是收拾了一下以往的岁月。这一篇篇小文字,代表着过去的一个个平常的日子,是自己平凡岁月的见证,当敝帚自珍。就给它一个名字《浮生散记》吧!分上下两篇,各一万字左右。是为记。

(一)真正的艺术家和最好的观众

《霸王别姬》中有一句精典台词:不疯魔不成活。

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行业任何领域,要想取得杰出的成就,就必须疯魔。换句话说,就必须舍弃很多很多东西。就像《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样,除了京剧,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在戏里,他是一个完美的虞姬之外,在戏之外的生活中,他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外行,他是一个“生活的外行”。

这也许就是代价,是上天的“游戏”规则。

三毛在《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中也写到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他在南美洲的秘鲁遇到的。这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印第安人,喜欢吹笛子,一生就想吹笛子给人听,知道没多少人愿意听独奏,就组织了一个舞蹈团,但还是生意清淡,太太小孩都快饿死了,还在勉强支撑着。冒着大雨,这个喜欢吹笛子的舞蹈团团长在广场上向人推售门票,每一个人都无情地拒绝了他。三毛也坐在广场上,目睹了他一次次的被拒绝,当这个人向三毛走过来的时候,三毛出于同情,一下子买了三张的门票,门票很便宜,三美金一张。

最终,三毛只带着自己的助手来观看演出,另一张门票,白送给别人也没有找到愿意来看的人。在演出马上就要开始前,那个团长还在外面卖门票。演出开始了,有着二百个座位的大厅里只有两个观众——三毛和他的助手。台上的人专注而敬业地表演着,台下的人专注而热情的观看着,努力送上自己的掌声和赞美。

幕落了!

如果到此故事就结束了,那就不值得三毛写出来了。

幕虽然落了,但演员和观众都还没有离去。这时全体舞蹈的人来把三毛请上舞台,让三毛站在中间,手拉手,唱起了最后告别的歌。

歌唱完了!

似乎到这里故事就可以结束了,但是没有,故事还在继续。那个真正的艺术家,那个吹笛子的团长还要再为三毛独奏一曲,那是一支从来没有演奏过的作品。三毛如此描写那个吹笛子的人:

演奏的人,闭上了眼睛,将自己化为笛,化为曲,化为最初的世界,在那里面,一个神秘的音乐灵魂,低沉缓慢地狂流而出。一支简单的笛子,表露了全部的情感和才华,这场演奏,是一个一生知音未得的尽情倾诉,而他竟将这份情怀,交给了一个广场上的陌生人。
灯熄了!彼此没有告别,没有感谢,一切都在那一曲笛声中。
他是真正的艺术家,她是最好的观众。

(二)对“十年之约”的一些想法

“十年之约”这个创意很好,很有感召力。看到微信群里在讨论具体如何运作,热闹非常,几次想说,都没插进话。下面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在这里,偷个懒,权当今天的日更了。

“十年之约”具体怎样运行,要看“十年之约”设定的具体愿景。

如果是要办成一个相对松散的“网友联盟”,那就简单多了,只要把一切交给时间,交这个微信群和就行了(前提是这两个app至少也要再坚持十年)。坚持下去主要靠每个人的信念。

如果是要办成一个相对有凝聚力的“网友联盟”,那就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了。

一、为“十年之约”设想一个slogan。可以微信群征集,微信群人才济济,有诗人,有词作者,一定能够想出一个有感召力的口号。

二、确定参加“十年之约”的人员,为每个人设定一个“十年之约ID”(这个ID要特点,就像一些大学设计校徽那样),这样容易管理,每位参加者也更有一个归属感。

三、确定明确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保证参加人员的“纯度”。007收费还有人参加的原因,就是因为收费过虑掉了一些“不纯”的想加入者。但我个人更倾向于不收费,在不收费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参加人员的“纯度”,可以借助贝,但具体怎么做,还要动很多脑筋。这个可以集思广益。

四、要把“十年之约”的大愿景转化为一些“小愿景”,比如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等。这个可以进行的过程中逐步优化。

