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苍穹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德国电影大师的强强联合之作

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比起他的剧本《骂观众》、小说《守门员对点球的焦虑》,导演作品《左撇子女人》,由他编剧,维姆·文德斯导演的电影《柏林苍穹下》可能在中国大众知名度更高点。一个是当今德语文坛最重量级的剧作家,一个是德国新电影运动杰出代表,《柏林苍穹下》从两个穿梭在城市中倾听人类心声的天使角度,怀古伤今,谱写了一首银幕诗篇。

黑白摄影,柏林上空,身穿长袍的天使丹尼尔(布鲁诺·甘茨饰)和卡西尔(奥托·山德尔饰)坐在胜利纪念柱顶端俯瞰着整个城市,转眼他们瞬移到任何角落,四处皆是耳语,热闹的人群,密集的空间,遍布着孤独的灵魂。

在鸽笼似的高楼里,家庭成员之间形同陌路,他们看电视,发呆,困在固定区域内,沉默不语,显得非常隔膜;在必须同车的公路上,他们吵架,互相抱怨,怒火一触即发;在捧读艺术的图书馆里,传来汲取前人智慧的美妙歌声;在地铁上,有忧愁的老太太,心事重重的父亲,潦倒的中年人,无尽的烦恼。人间喧嚣,他们的悲欢并不相同。

丹尼尔默默地观察着。他来到马戏团,看到一个在空中荡秋千,扮演天使的演员玛瑞恩,她姿态轻盈、动人、陶醉,直到团长进来宣布因为付不起房租和场地费,剧团今夜解散,她颓然坠下,感性情绪和理性剖白在脑海里交相闪现:“游戏结束了,连一个冬天都没撑过去,又一次无所事事,好日子到头了 。”“时间能治愈一切,假使时间,也和我同病相怜呢?”“一个女人形单影只,绝世而独立。”丹尼尔在一旁感受着她的失落与无助,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坚强、忧伤的姑娘,当她说:“我渴望爱意,激起我心底的涟漪。”他忍不住触碰了她,一瞬间,天使世界的黑白纯色变成了彩色。

这时,丹尼尔不愿再做天使,他想要做个真实的人和玛瑞恩生活在一起,卡西尔满足了他的愿望。当丹尼尔落入凡间被砸醒后,发现自己躺在草地上,他第一次摸到了血,辨认着墙上的颜色,兴冲冲地去找玛瑞恩……而天使卡西尔,仍坐在云端,冷静地瞧着。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柏林苍穹下》中探讨了永恒和当下,丹尼尔体会到了永恒的可怕,对千百年来作为天使旁观人间,只读取精神生活感到厌倦,他想活在现实中,亲近尘世,获取真正的生命源泉。影片里插入了拍摄纳粹电影的桥段,导演也是30年前下凡的天使,历史长河多激流,时间荒野易迷失,柏林这座曾被拿破仑和希特勒践踏过的城市,确实有着多灾多难,不堪回首的过去,这个段落似在说明与其袖手哀叹历史,不如动手创造未来。影片通过两个天使在柏林墙边的谈话及一分为二的画面表现了人们禁锢于历史的交流无能,和作者誓要打破隔阂的决心。

《柏林苍穹下》里的主人公仍是维姆·文德斯电影里惯有的“漫游者”形象,《德州巴黎》开篇一个男人在沙漠里独自行走了数分钟,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没人知道他要到哪里去,他到底在寻找什么?这些都随着影片缓缓展开,直到最后揭晓谜底。

同样,《柏林苍穹下》有个铺垫甚长的开局,镜头从一个个意识,一张张脸庞游移到玛瑞恩身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意识以及动作被赋予了诗意。摄影机盘旋在上空,如手风琴乐曲般流畅优美的场面调度,充满柔情悲悯,全映照在丹尼尔明亮的双眼中。

如果说维姆·文德斯给影片注入了诗意,那彼得·汉德克则注入了哲思。特立独行的彼得·汉德克一生都在寻找自我,感受真实,以剧本《骂观众》极端的表现方式展现人如何成为语言的奴隶,充满破旧立新的魄力,小说《左撇子女人》讲的是一位三十岁的已婚妇女,突然想一个人生活,受到来自丈夫、闺蜜、父亲、孩子和其他男人的多重压力,但仍我行我素,因为她觉得孤独意味着她的人格完整,这部非常视觉化的小说,后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小说里几乎以动作、语言描写贯穿始终,不见心理描写,力图透过生活的表象直抵深层存在。

《左撇子女人》以自闭的方式呈现出独立的姿态,《柏林苍穹下》却选择敞开心扉。“人的一生在哪里开始?宇宙在何处终结?阳光下的人生,是否只是一场梦幻?我的所见,所闻,还有意识到的东西,难道只是虚幻的海市蜃楼吗?”这些天使的思考更是作家的追问与困惑。有时候,创作者就像迷失在永恒中的天使,被隔绝在生活之外,记录着别人的悲欢离合,却体会不到真实感,比如伯格曼讨厌自己在恋爱时老想着这个场景可以将来拍进电影里。不知彼得·汉德克与维姆·文德斯对这种通过文字和影像的边界探讨人生边界的行为是否已经感到了无力?

因为,当脑海里编排词句和影像时,其实已经置身事外,而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却多是失忆的,这真是个悖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柏林苍穹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德国电影大师的强强联合之作)