五、既然是一个“十年之约”的写作群,“写作”就是中心的活动。每月一次更文应该是底线。可以一月或半月作一次总结评比活动。

六、如果参加人数较多,可以分组,就像你以前分过的那样。但分组要有一个标准,我觉得最好是按加入时间的先后来分。

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举办一些线下活动。需要的经费AA制。

(三)壮阔的景致给我们的启示

《旅行的艺术》作者是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
在搜孤网上有一个帖子《为什么要读阿兰·德波顿》,说“读读阿兰·德波顿,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一个快乐的平庸无能者、因循守旧者、乏味无聊者和土里土气者”,这句话说明了阿兰·德波顿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作家。

据这个帖子介绍,阿兰·德波顿给自己的定位是散文随笔作家。他学识广博,文学、历史、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分析等头头是道,而且他似乎记忆力惊人,书中信手拈来的细节比比皆是,又没有掉书袋的酸腐气。这一个说法,我在读《旅行的艺术》的过程中深有体会,深以为然。

《旅行的艺术》,其实不是单纯地谈旅行,更多的是谈文学、绘画,但都和旅行有着某种关联,《旅行的艺术》其实说的是一种“艺术的旅行”,“心灵的旅行”,“思想的旅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为线,阐明自己对旅行的看法,并以一个个著名作家、画家、诗人的作品经历来证明,读起来会收获很多,更会对作者的读书之广博羡慕不已。

书中谈到旅行中遇到壮阔的景象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

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示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宇宙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而人类不过是小小的玩偶。从壮阔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则我们就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变中感到焦虑和愤怒。不只是自然违抗我们,就连生活本身也是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四)诗经·溱洧

公元前1000年,郑国,阳春三月,风和日丽。

溱水洧水河畔,绿草如茵,或红或黄或紫的小花,迎风摇曳多姿。几株粗如大汉之腰的柳树,纤细柔嫩的枝条垂拂在水面。

河水中间,岸边沙滩、草地上,满是欢笑嬉戏的人。上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下到未通人事的小儿,或在水里洗濯,或在岸边躺卧。更有那年青的红男绿女,手执兰草,三五成群,言笑宴宴。

今天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人们来到这溱水和洧水河畔,用清澈的流水洗去冬日的尘垢,祓除不祥,祈求一年的幸福和安宁。

同时,这也是一年一度的“相亲大会”,青年男女结伴相约,来河中洗濯。河畔的草地上盛开着无数的兰草和草芍药,年青的男子,看到心仪的对象,手采一把兰草或芍药,来到姑娘面前,倾诉思慕之情。


以上想像,来自《诗经》中的一首诗,诗的题目叫《溱洧》。这两个字,一看之下,不知道该如何读,但却是莫名地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灵性。

这是两条古老的河流,溱水和洧水,它们流淌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一流就是几千年,读着《诗经》中的诗篇,我们可以清晰地想到一直以来生活在这河畔的人们,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恋爱,在这里成家,在这里终老,一代又一代,如这两条古老的河水,一直到今天。

读着《溱洧》一诗,我们穿越了千年,听着淙淙的流水,看到了最美的爱情……


附《诗经·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于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溱洧
(五)长夏一日

三伏天,烈日炎炎,草木疯狂地生长。

人类不是草木,无法享受盛夏的蓬勃。关上双层玻璃窗,打开空调,于是,炎夏就被挡在了窗外,室内清凉如秋。

站在窗边,看关阳台上烈日下的吊兰,感觉有点不太真实。一天浇上两遍水,吊兰就在盛夏的火热中绿意盎然。稍远处的城墙上,有工人在用除草机剪除那些疯狂生长的杂草,再远一点的高架上,汽车来来往往,像是无声的电影。每一辆汽车都是三伏天的帮凶,喷出灼热的废气,而车内却是凉风习习。人们坐在秋天的车内,奔驰在盛夏明亮耀眼的大道上。

转过身,不再看窗外。打开电脑,打开中国文学史,上溯千万年,哼唱着远古的歌谣,冥想着上古的神话,看女娲氏造人,一开始抟起黄土,精雕细刻,不久抟土抟得心烦,抄起一根大绳,蘸着黄土的泥浆,一下下甩去,那溅出去的点点滴滴,都化而为人。这点滴泥浆化作的人就是亿万的小民,那一开始精雕细刻的黄土就是那金字塔顶端的君主和大臣。这神话传说完美地解释了人类为什么生而不同。

神话的想像让人头晕,快速地走过,来到了溱水,来到了洧水,来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水边,看那个伊人千万年地立于在水一方,等待着那个似乎永远也来不到的追求者。在这一片诗的王国里,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们活得自然活得适意。

眼睛发涩,关上电脑,看了一眼窗外那广大的有点不真实的世界,打开书本。这是美国,20世纪40年代,杰克·凯鲁亚克和他的一生偷了五百多次车的好朋友,开着一辆破旧的福特车,以八十迈的时速驰骋在美国的公路上。他们就这样在路上飞奔,从纽约到旧金山,从美国到墨西哥,他们听音乐、跳舞、喝酒、找姑娘,他们真诚地生活在自己的欲望中。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一个长长的午觉,醒来后,窗外依然炎热如火。吊兰在热风中舞动,那个除草的工人不见了,高架上的那些汽车还在来往穿梭。洗一把脸,喝一杯水,继续《诗经》的旅程,继续和杰克·凯鲁亚克飞驰在八十年前的美国公路上。

拒绝了盛夏的一个白天,晚上我走进了盛夏。来到了那个除草工人除草的城墙上,闻着蒸腾的青草味,看夜晚明亮的灯火。迎着风,竟能感觉到丝丝的凉爽;等到回转,背着风,汗水汹涌而下,痛快淋漓。广场舞的音乐依然热情似火。

这是三伏天中的一日,这样的日子将有四十个,我等待着它们一个一个地到来。

(六)关于生活

何谓生活?

生,是一个事件;活,是一种状态。

生,对于当事者来说,是不需要考虑的。无论你想不想、愿意不愿意,都于事无补。当你意识自己的时候,“生”这件事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活”了。

说得不严肃点,或者有点大逆不道的话,“生”这件事的起因,并不是为了被生者。这或者是大自然早已设定好的法则,如果用有宗教信仰的方式说,那是上帝这样设计的。“生”这件事其实和“被生者”没有关系,因为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问你愿意不愿意来,问你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愿意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来,这些都没有人问你。你只是“欲望”的附属品,只是“欲望”的产物。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这是绝对的公平。所以,也就没有人在这件事上较真。每个人都是哇哇大哭着,稀里糊涂地降生了,来到了这个世界。

很少有人会思考,为什么人都是大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为什么不是大笑着?为什么当医生使劲的打你的屁股时,为什么人不是大笑着来庆祝自己的诞生,而是以一阵大哭来宣告自己的到来?难道是因为不愿意吗?这种不愿意也许是先验的,每个人都无知无觉。

更奇怪的是,当你来到这个世界时,除了你是大哭着的,另外看到你降生的人都是笑着的,他们都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已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几十年,都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全是美好,都知道这个世界险象环生,都知道你将来要经受很多地苦难,但是他们当时都不会想到这些,他们都从心里欢迎你来的这个世界。为什么会这样?虽然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些理由,但是这里面的最本质的原因,我想也是先验的,那就是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受苦受难,一同加入我们这个受苦受难的世界。每个人对此也是无知无觉的。只要高兴就好,管他那么多干嘛?

于是,在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这一悲一喜的围绕中,“生”这件事结束了,“活”完美在毫无时差的接过了“生”手中的接力棒。

于是,生活,开始了。

(七)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很多的事情都是这样:

身在其中,人在身边,感觉不到事情的可贵,感觉不到那个人的重要。等到事过境迁,物非人非事亦非的时候,才蓦然发现,那个人,那件事,是如此地美好,现在再想回到彼时彼地,已是不可能了。

纳兰性德用一句诗概况这样的感受: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句诗中没说出来的那部分意思就是,现在觉得很不平常,一种悔意从内心深处传来。

现在就是最好的。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没来。只有现在才是真实的。

珍惜现在,因为现在就是最美好的。

(八)老子的无为

高中的时候,听老师讲老子,讲到老子的无为思想,都是说这种无为思想是消极的,当时也没有什么思考,就这样记住了。若干年后,我也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也在给我的学生讲老子,我也是如我的老师告诉我那样告诉自己的学生,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而孔子的思想是积极的,孔子教给我们为学日进三省吾身,而老子却说为道日损清静无为。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在书架上寻寻觅觅,最终拿下一本中华书局的《老子》,翻开再读时,那被我视之为消极的“无为”思想竟然完全改变了它的面貌,再也不是消极的了,它竟然让我想到了孔子的中庸之道,我忽然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老子的无为思想和孔子的中庸之道,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说的同一个道理。

(九)涅槃

一般人会把“涅槃”等同于死,其实这是不对的。涅槃不是死,涅槃是超越了生死的一种境界,简单一点的文字解释是:不生不灭。

我们凡人都是有生有死的,这是我们凡人的境界。我们每个凡人从生开始到死结束,是我们的一世,是一个轮回。平凡人就是在这种不断的生生死死的轮回中流转,承受无边无尽的痛苦。

而涅槃呢?首先,涅槃这个词不是说我们凡人的,它超出了我们凡人的境界,进入到了另外一种更高级的境界,就是“不生不死”的境界,是一种超出了轮回的境界。涅槃这个词不能用在凡人的身上,它只能用在那些修行得道了超越了生死的人的身上。

所以,“死”是我们凡人离不开的一部分,而“涅槃”不属于凡人,它属于修行佛道成功了的人,是超越生死的一种境界,是不生不灭。

站在我们“凡人”的角度上看,佛经上的很多思维都是很超前的,或者说是角度新奇。正因为这一点,读佛教的相关书籍,会扩展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就比如对“生和死”的理解,生而为人,就离不开死。不管你如何地不愿意,如何地回避,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马不停蹄地走向死亡。当然,大多数的普通人,在一生地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想到“死”这个事情,大多数的众生都在享受着“生”的欢乐,这可以说是人类的智慧,也可以说是人类的自欺欺人。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的很透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以此推到生死,生死就如两个联体的婴儿,谁也离不开谁。欢乐和痛苦也同样如此,凡人世界里有太多的这种彼此相对相生的东西。但我们往往都是任性地选择了那一个我们喜欢的,而对那一个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请看看我们人类的历史,有那么多的人在想尽办法追求长生不老,追求永生;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想有欢乐的海洋里畅游,而忘记了悲苦就站在岸上冷冷地看着,终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要上岸,去面对那一直观看着我们的悲苦。

佛教对悲欢的思考正和我们凡人相反,凡人眼里的世界是欢乐的,灯红酒绿;信佛之人眼里的世界是悲苦的,是生老病死。正因为一直看到了苦,佛教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是跳出生死轮回,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

这就是涅槃。

(十)撇捺人生

今天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一副对联,堪称绝对,记之如下:

上联:若不撇开终是苦

下联:各自捺住即成名

横批:撇捺人生

这是一副拆字联,“若”字的一撇“丿”,如果不撇出去,就变成了“苦”字;“各”字的一捺“丶”,捺住了,就变成了“名”字。

这副对联让人思考的很多,撇开的是什么?捺住的又是什么?对联里都没有说,这就是它的佳处,就是它的引人思考之处。人生种种,要撇开的实在太多,要捺住的也是不少。但是,那些应该撇开的,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撇开呢?那些应该捺住的,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捺住呢?所以,每个人都感觉到了人生的苦,所以,那么多想成名的人一辈子籍籍无名。

再来欣赏横批——撇捺人生

“人”字有两笔,一撇一捺。一撇一捺写正了,“人”字才能好看。

“撇捺人生”,可以理解为人生就是“撇”和“捺”的组合,亦即是“撇开”和“捺住”的艺术。人生的诸般烦恼,皆是由于“撇”和“捺”的不合时宜,“撇”和“捺”的把握不准。《红楼梦》中有一联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一联说世人说的极是准确。世人皆是不能及时的“缩手”,直到无路可走时才想回头,那时已是晚矣。忘了“缩手”,就是没有撇开没有捺住,人生无路可走了的时候,这一个撇一个捺就撇不住捺不住了,一个“人”就要倒下去了。

(十一)落叶与落花共舞

江南三月,繁花盛开;

江南三月,亦是落叶飞舞。

这一花一叶的精灵,在江南的春天相伴而舞。

那花开得烂漫亦飘落如雨的有海棠,有樱花。树上犹是花满枝头,树下已是花落成塚。每每从一片海棠边一片樱树边经过,更让惊心动魄的是地下那一堆堆的花之瓣。

落花遍地

这个时节,如果你从香樟树下走过,那纷纷飞舞的落叶让你以为是到了秋天。从春绿到冬的香樟叶在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便飞舞着飘向大地。低头,是一地的落叶,抬头,还是一树的葱茏。

落叶遍地
(十二)感谢

今日得到了“创作者”的称号!感谢提供了这样一个书写文字的好地方!感谢对我这样一个万千书写者中的普通一员的认可!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应该是申请了三次“创作者”,最终,得到了的认可。谢谢!有这样一个方便的书写文字的地方,真好!

在不断的书写中,我们终将走进自己的心灵,认识真正的自己。

感谢,感谢遇见!

创作者
(十三)关于记叙文写作的断想

要有好的构思才写记叙文,要有好的故事才写记叙文。

记叙文的开头:百年孤独式开头,幻城式开头,造成时空的迷茫感;双城记的开头,营造一种深刻的氛围,议论式开头,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鲁迅秋夜的开头,描写式开头。

考试作文的本质:新颖别致,匠心独具,向阅卷老师展示自已扎实的基本功,考试作文,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和阅卷老师的一次交流,是一次自我的展示。找准角度,改编经典课文,经典名著。

(十四)天荒地老无人识

沧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自然界的沧海桑田需要亿万年的时间,但人生只有短短百年不到的时间,为什么也会产生沧桑的感觉呢?

李贺更是为甚,不到三十年的岁月,一万多个日夜,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如果按照佛教的轮回理论,李贺一定从前世带来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记忆,不然他脑子里的那些沧桑是从哪里来的?

在《致酒行》是,他说:天荒地老无人识。 这该是一个多么沧桑的灵魂才能写出这样沧桑的诗句来!

李贺又说:我有迷魂招不得。可能诗人自己也不甚明白,自己那些特立独行的诗句是怎么来的。反正就是坐在那头瘦驴之上,看天看地想人生,那些诗句就从内心深处涌了出来,带着那悠远绵长而沧桑的感觉。

李贺的拏云少年心事无人能懂,所以李贺是寂寞的。寂寞得天荒地老无人识。

(十五)老鱼跳波瘦蛟舞

人的思想真是奇妙的东西。千人千面,千人更是千个思想。在形体层面,人还有孪生兄弟姐妹只数,在思想上,恐怕就没有像孪生子一样相像的。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决定着他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诗人在这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体现。李白和杜甫同是名垂千古的大诗人,但他们写的诗就完全是两个风格,这从根本上说是源于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李白性格豪爽不羁,一切都不走寻常路,在读书人都去考进士的时候,他偏偏走入深山,寻仙觅道,以此为终南捷径。

而杜甫呢?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心系天下苍生,为了报效祖国,去长安考取功名,虽滞留长安十年,生活困顿,亦不为念,皆因有理想在支撑。

李贺呢,生于晚唐,天赋异禀,脑子里都是常人所没有的东西,所以写出来的诗就有着鲜明的特色,放在全唐诗中,一眼即可识别。

真的不知道李贺的大脑中都装着什么样的东西,又是如何运转的,才能写出“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这样的诗句来!

(十六)撬动地球的杠杆

读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蓝仁哲译)。

虽然读得有点磕磕绊绊,没有行云流水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译文的原因。如果我的英文水平和汉语水平一样的话,不知读英文版的福克纳的作品会不会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我读《红楼梦》就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意识流的作品总是朦胧的。虽然没有办法读得明白晓畅,但是读起来后还就是很难放手,有一种在朦胧的月色下的夜晚穿行的感觉,虽然周边的都不是很清楚,但那一种意境,那一种整体的氛围是能感觉到的。沉浸在这种氛围之中,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这种朦胧来自于不熟悉,对作品中的历史、作品中的生活、作品中的人物生存的环境,甚至作品中人的思想。

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一直生活在一种有着根深蒂固的浓厚的基督教意识的环境中,这样的普通人,这样的为了生活在苦苦挣扎的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在读《我弥留之际》之前,对此,我没有太多的认识。读了之后,朦胧中,似乎有了一种感觉,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充满了苦难,也充满了幸福,那个世界有多少的欢乐,就会有多少的泪水。

太阳底下无新事。世界是圆形有,没有不同。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的有一些句子会让人思考开去。如第25节写杜薇·德尔爬上大车时的文字:她把篮子放进大车,爬了上去;她的腿从越来越紧绷的裙子下面伸出来,显得悠长:那是根能撬动地球的杠杆,也是一种能够计量生命的长与宽的两脚圆规……

(十七)人生若只如初见

世间万物,皆是初生时为最美好。婴幼儿时,皮肤细柔粉嫩,两只眼睛黑亮如漆,人见人爱;待到老时,皮松色差,两眼浑浊,人见人闲。

细想想,也只有这样才是最佳的。如果反过来,那这个世界就不会是这样常新了。那个设计了世间万物的上帝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给世间万物一个这样的过程的。

人和人之间更多的也是如此。初见时的心动会让人心惊肉跳,怎么看怎么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心动的感觉便渐渐也消失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大多数的时候,面对着情感的渐渐淡漠,人都是无能为力的。难道这也是万能的上帝设计好的?

敏感的诗人对此感受肯定比一般人更深切,想应的,也更伤心吧?

所以纳兰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细想想人生诸事,也只能如此感叹了。

(十八)苏轼的“无知”

据说,某一个秋天,大诗人大词人大画家大书法家苏东坡先生有一次去拜访当朝宰相王安石,在王安石书房里,他看到了一首还没写完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不禁发笑,心中说,一个大宰相大文豪,怎么不知道黄花是枯萎却不落瓣的啊,这时苏学士那好为人师爱卖弄的脾性又上来了,便提笔回了两句,来展现一下自己的学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到了也是一笑,笑苏轼的无知和自大。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比苏学士稳重得多了,他并没有去和苏轼争个长短。也许,王安石正忙着变法,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小事。

后来,苏学士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又是一个秋天,有位朋友邀他去赏菊花喝美酒,他在朋友的园子里看到落了满地的菊花瓣,惊讶地问道:“菊花不是不落瓣的吗?我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菊花也会零落如此!”

朋友笑道:“那是你没有来到我们黄州,其他地方的菊花不落瓣,可我们黄州的菊花,那可是会落瓣的。”

这时,苏学士想到了自己写给王安石的那两句诗,心中不觉惭愧万分。到此才明白了自己的“无知”。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个人的见识,又能有多大呢?

(十九)包治百病的对联

俗话说,若叫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现代社会,很多人的生病,不是因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相反,却是因为吃得太多,穿得太暖。今天看到一副对联,对现代的我们很有启发:

上联:无求便是安心法

下联:不饱即为却病方

夸张一点说,这副对联包治百病。上联治“心病”,下联治“身病”。

人最大的心病是欲望的不得满足,治这个心病的办法不是求得更多的东西来满足欲望,只能是减少欲望,能做到“无求”,心就安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但凡事过犹不及,饭吃多了,对身体也是个负担。俗话说,饭吃七分饱,穿越了时空留传下来的这些老话,不可不信。

(二十)佩弦与佩韦

上学的时候学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老师讲解朱自清,说一定要记住朱自清字佩弦,在老师的一再要求下,真的就记住了。但也就只是记住了,没有去多想“佩弦”二字有什么含义。也听老师讲过,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关系的,但朱先生的名“自清”和字“佩弦”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也没有弄清楚。

几十年以后,在《韩非子·观行》看到一段话: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朱自清先生的“字”当是来自这里吧!朱先生一生勤勉,精于治学,著述甚丰,用“佩弦”二字来自励,终成一代大家。

记得高中有一篇文章《五人墓碑记》,文中有一人名颜佩韦。从“佩韦”两字可知此人不是一般人,性格应爽直,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类的义士。虽以佩韦为名来警戒自己,但在阉党擅权作乱之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正义之火,故而挺身而出,声张正义,以至献身。令四方之士“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二一)亦花亦鸟话杜鹃

杜鹃,亦花亦鸟。

花之杜鹃,又名映山红。杜鹃花之得名缘自杜鹃鸟。据传说,古有鸟名杜鹃,叫声凄切,日夜哀鸣,终致咯血,所咯之血滴落群山,染红遍山的花朵,此花因之得名杜鹃。

鸟之杜鹃,又名子规,杜宇。此鸟据传说为古时蜀帝杜宇的精魂所化。常在夜间鸣叫,声音凄切,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因此之故,此鸟在古诗中很受欢迎。

李白有一首诗,把亦花亦鸟的杜鹃都写到了,诗题为《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诗要在安徽宣城看到杜鹃花,想到了昔年在蜀地家乡时看到地杜鹃鸟,顿生思乡之情,于是化而为诗,故曰: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二二)五岳为辞锋,四海作胸臆

在古代,写诗最厉害的恐怕非李白莫属了。李白的诗才让人叹为观止,被贺之章称为“谪仙人”,意思是李白之才非是凡人所能及的,李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

大诗人杜甫也是作诗圣手,杜甫所写的七律冠绝古今,宋元明清的很多诗人都尊杜甫为师,学习杜甫写诗的技巧。但好像没听说有哪些人师法李白的,为什么呢?不是李白诗没有杜甫好,而是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不是同一风格的。杜甫的诗是可以学的,李白的诗是没法学的。

可以说,杜甫的诗是“人成”的,而李白的诗是“天成”的。“天成”的诗没法学。

晚唐诗人皮日休有两句诗形容李白诗歌的文辞和风格:五岳为辞锋,四海作胸臆。这两句诗说李白诗歌的文辞如山之五岳,峭拔豪纵,高不可攀;通过这样的文辞所表现出来的胸怀广如四海,浩渺无边。皮日休对李白的评价,真是知人之言。

李白的那些诗,其实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吐”出来的。还是那个皮日休,他写李白有如下的句子: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惜哉千万年,此俊不可得。

“口吐天上文”,真是谪仙人啊,吐出来的都是天上的文字。

今人余光中也说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奇哉,李太白。

(二三)仁在哪里

孔子的思想,一言一蔽之,是“仁”。

在《论语》中,孔子关于仁说了很多,有夫子自道,也有对学生们的谆谆告诫。所有这些话,都从不同的侧面界定了孔子思想中的“仁”。

在《论语》中,子夏有一句话,也是谈论仁的,让我颇受启发。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在广泛的学习中不断地坚定自己的志向,在学习中要深入地问问题,多思考自己身边的事,这样的话,就会慢慢接近仁,或者说,仁就在这“博学而笃声切问而近思”之中。

这句话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认真

子夏没有说仁是什么,也没有说仁不是什么,而是告诉了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仁,我们可以顺着子夏的指引,自己去寻找仁,去发现仁。当我们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亲自发现了仁,那个时候的快乐是和听了孔子的言说而明白了什么是仁时的快乐不可同日而语的。

附:《论语》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二四)颜回之乐

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那么孔子最喜欢颜回的什么呢?我觉是是喜欢颜回的淡泊于名利和富贵,且以学习为乐。

在《论语》中,孔子如此感叹颜回:说颜回真是贤能的人啊,吃着粗茶淡饭,住在陋巷中简单的房子里。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别的人都忧心忡忡,而颜回呢,却从来都是乐呵呵的。

那我们不禁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颜回的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孔子没有明说,我觉得,颜回之乐应该是乐在诗书吧,虽是处陋巷之中,每日粗茶淡饭,如果能自由的读书,这就是最大的乐趣。住在广厦之内,每日山珍海味,忙于富贵名利而无暇读书,在颜回者看来,应该是不快乐的。

换句话说,孔子所谓的“乐”,其实是精神之乐。在物质生活是,孔子的要求很简单,更让孔子看重的,是精神生活。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广大,实在和是物质生产的水平不是按正比例的形式发展的。甚至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成反比例的。过分的物质生活会消弱一个人的精神生活。

钱钟书在一篇名为《吃饭》的文章中曾说:“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动(包括写文章在内),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头脑的充实是精神生活的丰富,肠胃的空虚是物质生活的贫乏,这二者是人类所有创造和活动的基础。

孔子另有一句话,说的是自己,大意和赞赏颜回的这句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夫子自道。孔子说:每日粗茶淡饭,累了的时候就弯着身子,以自己的手臂为枕,睡了一觉。快乐就在这其中。这里的快乐,也应该是诗书之乐,或者说是思想之乐。

附《论语》两则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散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